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动给水泵检修工艺规程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0.50KB
约24页
文档ID:31040872
电动给水泵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1/24

电泵检修规程1、引用标准: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FK6D32(1)M 给水泵组运行、安装说明书》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FK6D32(1)M 给水泵维修说明书》2、设备概述:2.1 给水泵组概述FK6D32(I)M 给水泵组,配套于我厂二期 300MW 汽轮发电机组 50% 容量的电泵电动泵组包括型号为 FA1D56A 的前置泵,型号为 FK6D32(I)M 的给水泵,型号为 YKS800-4( 湘潭电机厂)的电机,型号为 R17K.2E (进口 VOITH)的偶合器电动泵组的驱动方式及配套型式为:前置泵由电动机的一端直接驱动,给水泵由电机另一端通过液力偶合器驱动它们之间由叠片式挠性联轴器连接给水泵和前置泵的轴承润滑油由液力偶合器润滑油系统供应每套泵组都配有一前置泵进口滤网、给水泵进口滤网、给水泵出口逆止阀和最小流量再循环系统前置泵、给水泵、电机、偶合器装在各自的底座上,底座都固定在一个共同的混凝土基础上2.2 给水泵概述2.2.1 总则给水泵为水平、离心、多级筒体式,由下面二个主要部件组成:(1)筒体:组成泵的主压力边界,焊接在管路上,中心线位置处支承在型钢结构的泵座上2)给水泵芯包组件:可以整体从泵筒体内抽出,与筒体一起构成泵的主压力边界。

这种设计,由英国高级给水泵发展而来,利用备用芯包,使得维修时间大为减少,芯包内包括有泵所有的易损部件,并具有互换性给水泵由进口侧泵脚下的一对横向键轴向定位在联轴器端,筒体下有一纵向键,这种布置,使泵能在所有温度情况下保持与驱动机的对中性,并将管道载荷传递到泵座上在泵脚和泵座间使用铜质滑块,从而保证能自由地热膨胀和良好的接触筒体为具有良好焊接性能的锰钢锻件,进口支管为碳钢铸件,焊接到筒体上,出口支管为锻钢件,也焊接在筒体上这种结构,使得在拆开联轴器和辅助管路并松开端盖螺栓后,就能将整个芯包作为一个整体拆下来因此,在较大故障停机时,必要时可在约 8 小时内拆下内部的芯包,为此,专门提供了一套芯包拆装工具大端盖是锰钢锻件,与末级导叶有止口套接,在大端盖和筒体之间有缠绕垫片,形成一高效的密封,这个缠绕垫片嵌在筒体的凹槽内大端盖的螺栓是由液紧装置液紧,液紧装置能给大螺栓精确地预加载由于载荷可以渐渐加上,端盖变形的可能性是最小的使用这种工具能够快速拆装端盖从而快速拆装整个芯包大端盖与筒体的结合面加工达到很高的光洁度,最内一级内泵壳与筒体之间有不锈钢齿形垫圈进行密封内泵壳选用耐腐蚀和冲蚀的 13%铬钢,相邻内泵壳间的接口为止口套接式,导叶套同样是 13%的铬钢,各级导叶采用定位销定位在前级泵壳上。

所有级间销子都是全封闭式,不与泵送液体相接触如果出现销子失效或松动,该销子不会从泵出口处排出每个内泵壳和导叶的内孔上都装有可更换的磨损环每个磨损环都设计为特殊几何形状,加工安装到各孔内,这种形状使其能保持衬套的静压力刚度,且大大地减少泄漏,不需要其它专门的防泄漏装置芯包组件为内泵壳和导叶固定联接件,由末级导叶和出口大端盖间的蝶型弹簧固定在筒体上这组弹簧在组装和停机时给接合面提供足够的静压力,并允许内部组件自由膨胀当泵运行时,水力压差建立,从而保证结合面间严实的密封进口导向件在泵进口侧由一闭式止口套接定位,以保证安装芯包时其内部组件的对中性,这种止口套接保证了进口导向件可由拉紧环紧固地定位在筒体上,同时又能在热波动时自由膨胀筒体内所有受高速水流冲击的区域都镀以不锈钢奥氏体镀层以防止冲蚀所有接合面也是用同样的方法保护的2.2.2 转动元件给水泵轴为马氏体不锈合金钢锻件,经粗加工、热处理、磨削和精磨加工,径向轴承档镀铬层以防止咬轴,轴上所有螺纹用单头刀具按高标准加工成形,所有截面变化处和螺纹尾部都采用圆角过渡所有热处理都在轴垂直放置时进行轴上的主要组件和转子的平衡分别按照 GB9239-88:1980 和 ISO1940-1-1986 标准规定的工作程序和质量等级进行。

