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国学谈 孙高平 龙密文化院 国家人社部 作者简介:孙高平, 滁州琅琊人法名海顺, 字悟权, 号南山居士工程硕士龙密文化院院长兼南派武术院院长实践国学学者, 作家, 新派律诗代表诗人国家人社部优秀传统文化教师1. 实践国学说日月之行, 安明其久, 江河之流, 不知其远河洛之图, 难测其深三坟五典, 胡探其幽煌煌乎美哉!诸夏之衣冠恢恢乎胜哉!中华之文明法天地日月于经纶, 顺七情六欲于礼法归之于道, 复之于德通之人情, 达之物理发乎一气之流行, 至乎自性与本体明德而入道, 兴仁而教义此皆先王之教也, 诸圣之传也, 华夏之所以为华夏也传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故华夏者非血缘之别, 乃道统也若不服衣冠, 不行礼仪, 虽生中原亦夷狄也若法服行礼, 虽在边陲, 亦华夏也故文教之传, 诸夏之本也传之于今, 谓之实践国学也国学之名兴, 盖缘西学之东渐国学大而玄, 故无实修难得其全体西学专而明, 若稍至力即得其效用故人皆趋西学之若鹜, 国学之门庭几可罗雀也清之末年, 更有西人入寇, 人心惶惶士子皆思, 胡以驱寇, 天下何安, 太平何至故国学实践, 几衰绝也后百余年, 豪杰辈出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八载剿倭, 三年破美, 退沙俄, 败印度, 罚越南泱泱大国, 毅然东土虽然, 国力称强而诸蛮不服, 日用渐丰而百姓不安盖失华夏道统之咎也中华之文明, 诸夏之礼仪, 是皆来远人而安心也故国虽强不可稍失, 不然国失其德, 人失其魂, 苟能安者未之有也故实践国学者华夏之魂也, 当此中华复兴之时, 此魂安可失之?故研究之迫, 继承之切, 弘扬之责, 自不必多言也吾等小子, 不耻轻微, 尚疾呼于斯地, 望共鸣于当时若有识之士, 即修即证有缘之人, 多弘多扬如斯, 中华之复兴, 大夏之再起, 诚我辈之所担当也2. 实践国学宣言夫万物流行以理, 日月照临以明天地载覆而有德, 四时迁改而成律七情交互, 其觉显现, 六根默然, 其心清净天下万象, 纷然皆是当体遍满真如, 随缘安住不动三山之高, 见之不足四海之深, 思之易得故物以明理, 心以验事, 盖学之谓也物有精粗, 学有深浅大学以明理, 小学以尽情理明已登贤位, 情尽则堪君子唯尽理入道, 方是圣人上下五千, 稀闻圣言普天之下, 难得圣迹知学之不易也故先汉唐, 及至宋明, 皆设太学馆, 汇学冠其国者居之, 以育圣也, 亦称国学故国学者太学之别称也后满清入关, 屠戮士子, 点绰小人。
坏华夏之道统, 扰中土之浩然愚民以伪, 育人以毁气节沦落, 国风日衰庶民蝇营狗苟以度日, 士子鬼鬼祟祟以残喘故国虽大, 不免其辱也时西学日盛, 汉学日衰及至民国, 遂有国学之名以别之虽然, 不复汉唐之盛矣时天下纷乱, 倭人入侵, 民众率皆以驱除日寇为任后虽建立中华, 天下升平然满目疮痍, 百废待兴, 国人皆以恢复生产为要务国学之不闻于耳几三十年也及至今日, 国运昌隆, 天下富庶, 人民乐礼, 人心思安, 故国学之价值立显上至于君, 下至于民, 皆致力弘扬, 国学之复兴有日矣故自修, 当见物则明理, 生情则显觉, 以得其本来面目, 所谓内圣也遇事则“仁义礼智信”以立身, “天地君亲师”以立世, 所谓外王是也内圣于心, 外王于域, 域者国也, 此国学之谓也此内圣外王之道, 亦实践之谓也故曰:实践国学3. 实践国学发愿赋混沌兮, 虚明立懵懂兮, 知觉易盘古发奋, 清浊开辟清轻聚天, 浊厚凝地炼石女娲, 射日后羿御道三皇, 同德五帝上古神圣, 德明道纪长安中极, 彻明元体是名中国, 圣人多起故曰大域, 周巡万里山明谷幽, 川广河密云藏大泽, 峦有委蛇福地洞天, 星罗妙迹上仙旅之, 圣人游矣协四候, 调两仪, 妙参三五一家, 邈邈虚体。
寻善根, 谛, 玄元法界千如, 空空妙意上古文武周公, 圣贤孔孟诸子中华传斯道统, 诸夏成其威仪煌煌其久, 越五千岁恢恢其远, 超十万亿一大周流, 万象缘起圣人之传, 凋零已矣泱泱之国, 堂堂之躯浩浩直养, 温温如玉古人之道, 胡以不苏?圣贤之法, 安得有孤大夫稀有, 士子几无世厌君子, 众爱媚狐民不重义, 唯利是图人厥鲜德, 忘道既芜是道之衰, 几绝迹于江湖兹人之竭, 竟难觅于浮屠恩师痛心, 深入古德三学, 得之正途小子疾首, 功造万相七极, 明也真如唯发奋矣图强, 但振臂也一呼聚友朋以宏道, 辟南北为蓬庐开山立院, 传太极之拳术升座讲经, 擂道德之法鼓竖幡立幢, 招天下之贤徒开权显实, 育大邦之硕儒不动名利之饵, 远离声色之虎为天下所不为, 苦众人所之苦不求安逸, 稀让险阻耕耘卅载, 立以基础破惶惶之迷心, 显了了之若谷转颠倒之痴情, 解倒悬之怜楚但求无边众生, 慈航普度唯愿永斯传授, 法脉不殊一日残喘, 宏道不休, 卒后堪称千古三生有幸, 育人无息, 生往安养乐土小子无志, 苟安有余, 或万劫也不复大人广济, 堪忍五浊, 必大正矣德辅行菩萨道, 法圣贤祖宣真实理, 证实报土嗟夫!继往圣、续绝学, 教仁义、育法才。
慕真贤、降魔外, 授礼乐、养心斋心明永离世外, 匹夫笑罢痴呆体证至善妙法, 小人望断云台鸟爱其翎, 人惜其名胡不叹我, 乐吾独行广宣流布, 念静意宁大开圆解, 神清智明吾不求名, 或笑也乖?唯道是从, 竟德以裁梦无颠倒,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远离尘埃安坐真如, 虑得自在天良法性, 诸圣本来快哉法界, 无愧身衰乐矣乾坤, 有慰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