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 最新《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的《修辞学发凡》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是我接触修辞学的第一本书这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932年,论述精当,例证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整这部书是我认识到,修辞学是一个宽广的、很值得探索的领域,是一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意义的学问这本书还告诉我:研究修辞学要打破修辞格,虽然它也是不能被无视的因此,此书对我教益是深刻的 修辞研究在我国是有传统的,在《发凡》出版前中国古代就有《文心雕龙》、《文那么》、《修辞鉴衡》、《文说》但是正如刘大白先生所说:“《发凡》才是中国有系统的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书底第一部 其实仔细看来,我们高考时候考的病句也就是修辞学的一个比拟初级的学习例如:“我们青年学生一定要保护时间,不要让时间消费掉这个故事启开了我记忆的门窗,勾起了我记忆的流水对于他的思想行为,班主任曾提出过严厉的批评,我认为是完全对的他的脸色像纸一般惨白,不屈的铁骨比草秆还瘦。
学习过《发凡》后我很容易就看出以上句子中的一些常见的修辞错误 《发凡》一书对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作了论述,指出研究的对象是“修辞现象”;对修辞现象有概括为两点: 1、修辞所可以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习惯及题材形式的遗产,就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2、修辞所需适合的是题旨和情境 本书又指出:“修辞学的任务是告诉我们修辞现象的条例,修辞观念的系统就是说修辞学的任务是联系汉语文字的实际探求修辞现象的规律《发凡》把研究修辞现象的规律作为根本任务,它把丰富复杂的修辞现象区分为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又深入研究辞格,列出三十八种修辞格这样就把复杂的修辞现象归纳成条理,构成系统、建立了体系 作者提倡摆正古今中外的关系,不要盲目的以为外国或者古代的修辞比现代汉语的要好 我从学习《发凡》中看到了科学性、准确性和典范性 在谈到修辞目的和作用的论述、提高修辞实践技巧的论述,还有关于修辞本质的论述、辞格论用途的论述无不表现出修辞理论的科学性 对于修辞二字的习惯用法,作者把颇不一致的解说作了准确的归纳:他分了广狭两义,然后得到四种用法,并分析了这四种用法说明哪种更合理还有关于定义、双关、夸张的定义都反映了客观存在着的修辞诸现象的内在规律性。
《发凡》中引用实例的范围较广泛,引录了中国古代修辞名例、中国现代修辞范例、现代民歌口语及歇后语,并摘引了外国名言名著为例来论证辞条 通过深入学习《发凡》我们可以对怎样才能更快的.是修辞学开展有几点启示: 一创新正如作者本人所说:“只要能够提出新例证,指出新条理,能够开拓新境界所以学习修辞学我们要建立在对前人(不管中国还是外国)遗产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我认为本书的创新是全面的,修辞理论的创新,比方:“题旨情境”的说法;修辞手法规律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 二吸收邻近学科的多方面研究成果虽然它隶属于语言学,但实际上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哲学、逻辑学、文艺批评、美学、辞章学、心理学,还有语言学中的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文字训诂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把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广泛地吸收到修辞学中来 三进一步研究修辞学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胡裕树先生有较详细地分析 四修辞学定义有其一定的美学基础,我认为修辞的任务一旦完成,语言也就呈现出美质而这也就表达出修辞学的两种功用,即有助于阅读与欣赏和提高写说水平《发凡》中把修辞方式一分为二,大别为修辞、积极修辞两类,我想这两者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表达了一种对立统一的美。
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许多曾经不止道德、不在意的或者误以为是那样其实不是那样的知识比方说:篇章结构也是一种修辞现象《发凡》在第十篇《修辞现象的变化和统一》中,认为布局谋篇也是一种修辞现象这段论述透露了一个重要的见解:虽然布局谋篇随文而异,变化无定,但它也是一种修辞现象,或者说篇章结构中存在修辞现象再比方说:段、节、章都是语言的表达单位,段中主要句的位置是有规律可循的 《发凡》自问世以来,对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和开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郑子瑜先生曾盛赞此书为“千古不朽的巨著”之所以能够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我想是和他创立了一个比拟科学的体系,在理论、规律、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分不开的对于修辞学我实在没有学习好,只是把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希望老师和同学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