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 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的的通知(87)水电电规技字第4号(87)水电机字第4号 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电力规划设计院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委托西北电力设计院对一九八○年颁发的《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GJ14-80(试行)进行了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系根据当前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和近几年来我国的建设和生产运行实践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尽可能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进行的 一九八六年四月电力规划设计院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对修订后的技术规定组织了审查,现颁发实施 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和需要补充时,请将意见寄西北电力设计院,并抄送电力规划设计院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1987年1月17日目 次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环境条件第二章 裸导体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软导线 第三节 硬导体 第四节 封闭母线第三章 高压断路器第四章 高压隔离开关第五章 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第六章 高压熔断器第七章 限流电抗器第八章 消弧线圈第九章 电流互感器第十章 电压互感器第十一章 绝缘子及穿墙套管第十二章 避雷器附件 短路电流实用计算附录一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水平附录二 发电厂、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附录三 裸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及其校正系数附录四 导体的经济电流密度附录五 有关法定计量单位名称、符号及换算表附录六 本规定用词说明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1.1.1条 本规定适用于发电厂和变电所新建工程选择交流3~500kV的导体和电器。
对扩建和改建工程可参照使用 第1.1.2条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一般原则如下: 一、应力求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二、应满足正常运行、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要求,并考虑远景发展; 三、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 四、应与整个工程建设标准协调一致; 五、选择的导体品种不宜太多; 六、选用新产品应积极慎重新产品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并经主管单位鉴定合格 第1.1.3条 选用的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 第1.1.4条 选用导体的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的持续工作电流 由于高压开断电器没有连续过载的能力,在选择其额定电流时,应满足各种可能运行方式上回路持续工作电流的要求 在断路器、隔离开关、空气自然冷却限流电抗器等电器各部分的最大允许发热温度,不超过《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GB763-74所规定的数值情况下,当这些电器使用在温度高于+40℃(但不高于+60℃)时,环境温度每增加1℃,减少额定电流1.8%;当使用在环境温度低于+40℃时,环境温度每降低1℃,增加额定电流0.5%,但其最大过负荷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20%。
第1.1.5条 验算导体和电器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开断电流所用的短路电流,应按具体工程的设计规划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宜为该期工程建成后5~10年) 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不应按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 第1.1.6条 验算导体和电器用的短路电流,按下列情况进行计算; 一、除计算短路电流的衰减时间常数和低压网络的短路电流外,元件的电阻都略去不计 二、在电气连接的网络中,应考虑具有反馈作用的异步电动机的影响和电容补偿装置放电电流的影响 第1.1.7条 对不带电抗器回路的计算短路点应选择在正常接线方式时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 对带电抗器的6~10kV出线与厂用分支线回路的计算短路点,除其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之间隔板前的引线线和套管应选择在电抗器前外,其余导体和电器宜选择在电抗器之后 第1.1.8条 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热稳定以及电器的开断电流,可按三相短路验算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严重时,则应按严重情况验算。
