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3.59KB
约17页
文档ID:478308537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_第1页
1/17

《儿童发展心理学》重点总结第一章 总论1儿童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是以个体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起到衰亡这一生命全程 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前期,也就杲出生到17、18岁这个年龄段;•为什么限定在这个年龄段? 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的研究 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的研究 年龄特征2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 科学毕生发展观理论观点:(1)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发展是多维度和多方面的;(3)发展是高度可塑的;(4)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个体的生活经历的影响☆生活经历:与年龄相关的事件 、社会历史事件、 非规范性事件3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习题:1、 广义的心理发展学: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 2、 什么是发展心理学、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二者的研究对象有何联系?A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合子)形成到死亡的整个 生命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及个体发展心理学:比 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出于 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 类个体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B儿童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是以个体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起到衰亡这一生命 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3、 什么是毕生发展观,它的主要理论主张有哪些?A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的 科学B 毕生发展观理论观点:(1)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发展是多维度和多方面的;(3)发展是高度可塑的;(4)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个体的生活经历的影响4、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一) 生理发展 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成长,感官能力、运动技能和健康的变化或稳定性二) 认知发展学习、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推理和创造力等心理能力的变化或稳定性三) 社会性发展情绪、意志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和稳定性5、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哪些?(1)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what首要任务)(2) 揭示儿心发展的原因和机制(why'how)( 3)解释和测量个体差异(4) 揭示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 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基本方法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规律)1.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 这是指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 是向上的。

且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2. 心理发展时间上的不平衡性 指的是心理各机能的成熟并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 总体来说,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 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平稳发展,到老年期开始下降3.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4. 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5. 心理发展在时间上稳定性与否的问题6. 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7. 发展具有年龄特征 心理年龄特征指在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点 国外和本教案的划分:(1)产前期(2) 婴儿期(出生—3 岁)(3) 童年早期(3-6 岁左右)(4) 童年中期(6岁—11、12岁)( 5)青少年期( 11 、 12 岁—17、18 岁)( 6 )成年早期( 17 、 18 岁 -35 岁左右)8. 心理发展关键期的问题 发展关键期是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机能、能力 的最佳时期如在此时期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 之,则会阻碍其发展甚至导致行为和能力的缺失注意:关键期不是突然开始或突然中止的,它是逐渐发展到高峰、然后慢慢消退。

9. 心理发展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问题10. 遗传和环境之争第二章 儿童心理学发展的历史霍尔:美国儿心研究运动创始人“美国儿心之父”;“复演说”---个体的成长重复了种族进化 的每一个阶段;测量技术---问卷法,最早用此法大规模的施测; 第一本青少年心理专著: 《青少年心理学》;第三章 发展心理学中涉及的代表性理论 普莱尔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思考问题:1、 科学儿童心理学创立的时间是1882 ,创始人是普莱尔 2、 霍尔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什么突出贡献? 霍尔:美国儿心研究运动创始人“美国儿心之父”;“复演说”---个体的成长重复了种族进化的每一个阶段; 测量技术---问卷法,最早用此法 大规模的施测;第一本青少年心理专著:《青少年心理学》;该书的问世意味着现代儿童心理 研究的年龄范围的确定;该书一直作为教科书,直到1928 年霍林斯的《青少年心理学》出 现3、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他把心理划分为哪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 段(12-15 岁))4、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 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叫做 最近发展区。

社会历史文化学派:维果茨基)5、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6、 详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并说明二者有何异同? 联系:二者都看到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只不过埃里克森不仅从纵向的角度进行了阐述,而 且从横向的角度也赋予了新的内容区别:1、 人格发展的力量 弗:发展是性心理的发展;特别强调本能,自我只是本我和超我的奴仆 ; 埃:发展是社会心理的发展;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想 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本我;2、 人格发展中涉及的关系范围--- 弗:研究儿童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三角关系中; 埃:把儿童放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个体的发展3、 人格发展的时间--- 弗: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 埃:八阶段,贯穿人的一生4、 对人性的理解--- 弗:人性是恶的; 埃:人性非善非恶,但出生后有着向着这两种方向发展的可能,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 品质持乐观态度8、什么是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对理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问题有何新的突破?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叫做最近发展区。

