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手工:粘贴画《美丽的菊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能够识别、了解菊花的基本外貌特征• 理解“菊花是秋天的花”这一常识• 学习粘贴技巧,掌握粘贴画制作方法2.能力目标• 提高想象力、创意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观察和模仿能力• 增强学生艺术欣赏能力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能够识别、了解菊花的基本外貌特征• 学习粘贴技巧,掌握粘贴画制作方法2.难点• 提高想象力、创意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观察和模仿能力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菊花粘贴画制作2.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 示范演示•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四、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为幼儿园大班学生,他们的年龄介于5-6岁之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感受力由于学生们对手工制作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要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五、教学准备• 五颜六色的彩纸• 剪刀• 胶水• 桌面六、详细教学过程1.引子(5分钟)教师让学生们看一幅美丽的菊花画,让他们认识菊花,并问他们“你们知道如何制作一个美丽的菊花吗?”通过这样的引子,让学生们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2.教学内容(20分钟)步骤1:制作菊花叶子• 教师示范:用绿色的彩纸将一个大椭圆形切出来,然后用剪刀把一头剪成一条线,作为菊花叶子的茎• 学生动手:学生们用剪刀将大绿色椭圆形按照示范的方法剪出叶子的形状,然后在椭圆形的底边上涂上胶水,将其粘在白色的底纸上步骤2:制作菊花花瓣• 教师示范:用黄色的彩纸将许多小梯形剪出来,然后在梯形的顶端横着最上面切一刀,成为两个三角形• 学生动手:学生们用剪刀将黄色彩纸按照示范的方法剪出许多小梯形,然后将每个小梯形按照大小依次粘在叶子上,间隔以形成自己的菊花步骤3:制作菊花芯• 教师示范:用棕色彩纸剪出一条细长条形,然后将其卷起来,成为一个小露珠• 学生动手:学生们用剪刀将棕色彩纸剪出一条细长条形,然后将其卷起来成为一个小露珠,粘在菊花的中心步骤4:制作菊花茎• 教师示范:用绿色彩纸剪出2条长条形,将其叠加而变粗,在其中一个末端将绿色长条形剪成一条细长条形,再在另一个末端将其点缀成菊花上的小叶子• 学生动手:学生们根据示范按照操作方法制作菊花的茎,然后将开始步骤制作好的已经完成的菊花花插入到茎上,然后在底部将茎粘牢3.教学反思(5分钟)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实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准备好所需教具,让学生们能够严格按照步骤完成手工作品。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了实物示范的方式并慢慢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理解、模仿并操作通过口头口简单梳理、引导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观察物体的整体和局部,更好地体验制作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真实创造力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手上制作好的菊花粘贴画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制作过程八、板书设计• 粘贴画菊花制作方法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了看、听、动三方面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够让课堂内容生动活泼、有趣又不失深入在教学反思环节,教师也能够充分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