这些质量标准等级是为先前的实践所证实的2.2.3 水力部件泵中所用的叶轮和导叶为 13%铬不锈钢精密浇铸件,流道用精密浇铸方法浇铸,由此而获得极好的表面光洁度和强度,高精度的叶形和高重复性径向间隙是根据效率、临界转速和轴挠度标准所制定叶轮上不设磨损坏,但在其易磨部位留有足够的金属以备万一运行磨损时可车去并配上环叶轮和静磨损环材料有硬度差叶轮轴向由卡环定位,卡环为两片式嵌在轴上,卡环定位在叶轮的凹槽内以防其转动时飞出叶轮在轮毂位置紧套轴上以固定叶轮并起到叶轮的级间密封,扭矩是由与之相配的键传递2.2.4 中间抽头泵壳上有一中间抽头由二个密封圈在芯包与筒体间密封,并在二级泵壳外形成一周向空间在内泵壳上有一圈径向孔,使得压力水进入周向空间在筒体上有一抽头口,使次级抽头水从周向空间输向中间抽头接头2.2.5 平衡装置泵的水力平衡装置为平衡鼓装置,平衡鼓装在轴的末级叶轮后面平衡鼓在固定于大端盖上的节流衬套内旋转,成为一减压装置,出口压力作用于末级叶轮不平衡区,使得总有一指向进口端的剩余推力存在,使轴处于拉伸状态平衡鼓压装在轴上,轴向由轴肩定位,并在低压侧由一螺母拧紧,平衡鼓由键定位在轴上并由螺母锁紧。

平衡鼓选用不锈钢锻件材料,在节流衬套内转动,节流衬套材料专门选择,以保持其与平衡鼓的硬度差与叶轮及其衬套间的硬度差相同节流衬套内孔上加工有一组浅的平行槽,在端面加工了若干漩流断口,这种结构提高了流体静力刚度,同时又大大减少了泄漏2.2.6 轴承(1)径向轴承:给水泵轴是由一对普通圆柱型径向滑动轴承所支承,轴承为乌金衬套,强制油润滑型,润滑油来自主润滑油系统,轴承由轴承压盖固定,轴承压盖由螺栓固定在下半部轴承支架上当上半部轴承支架装上后,形成一 360° 的法兰支承而直接联在进口和出口端盖上整个组件由销子定位,以保证能精确地重新组装,在大修时,轴承与轴可以一起解体2)自位瓦块式推力轴承:自位瓦块式推力轴承能够承受两个方向的推力载荷,适用于两个旋转方向推力环组件由支承环组成,瓦块均布在支承环上各单独的定位件之间,瓦块外径嵌在支承环的法兰内,瓦块通过定位件的头部嵌在其两侧的凹槽内较松的定位,使得工作时瓦块能自由倾斜但不会掉下来推力轴承设计得尽可能小的功率损失且不降低承载能力推力轴承安装在一轴向中分的轴承腔内,该腔体在自由端轴承室内,而轴承室本身也是轴向中分的这种布置有下列优点:a.推力盘可在轴承腔未装上前就装在轴上,使得能精确地检查内侧(承载侧)面的飘偏和轴向定位;b.只需简单地拆下上半部腔体,不拆下推力盘就可检查成组的推力轴承,因此,可就地检查和更换瓦块而不用拆下推力盘,使这一关键元件错装的风险很小;c.能够目检轴承组件。

2.2.7 轴端密封给水泵两端都是由机械密封加以密封,每个机械密封由闭式循环水冷却,密封循环水由各自的冷却器冷却并有滤网过滤,冷却器及机械密封体用来自外部的清洁水源进行冷却2.2.8 泵座泵座是轧制型钢的焊接件结构,布置成在中心线处支承水泵泵座整个结构设计为既能保证刚性又无变形3. 主要技术参数型号 FK6D32(I)M 型式 筒体芯包、卧式泵送介质 锅炉给水级数 6 级叶轮单位 BMCR(VWO) 进口流量 t/h 609 出口流量 t/h 564 扬程 MPa(m) 2303.1 效率 % 82.5 抽头压力 MPa(m) 10 抽头流量 t/h 45 轴功率 kW 4461 进水温度 ℃ 175.3 进水密度 kg/m3 892.6 汽蚀余量(必需) m 37 转速 r/min 5470 重量 kg 7550 进口管道规格 mm DN250 中间抽头管道规格 mm DN80 出口管道规格 mm DN200 泵总体(无水不包括泵座)质量 kg 6100芯包质量 kg 3400总重 kg 75504. 工具、材料、备件准备5. 检修项目及质量标准5.1 日常检查5.1.1 每日检查:(1)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和阀门是否泄漏;(2)检查是否有异常噪音或振动;(3)检查机械密封是否泄漏;(4)记录出口压力和电机耗电量,如与以前读数有显著变化应研究;(5)检查轴承温度;(6)从观油窗检查润滑油流通情况;(7)检查电机的冷却器的温度;(8)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在工作油冷油器、润滑油冷油器、电机冷却器和机械密封冷却器中正常循环;5.1.2 每月检查:检查所有可接近的螺栓的紧固性,如有必要加以拧紧。