第四章课题来源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观察法、临床访谈法、结构式的访谈(问卷法和测验法等、、个案法、作品分析法等、除此 外,还有纵横向发展研究设计及跨文化研究方法纵向研究 界定: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个体或同一组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观察、实验 或测量,以期得到他们心理发展变化的连续性资料优点:通过追踪考察同一组对象可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不仅能查明他们共 同的发展模式,而且能进一步考察发展的个别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稳定性滚雪球效应” 缺点:周期长费用大,被试数量往往受到限制、样本的恒定比较困难;并难免有练习(学习、 效应和同层人效应横向研究界定:又称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然后将 研究结果在时间的维度上综合整理,以描述有关的心理活动随年龄发展的变化 优点:时间短、取样大、能迅速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省时省力;样本易取易控制;不用考 虑练习效应 不足:研究结果只能说明一般的随年龄而变化的心理发展趋势,不能说明个别差异及因果联 系(如无法解释早期经验对其后其心理发展的影响);难免有同层人效应的影响,测验结果 不能真正代表年龄变化的趋势同层人效应:在同一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群人,他们受该年代特定的社会历史事件的影响, 因而在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上有更大的相似性,不同于另一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人群。

思考问题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何在?研究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A、a:现实需要b:验证研究结论的普遍性的需要:主试、被试B 跨文化研究最突出的意义:有助于检验、修正并完善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C 注意:跨文化研究的实质进行文化间的比较所以特别要注意从不同文化收集的资料和处 理方法要具有文化等值性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提出了教学与发展,尤其是教学和智力发展的关系1) 最近发展区的学说“脚手架”2)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 学习最佳期一、产前期20 周大时,能对声音刺激做出反应,眼睛也能感受光线,实施胎教二、婴儿期(出生—3 岁)(一) 主要特点:1、 生理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2、 此阶段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意义重大3、 获得独立行走和语言的能力4、 认知发展水平属于感知运动阶段和直觉行动思维阶段5、 意志表现出最初的独立自主的要求--—人生第一反抗期6、 社会性依恋的发展是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标志 个体的身体发育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式的;发展速度也不是等速的,快慢交替进行二) 儿童的生长有四个显著的时期:(1)出生-2 岁,发育迅速,第一个发育高峰期(2)2 岁-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发展急速,第二个高峰期(4) 15、 16 岁-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身高和体重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婴儿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1,反射形式A眨眼反射;B吮吸反射;C觅食反射;D游泳反射;E惊跳反射;F抓握反射;G强制颈部反 射;H行走反射;I巴宾斯反射2,反射的意义A 生存价值; B 有助于以后动作技能的发展; C 有助于发展早期社会关系; D 提供大脑发育 情况。

三)1岁左右(9-16个月)时,儿童才主动发出第一个有意义的词语言准备期结束,发展期 开始出生后头两三年就初步掌握了母语,这是早期认知发展中最引人目的成就关于这一切是怎 么发生的,有如下解释:1. 后天环境论 强化说和模仿说2. 先天成熟理论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勒纳伯格:自然成熟说3.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 皮亚杰:认知相互作用论 鲁利亚:社会相互作用论 深度知觉 指人通过视觉估计对象的距离或它的深度而产生的知觉,又称距离知觉 婴儿发展情况研究:“视崖实验”思考问题3、比较各种不同的语言理论,说明语言发展的需要因素 语言的发展:一定是在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的交流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儿童语言具有创造性,但模仿和学习在语言获得中起不可低估的作用4、婴儿的“智商”为什么用“发育商”表示? 发育指数价值在于对婴儿当前的发育状态做出评价,以了解偏离正常发展的程度四)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概念、产生发展、产生条件、作用 除了哭笑等基本情绪外,人还有第二层面的更高级的情绪如羞耻、尴尬、羞愧、嫉妒和骄傲 等,这些情绪与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评价有关,故统称为自我意识情绪。

自我意 识情绪在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