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技术发展态势石油大学(北京)鄢捷年一、钻井液技术的发展阶段1、1914~1916年,清水作为旋转钻井的洗井介质, 即开始使用“泥浆” 2、从20~60年代,以分散型水基钻井液为主要类型 的阶段在这期间,经历了从细分散体系向粗分散体系 的转变,同时也出现了早期使用的油基泥浆和气体型 钻井流体其中有代表性的技术措施包括: (1)1921~1922年,重晶石和氧化铁粉开始用作加 重材料; (2)1926年,开始使用膨润土作为悬浮剂;(3)1930年,研制出最早的泥浆处理剂 — 丹宁 酸钠; (4)1931~1937年,研制出各种泥浆测量仪器 ,提出了对泥浆性能控制的要求; (5)1944~1945年,Na-CMC(钠羧甲基纤维 素)作为降滤失剂,开始应用于钻井液中; (6)1955年,FCLS(铁铬木质素磺酸盐)作为 稀释剂,开始应用于钻井液中; (7)从60年代开始,石灰钻井液、石膏钻井液 和氯化钙钻井液等粗分散水基泥浆体系开始广泛 使用3、70-80年代,以聚合物不分散钻井液 为主要类型的阶段聚合物钻井液是国内外水基钻井液发展最迅 速的一类,它的出现标志着钻井液工艺技术进入了 科学发展阶段。
聚合物钻井液大体上又分为以下几 种类型: (1)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 (2)氯化钾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3)羟乙基纤维素体系; (4)聚丙烯与聚乙二醇共聚物(COP/PPG)体系;这一阶段,油基钻井液也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在50年代柴油为基油的油基钻井液基础上 , 70年代—发展了低胶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 80年代—低毒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在抗高温深井钻井液方面:研制出以Resinex为代表的抗高温处理 剂,使深井钻井液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90年代以来,(1)聚合物钻井液进一步发展 (2)MMH钻井液 (3)合成基钻井液 (4)聚合醇钻井液 (5)甲酸盐钻井液 (6)硅酸盐钻井液二、我国钻井液技术 发展概况50-60年代•分散钻井液 •钙处理钻井液(以石灰、石膏及 氯化钙为絮凝剂) •盐水钻井液70年代-80年代中期70年代初: •低固相铁铬盐混油(或盐水)钻井液 •褐煤氯化钙钻井液 •褐煤石膏钻井液 •低固相饱和盐水钻井液 •高分子有机处理剂已广泛应用于钻井液中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我国钻井液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三磺(磺化丹宁或烤胶、磺化褐煤和磺化酚醛树脂)钻井液在全国推 广使用后,创下了钻超井7175m的纪录。
• 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技术在我国得到全面推广开始时仅使用 聚丙烯酰胺单一型聚合物絮凝剂,以后陆续研制成功不同基团、不同分 子量的聚合物处理剂,形成了多种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聚合物钻井液主 要应用于井深4000m以内的井,在当时曾有力地配合了高压喷射钻井,大 大地提高了钻井速度由于聚合物处理剂具有良好的护壁作用,所研制 的钾基聚合物钻井液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泥、页岩地层的坍塌问题 • 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了油包水乳化加重钻井液,并在华北、新疆和 中原等油田得到成功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钻遇大段岩膏层和水敏性泥、 页岩地层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 钻井液处理剂、原材料品种迅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 钻井液处理剂仅有40多种,1983年增至76种,1985年已达到16个门类, 共129种1986-1990年(“七五”期间)在新的起点上对聚合物钻井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 研究,研制出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和阳离子聚合物钻井 液等新体系,并在全国许多油田推广使用,取得良好效果 将聚合物处理剂的类型从阴离子扩展到阳离子、两性离 子,并对大、中、低分子量聚合物处理剂及其复配作用在 抑制性、降滤失、降粘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 此基础上研制出以FA-367、XY-27和JT-888等处理剂组成 的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由阳离子包被剂、降滤 失剂、降粘剂、防塌剂等组成的全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 