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附录名人名言马原50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63KB
约13页
文档ID:269330998
附录名人名言马原5000字_第1页
1/13

    附录名人名言马原5000字    附录: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易出题的有关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命题、论断和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列宁)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9、“头脑的辩证法只是观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10、“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 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11、“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12、“辩证法对观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 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13、“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1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马恩)15、“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 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2416、“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17、“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18、“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恩)1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20、“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21、“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22、“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2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恩)24、“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列宁)25、“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恩)26、“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

马、恩)27、“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JP〗28、“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2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马、恩)3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 3l、“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3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恩)33、“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恩)34、“人的本质,在其观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3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恩)36、“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马、恩)3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捉琴马、恩)(二)中、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列举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苟子)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5、"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王充)6、“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张载)7、“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8、“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9、“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三)中、西哲学史上古代自发辩证法典型命题列举1、“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3、“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传》 ,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4、“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韩非,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智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5、“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柳宗元,、是说,万物自己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二气相经作用所引起)6、“一物两体,气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张载,是说,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气是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对立面的交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7、“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程颢,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8、“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四)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典型命题列举1、“知,材也墨家,是说,认识是人的感受的一种特性)2、“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墨家,是说,人们都具备所以知的认识能力,因此能够产生认识,就象人有眼睛能够看见景象一样)3、“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苟予,是说,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4、“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含谓之智荀子,是说,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即知,这种认识能力与外界事物相结合就是认识,即智)5、“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荀子)6、“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韩非,是说,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来判定是非,根据检验的结果来审查言论25是否正确。

)7、〖JP4〗“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韩非,是说,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 ,即效用)8、“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9、“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王充,是说,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得再好听,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10、“闻见之知,乃物交而知张载,是说,通过耳目感官和外界相接触而获得认识,外界事物是第一性的,人的认识是第二性的)11、“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王夫之,是说,根据客观对象才得以发生主体认识,主体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五)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典型观点列举1、“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是说, “行”是“学”的表现)2、“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是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3、“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朱熹,认为知先于行,在认识上道理明了,就会指导人去行动;行重于知,理会的目的在于践行,只是理会不去践行,等于没学)4、“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朱熹,是说,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5、“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

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7、“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8、“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是故知不行之不可以为学,则知不行之不可以为穷理矣王阳明,强调只有通过“行”才能掌握学问,才能穷理这是合理的观点)9、“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王夫之,强调知行统一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10、“行可兼知,行高于知王夫之,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l、“行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先知后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12、“知难行易”,“天下事惟患于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学之理则,以求得其真知, .则行之决无所难孙中山,在知行关系上认为,知是难的,行是易的,即知难行易。

)13、“行先知后”,“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夫维新变法,.国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也孙中山,认为,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14、“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知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为也且人类进步,皆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此自然之理则,而不以科学之发明为之变易者也孙中山,是说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六)中、西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l、“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老子)3、“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4、“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5、“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黑格尔)6、“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7、“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8、人为天命所主宰七)中、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l、“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2、“万物与我为一庄子)3、“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4、“心即理陆九渊)5、“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6、“心包万物,心包万理王阳明)7、“万物皆在吾心中王阳明)8、“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9、“我思故我在笛卡尔)10、“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11、“物质是观念的集合i”(贝克莱)12、“物是感觉的复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