5.1.3 半年检查(1)检查联轴器螺栓的磨损状况,检查传递扭矩的螺栓目视检查联轴器叠片的疲劳情况2)检查给水泵的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3)检查给水泵密封5.1.4 每年检查更换润滑油,也可根据运行经验和油质的状况来确定是否更换润滑油5.1.5 大修检查根据给水泵组运行的性能、噪音、振动的情况确定的检查周期,主要的是考虑泵的工作性能,即如果出口压力降到不允许的程度,电机耗电或汽机耗汽量很多或泵振动上升到不允许的程度时,泵应进行大修建议该检查的周期不要超过一个大修周期5.2 常规维修5.2.1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维修作业之前,必须按下列步骤隔离给水泵:(1)切断电机电源及润滑油系统电源;(2)切断所有仪表的电源;(3)注意:隔离给水泵组时,应参见系统的操作说明和汽轮机操作说明4)检查泵组的进、出口阀和再循环阀是否关闭;(5)切断冷却水源;(6)关闭中间抽头;(7)打开放水阀和排气管,放空筒体内的水;(8)进行任何维修之前,必须保证泵壳内已无压力5.2.2 检查轴承在不拆出芯包的情况下,因现场检查或更换轴承而拆卸轴承时,采用以下说明的步骤:5.2.2.1 传动端径向轴承(1)断开并移开所有影响拆卸工作的仪表,在电线接头上做好标记并包扎好,以便装复;(2)拆下那些影响拆卸工作的小口径管道;(3)拆下与给水泵联接的联轴器护罩,并断开联轴器;(4)拆下紧固传动端轴承支架盖与进口端盖的螺母、螺栓;(5)拆下轴承支架盖与轴承支架间双头螺栓上的紧固螺母并拆下定位销;(6)在轴承盖上装上吊环,用起顶螺钉顶起轴承支架盖,小心地将盖吊开,起吊时应小心避免碰坏轴承支架两侧的挡油圈;(7)拆下径向轴承压盖与轴承支架间双头螺栓上的紧固螺母,拆下定位销,用起顶螺钉顶起轴承压盖,拆下轴承压盖;(8)拆下上半部径向轴承和挡油圈,顶起轴,将下半部轴承和挡油圈转上来并拆下;注:轴承和挡油圈的上、下两部分都不能互换,因此,为了组装时易于辨别,应将上半部和下半部明显地作上记号。

9)检查轴承和轴颈部位有无损坏和磨损现象,并检查挡油圈是否磨损或损坏,必要时更换新的;注:在最后组装之前,应给轴和轴承表面稍微涂上一点润滑油10)绕轴转下半部分的轴承和挡油圈到位,然后放下轴;(11)装上上半部分的轴承和挡油圈(组装时应认清轴承和挡油圈的上、下半部标记); (12)装上轴承压盖,安装时应保证轴承的防转定位销准确到位,装上轴承压盖上的两定位销和紧固螺母并拧紧;(13)将轴承支架盖吊装到位,确保其两端的挡油圈正确就位,然后装上紧固螺母和定位销并拧紧螺母,拆下起吊工具;(14)装上并拧紧紧固轴承支架盖与进口端盖的螺栓和螺母;(15)接通断开的所有小口径管道;(16)装上并接好仪表,联上联轴器并装上联轴器护罩5.2.2.2 自由端径向推力轴承(1)断开并拆下所有仪表,在电线接头上做好标记包扎好,以便装复;(2)拆下所有影响拆卸工作的小口径管道;(3)拆下传动端联轴器护罩,并断开联轴器;(4)拆下端盖与自由端轴承支架间的紧固螺钉,拆下端盖,卸下 O 形圈;(5)拆下轴承支架盖与轴承支架间双头螺栓上的紧固螺母,并拆下定位销;(6)拆下紧固轴承支架盖与大端盖的螺栓、螺母;(7)在轴承支架盖装上吊环,用起顶螺钉顶起轴承支架盖,装上适当的起吊工具,小心地吊开轴承支架盖,以免损坏挡油圈;(8)拆下定位销,拆下径向轴承压盖与轴承支架间双头螺栓上的紧固螺母,拆下轴承压盖;@n。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