系;• 为保护油气层,提高钻速,实现欠平衡压力钻 井,发展了泡沫和充气钻井液技术其中使用泡 沫钻成的油井的井深达到3232m• 为了有效地解决井壁失稳问题,系统地研究了 各类钻井液及其处理剂与井壁稳定性的关系,研 制出了各种具有强抑制性的防塌钻井液体系,并 研制出可对付复杂盐膏层的过饱和盐水钻井液和 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等•研制出应用于深井、超深井的聚磺钻井液 体系该体系兼有聚合物钻井液和三磺钻井 液的优点,既有很强的抑制性,又改善了高 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性能并大大地减少 了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机械钻速1991~1995年(“八五”期间)我国钻井液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 体现在: • 聚合物钻井液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其中两性离 子聚合物钻井液技术更加成熟,据统计,该体系已 在我国15个油田的数千口井上推广使用,并成功研 制出两性离子聚合物加重钻井液,最高密度可达 2.03/cm3• 发展了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MMH)钻井液 (又称为正电胶钻井液)技术。
这类钻井液有其独特 的流变特性,还具有强抑制性、防漏、减少油气层损 害程度、有利于提高钻速等性能,目前已在全国多个 油田上千口井上推广使用;• 发展了水平井钻井液配套技术,成功地解决了钻 水平井时所遇到的携岩、井壁稳定、防漏堵漏、钻井 液润滑性和保护油气层等技术难题,其成果在总体上 达到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钻井液处理剂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并逐步形成 系列1993年,我国钻井液处理剂已有16个门类,共 计246种三、国内外钻井液技术 对比分析与国外相比,虽然我国钻井液技术起步相 对较晚,但由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进入80年代 以来,随着我国聚合物钻井液技术、深井钻井液技 术和保护油气层技术等的不断发展,以及钻井液处 理剂不断走向系列化、标准化,使我国的钻井液工 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地缩小可以认 为,目前我国的钻井液工艺技术在总体上已经基本 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技术领域,我们已处 于领先或者已后来居上,但在有些领域,与国外相 比还有一定差距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领域大致有 以下方面:•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首先首先在国外研制出来,但 目前我国对该类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已走在前面。
•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首先由我国研制出来,并已 得到广泛应用该类钻井液所使用的处理剂已经系 列化,在机理研究方面亦处于先进水平•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即正电胶)钻井液是国外 80年代研制的一种新型钻井液,我国在该项技术的 研究和应用方面,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这类钻井液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水平井钻井作业 中特别是利用其独特的流变特性,保证了我国第 一口短半径水平井的顺利钻成 •自“七五”以来,我国在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完 井液技术领域已有很大发展目前在损害机理的评 价、预测技术、油气层损害室内评价技术和暂堵技 术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屏蔽暂堵技 术为我国首次提出,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在以下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 一定的差距:•虽然钻井液、完井液处理剂在品种上发展较快,但质量方 面问题较多完井液原材料和处理剂尚未形成系列配套,品 种也不齐全另外,抗温、抗盐处理剂及缓蚀剂等也尚需完 善•性能良好的固控设备,从数量上、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油 田的需要除砂器、除泥器效果仍然欠佳,离心机还没推广 应用,细目振动筛还处于研究阶段,固控设备与固控工艺技 术的优选仍停留在初级阶段这项工作直接影响钻井速度和 成本。
