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松果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22KB
约4页
文档ID:531779731
数松果优质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1/4

《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案设计一北师大二年级上册“2~5的乘法口诀”主题单元《数松果》 教材解读:关于乘法口诀 乘法口诀是我国小学生提高基本计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册教材分两段 进行,“乘法口诀(一)”是2〜5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二)”是6〜9的乘法口诀, 共81句教材在乘法口诀的设计上还有以下特点1)每一局部口诀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例如,第30页,通过数松果数,引入编5的乘法口诀;第14页一双筷子 2根,通过就餐摆筷子的情境引入编2的乘法口诀这样安排,便于引导学生自觉地投入学 习活动,用连加算出得数,为编口诀做准备 (2)以5的乘法口诀作为起始内容进行编 排 因为每只手有5个手指,这是人人都有的学具;数数时,经常5个5个地数这些与学 生生活有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探索规律,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掌握口诀编制的方法3) 在编制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学生探索的空间 在编制2〜5的乘法口诀时,一般都安 排实物情境图,填写相同数连加的得数,并先给出2〜3句编制过程的范例学情分析:大局部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 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藏都为学生 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一局部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 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局部的乘法口诀。

学习单:1 .观察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 .尝试着用乘法解决问题3 .尝试编出5的乘法口诀4 .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 .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2 .理解5的乘法口诀,能应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 .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必要性,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难点:理解口诀的含义会运用关键:通过数一数、看一看、填表格等,师生互动,理解、总结5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创设数松果情境(课件出示),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收获庄稼,果农收获果实, 那么小松鼠也是收获累累的,我们看,(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你看懂啊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图,提出问题1)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松果?猜猜小松鼠可以怎么数呢? 1、2、32)看图,聪明的小松鼠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5个5个地数3)为什么5个5个地数?这样简便5个5个数数把下面把表格填完整吧课件出示)堆数(堆) 松果数(个)几个几乘法算式1234567892、编制口诀。

出示图2(1)(出示课件一个松果)这是几个松果?用几来表示?(2)(出示课件一行松果)这是几个松果?是几个几?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1 X5=5 5X1=5 (1个5);除了可以说是1个5,还可以说是几个几? 5个1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1 X5=5 5X1=5o(3)(出示两行松果)这是几个几? (2个5)你能列算式吗?2X5=105X2 = 10还可以表示几个几? 5个2(4)(出示三行松果)要求三行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该怎样列式?3X5=155X3 = 155)师生共同总结方法想一想,我们按照什么方法学习的?看图说图意、列乘法算式、总结出口诀6)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其余的算式写出来吗?(7)学生在组内进行,教师巡视8)逐一汇报9) 5的乘法算式有什么规律?3、编排口诀、记忆口诀(1)读算式1X5=5说口诀引导学生做三个,剩下的学生自己编2)读口诀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口诀的规律,有9句,小在前大在后写而且口诀是大写的一句口诀2个 算式有一个是一个前后相差5个,可以帮助记忆3)练习背口诀4)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5)同桌互相对口诀三、巩固应用:1、生活中利用5解决的出口: 一只手几个手指2只手——一面旗两面旗有几个五角星等,生活中处处有的,要善于观察运用。

2、填数说口诀:(课件出示)3X5=5X5=4X5 二7X5=9X5=3、看口诀写算式:二五一h三五十五五九四十五 五五二十五4完成书上第三题,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填5、第四题,看图列算式说图意后说一说运用的口诀6、思考题:(拓展练习)把下面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你一定行):4+4+4+4+4= 0 x () 0+0+0+0= () x()8x4+8= 0x()7x5-5= ()x()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检测1、1分钟试试能够完成多少2、完成书上第二题,写出得数后说一说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板书: 数松鼠(5的乘法口诀)1X5=5一五得五2X5=10二五一十3X5=15三五十五4X5二20四五二十5X5二25五五二十五5X6=30五六三十5X7二35 五七三十五5X8=40五八四十5X9二45五九四十五教学反思:由于学生没有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直接告知的方法,我用简单、明白的语 言让学生清楚的知道1 X5=5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表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口诀 中的“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数,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积接着,再让学生 进行模仿,编2义5=10、3X5=15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着乘法算式和 乘法口诀的联系,同时也体会着编口诀的一些要领(先编乘数,再编积)和编口诀的一些习 惯(积少于10才加上“得”字)当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后,我再让学生 独立尝试列式计算,编写剩下局部的乘法口诀,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得到了落实学生没有一 定的知识基础、知识储藏,他怎么能探究出一点什么来呢?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要 摆正教师角色的定位,需要学生探究的,就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究;需要老师指导 的,教师也要敢于站出来进行指导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总是牵着学生走的做法,教学中不 要怕学生出现错误很多时候,学生的错误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学生在独立编制口 诀时就肯定会出现“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两种情况,学生通过朗读比拟,会体会到“五 六三十”读起来比拟顺口又如,学生在独立编制口诀时一定会出现“五七三五”的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朗读,知道整数的读法里不是这样读数的正是这样一些简单的比照过程, 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自觉地防止以上错误,比老师直接告诉把小的乘数编在前面,积是几 十几时不要漏掉中间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