第1.1.9条 用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除用有限流作用的熔断器保护者外,裸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仍应验算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感路,可不验算动、热稳定 第1.1.10条 验算裸导体短路热效应的计算时间,宜采用主保护动作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如主保护有死区时,则采用能对该死区起作用后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采用相应处的短路电流值 电器的短路热效应计算时间,宜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相应的断路器全分闸时间 第1.1.11条 电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网中出现的各种过电和保护设备相应的保护水平为确定,并按附录一所列数值选取在进行绝缘配合时,应权衡过电压的各种保护装置、设备造价、维修费用以及故障损失等因素,力求取得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当所选电器的绝缘水平低于附录一所列数值,或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器采用附录一中降低一级的绝缘水平时,应通过绝缘配合计算,选用适当的过电压保护设备 第1.1.12条 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电器引线的最大作用力不应大于电器端子允许的荷载 屋外配电装置的导体、套管、绝缘子和金具,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不同受力状态进行力学计算。
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1.1.12所列数值表1.1.12 导体和绝缘子的安全系数类 别荷载长期作用时荷载短时作用时类 别荷载长期作用时荷载短时作用时套管、支持绝缘子及其金具悬式绝缘子及其金具①2.541.672.5软导线硬导体②42.02.51.67① 悬式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对应于一小时机电试验荷载,而不是破坏荷载若是后者,安全系数则分别 应为5.3和3.3 ②硬导体的安全系数对应于破坏应力,而不是屈服点应力若是后者,安全系数则分别应为1.6和1.4 第二节 环 境 条 件 第1.2.1要 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应按当地环境条件校核当气温、风速、温度、污秽、海拔、地震、覆冰等环境条件超出一般电器的基本使用条件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一、向制造部门提出补充要求,订制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产品; 二、在设计或运行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采用屋内配电装置、水冲洗、减震器等 第1.2.2条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宜采用表1.2.2所列数值 第1.2.3条 选择屋外导体时,应考虑日照的影响对于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屋外导体,如发电机引出线的封闭母线,组合导线等,可不校验日照影响。
日照对屋外电器的影响,应由制造部门在产品设计中考虑当缺乏数据时,可按电器额定电流的80%选择设备表1.2.2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环境温度 (℃)类 别安装场所环 境 温 度最 高最 低裸 导 体屋 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屋 内该处通风设计温度当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电 器屋 外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屋内电抗器该处通风设计最高排风温度屋内其它该处通风设计温度当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 注:1.年最高(或最低)温度为一年中所测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多年平均值 2.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最热月每日最高温度的月平均值;取多年平均值 第1.2.4条 选择导体和电器时所用的最大风速,可取高地面10m高、30的年一遇的10min平均最大风速最大设计风速超过35m/s的地区,可在屋外配电装置的布置中采取措施阵风对屋外电器及电瓷产品的影响,应由制造部门在产品设计中考虑 500kV电器宜采用离地面10m高、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 第1.2.5条 在积雪、覆冰严重地区,应尽量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
隔离开关的破冰厚度,应大于安装场所最大覆冰厚度 第1.2.6条 选择导体和电器的相对湿度,应采用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湿度较高的场所,应采用该处实际相对湿度当无资料时,相对湿度可比当地湿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对温度高5% 第1.2.7条 为保证空气污秽地区导体和电器的安全运行,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污秽情况选用下列措施: 一、增大电瓷外绝缘的有效泄漏比距,选用有利于防污的电瓷造型,如采用半导体釉、大小伞、大倾角、钟罩式等特制绝缘子 二、对2级及以上污秽区的63~110kV配电装置宜采用屋内型当技术经济合理时,220kV配电装置也可采用屋内型 发电厂、变电所污秽分级标准见附录二 第1.2.8条 对安装在海拔高度超过1000m地区的电器外绝缘一般应予加强当海拔高度在400m以下时,其试验电压应乘以系数K,系数K的计算公式如下: 1 K=—————— H 1.1-——— 10000式中 H——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m)。
海拔高度超过1000m的地区,可选用高原型产品或选用外绝缘提高一级的产品在海拔3000m以下地区,220kV及以下配电装置也可选用磁吹避雷器来保护一般电器的外绝缘 由于现有110kV及以下大多数电器的外绝缘有一定裕度,故可使用在海拔2000m以下的地区 第1.2.9条 选择导体和电器时,应根据当地的地震烈度选用能够满足地震要求的产品 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及以下地区的电器可另采取防震措施在7度以上地区,电器应能承受相应地震烈度的地震力 在安装时,应考虑支架对地震的放大作用电器的辅助设备应具有与主设备相同的抗震能力 第1.2.10条 电器及金具在1.1倍最高工作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110kV有以上电压户外晴天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变在于2500μV,并应由制造部门在产品设计中考虑 第1.2.11条 电器的连续性噪音水平不应大于82dB断路器的大连续性噪音不平,屋内不应大于90dB;屋外的空气断路器不应大于110dB(测度置距声源设备外沿垂直面的水平距离2m、离地高度1~1.5m处)第二章 裸 导 体第一节 一 般 规 定 第2.1.1条 裸导体应根据具体情况,按下技术条件进行选择或校验: 一、电流; 二、经济电流密度; 三、电晕; 四、动稳定或机械强度; 五、热稳定; 六、允许电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