•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部门的仪器设备与国际先 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影响我国处理剂与钻井液 技术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深井、超深井钻井液技术,复杂地层钻井液技术, 水平井、丛式井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特别是短半径 、超短半径钻井液技术,小井眼钻井液和完井液技术 ,都应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保护油气层系统工程的研究亟待解决,从钻开油层、 测试、生产、增产措施以及提高采收率系统地整装地保 护储层,以及预测、诊断、评价、预防及处理全套技术 的研究 •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应积极进 行无毒原材料处理剂和钻井液、完井液的研究,加速解 决废弃钻井液固液分离问题,并发展固化等新技术 •在钻井液技术领域,开发的软件还很少,建立实用的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仍处于探索阶段四、钻井液工艺技术的关键内容•深井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 •特殊工艺井钻井液技术; •防塌钻井液技术; •处理剂系列和钻井液体系的发展与应用; •保护储层的钻井液、完井液技术; •钻井液润滑性及防卡、解卡技术; •钻井液防漏、堵漏技术; •钻井液流变性及其与携岩的关系; •钻井液固控技术;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五、国内外钻井液技术 发展动态(一)水基钻井液1、聚合物钻井液国外传统的聚合物钻井液主要有部分水解聚丙烯 酰胺(PHPA)钻井液、XC生物聚合物钻井液、羟乙基纤维 素(HEC)钻井液等。
近年来,国外发展较快的是M-I公司研制的阳离子 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主要用作防塌钻井液使用该体系所使 用的处理剂主要包括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MCAT)和低分 子阳离子聚合物(ACAT-A)俄罗斯也研制出多种聚合物处理剂,主要是各种 类型的丙烯酸脂和甲基丙烯酸脂的聚合物2、MMH钻井液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MMH)最初是DOW化学 试剂公司产品它属于无机处理剂,从分子中Li、Mg、Al 元素的氢氧化物结构中取得正电荷,是一种很强的絮凝剂 ,可与易水化的粘土矿物发生作用,从而抑制其分散其 水溶液具有很高屈服值和较弱的凝胶强度,因而表现出“动 即流,静即凝”的特性国内称之为正电胶,因此MMH钻 井液被称为正电胶钻井液用MMH处理低膨润土含量的 水基泥浆可获得较高的粘切、较低的塑性粘度和特优的剪 切稀释特性但其降滤失性能较差,必须配合使用非离子 型的降滤失剂才能满足钻井要求这类钻井液主要用于解 决复杂地层的携岩与防塌问题,同时它对油气层的损害程 度较小3、水基防塌钻井液 国外学者对K+、NH4+ 和聚合物抑制页岩 水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进入90年代以来,对井 壁稳定性的机理问题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 井内流体和井壁页岩中水的总势能大小决定了水 的流向。
若井眼内水的总势能大于页岩中水的总 势能,则泥浆中的水就会向地层中的页岩渗入, 造成水化和井塌并指出井壁失稳过程可分为四 个不同的阶段,即原始页岩状态、页岩膨胀、井 壁坍塌以及页岩在泥浆中分散常用防塌剂类型:(1)阴离子高分子聚合物类,主要指聚丙烯酰 胺盐类 品种有聚丙烯酰胺钾盐(K-HPAM)、聚 丙烯酰胺钙盐(Ca-HPAM)和聚丙烯酰胺铵盐 (NH4-HPAM) PAC-141和 80A-51亦属此类 该类防塌剂均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盐为基本 原料共聚而成,其水解度多在30~60%之间, 分子量一般在200~500万之间,均具有较强的“ 包被”作用,是防塌泥浆中的主处理剂2)沥青类产品主要品种为磺化沥青(SAS)该类产品主要从抑 制水化和降滤失两方面起防塌作用特别是通过填堵页岩 的微裂缝,阻止水的侵入3)阳离子聚合物为了增强聚合物处理剂的包被、抑制特性,将有机 阳离子基团(如季胺盐)引入聚合物分子链中而制成该类 产品其主要品种有聚胺甲基丙烯酰胺(CPAM,俗称“ 大阳离子聚合物”),其中阳离子基团所占比例(即阳离 子度)一般在30%以上该处理剂在页岩上有较强的吸附 性能,与PHPA相比,抑制分散的能力大大增强;此外还有 小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 (俗称“小阳离子”),如双三甲基 乙基氯化胺(NW-1)等,主要用作粘土稳定剂,其抑制 分散的能力与十倍加量的KCl大致相当;(4)聚合醇类 既是十分有效的页岩抑制剂,又是润滑 剂。
生物毒性低,可满足环保要求例如:Dow化学试剂公司研制生产的W-80是具有代表 性的甘油基材料,其组成如下:10~13%甘油,16 ~23%二聚甘油,5~7%三聚甘油,4~6%四聚甘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