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万以内数的相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4、7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验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相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目标解析: 本课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相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相识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多样活动,数形结合,内化迁移,让学生驾驭数数方法的同时,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体会计数单位“千”的产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接近整百、整千拐弯处的数如何数 教学打算:课件、小棒、纸张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一)课件演示:体育馆情境图 1.猜一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数一数: (1)一排位置:学生说说可以怎么数?(一个一个的数) (2)一百个位置:学生说说怎么数便利?(十个十个的数) (二)揭示课题:比一百更大的数怎么数呢?今日,大家一起来探究1000以内数的相识。
板书课题) 二、经验数数,感悟方法 (一)在演示中感知: 1.课件演示:1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一个一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一是一十 2.课件演示:100个小正方体 (1)数一数:学生跟着十个十个地数 (2)说一说:数出了几个十,也就是多少?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想一想:找到了一百个小正方体,接下来你想怎么数呢? (1)数一数:学生独立一百一百地数 (2)说一说:数到九百后是几个百?(10个百)10个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百是一千 (3)整体感知1000个小正方体课件演示) (二)在操作中感受: 1.分组合作数小棒4人一组,每人打算53根小棒,10根一捆) (1)一根一根地数:从一百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一百二十二;从一百九十八起,一根一根地数到二百零三 (2)十个十根地数:从一百起,十个十根地数到二百一十 (3)师生合作数小棒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从一百二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六百二十 2.同桌合作拨珠子 按下列要求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
(2)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3)从九百八十二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 3.合作归纳说方法在数数时要留意什么?遇到拐弯数时怎么办 (三)在比较中感悟: 估一估,比一比,感悟生活中的1000 1.1000张纸老师先出示100张纸,让学生猜一猜,再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最终老师出示1000张纸让学生实际体验 2.1000个人一个班的学生大约50人,多少个这样的班级才有1000人呢? 三、深化练习,提升数感 (一)填一填 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 2.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3.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和() (二)数一数 1.练习十六的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地数数 2.练习十六的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相识 (三)想一想 找规律填数: 1.336、337、338、339、()、() 2.580、590、()、()、620 3.()、900、800、700、600、() 四、全课总结,归纳延长 (一)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二)归纳延长:通过个、十、百、千的相识,你还想到什么? 万以内数的相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95页中的例11、1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等方式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充分敬重学生的特性,发展口算实力,培育学生综合应用实力 3、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培育学生的自信念,体验胜利的喜悦 目标解析: 学生在已有“整十数加减法”和“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习爱好,通过迁移类推的方式自主探究算法,通过算法的比较分析实现算法的优化,培育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驾驭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打算: 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呈现情景 课件出示电器商场的情景图,然后呈现电脑和冰箱的图片和价格(如下): (二)提出问题 1、找一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说一说:依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预设:(1)买电脑和冰箱一共要花多少钱? (2)冰箱比电脑贵多少钱?(电脑比冰箱便宜多少钱?) 3、试一试:尝试列式。
1000+20xx、20xx-1000) (三)导入新课 像这样整千数相加减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吧,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得算法 (一)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 1、解决问题 (1):1000+20xx=? (2)学生独立思索,然后组内沟通: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汇报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所以1000+20xx=3000 ②类推:因为1+2=3,所以1000+20xx=3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终得出1000+20xx=3000 …… (3)算法优化:你喜爱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2、解决问题 (1):20xx-1000= (2)学生独立思索,尝试解答 (3)沟通算法:你是怎样算的? 算法预设如下: ①数的组成:因为2个千减去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所以20xx-1000=1000 ②类推:因为2-1=1,所以20xx-1000=1000 ③计数器:借助计数器来拨数,最终得出20xx-1000=1000。
④想加法:因为1000+1000=20xx,所以20xx-1000=1000 …… (4)算法优化:你喜爱用哪种方法来算呢? 3、刚好练习 计算:200+400= 600-400= 3000+6000= 9000-30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算法 1、课件出示:80+50= 130-50= 2、学生尝试解答 3、沟通算法 预设算法如下: (1)8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所以80+50=130 ②类推:因为8+5=13,所以80+50=130 …… (2)130-50= ①数的组成:因为13个十减去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所以130-50=80 ②类推:因为13-5=8,所以130-50=80 ③想加法:因为50+80=130,所以130-50=80 …… 4、算法优化:你喜爱用哪种方法来算? 5、刚好练习 计算:70+50= 120-50= 800+900= 1700-900= 指生回答,重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算法 (三)比较算法。
今日学习的这两种状况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之处?计算时应留意什么? 三、实际运用,深化算法 (一)基础练习 1、嬉戏一:捉老鼠教材第97页第1题 课件逐个出示,让学生进行选择,并指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嬉戏二:小猴送信教材第98页的第4题 课件先出示邮箱,再逐个出示每个信封上的算式,指生进行投递信件,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嬉戏三:猜数□后面藏着几 500+□=800 □+70=210 7000-□=20xx □-60=60 (二)综合运用 1、教材第96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细致视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沟通,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2、教材第97页第2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细致视察,指生说出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2)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3)全班沟通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今日我们学习了《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在实际计算时应留意什么?万以内数的相识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数位的名称,借助计数器识别并且理解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百”、“千”、“万”的意义,相识、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注意操作与演示,学生经验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2、学生能够借助已有阅历学习新学问学生已有的技术单位、数位等学问,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并结合情境进一步相识千以内的数,进而借助千以内的数想万以内的数,建立较大数的概念,逐步培育学生的数感 3、学生能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培育学生的符号意识,发展运算实力,树立比较的模型思想,激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沟通,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学生能够相识近似数,并结合实际进行估计,注意估计意识的培育,发展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沟通,估计物品的数量,沟通估计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计策略的多样性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千、万以内数的相识和相识计数单位“千”、“万” 2、万以内数的写法、读法 3、相识近似数 4、比较数位不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的写法 5、整百数的加法、减法 6、估计 开发性学习包 1、人民大会堂等建筑物的容纳量状况,本校学生人数、图书室书本数目状况,自己从家到学校或者别的自己熟识地方的距离状况,各类课本或课外书的每页大约的字数状况 2、有关历史的“千”: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按现在出土的殷商遗迹来看也许为3500年。
古代埃及的历史是4100年古代巴比伦有5500年的历史 拓展性学习包 1、班内个别同学登长城或者泰山等的感受共享(台阶),初步了解万里长城 2、“千”和“万”的另类用法:彪炳千古、跛鳖千里、白发千丈、百怪千奇、百卉千葩、 百计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