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智能时代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73KB
约6页
文档ID:597151790
人工智能时代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_第1页
1/6

    人工智能时代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Summary: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土木工程行业中应用的深化,大量的土木工程岗位面临被机械的代替命运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建设要想能适应时代变化、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就必须进行培养模式改革本文在梳理了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行业内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校会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的偏离、课程内容落后、教学平台落后等问题,提出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人工智能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Keys:人工智能;土木工程;培养模式;改革增效;新时代引言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为加快人工智能融入到各个领域中,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要求建立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要作出相应的改革,把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到土木工程这领域里面,加快培养复合学科型的土木工程人才,为传统的土木工程行业升级作准备一、人工智能在土木工程行业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人工智能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规划、设计、建造、维护被广泛应用,对传统土木工程行业有巨大的影响。

在智能规划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现有城市的规划、灾害、交通状况等的大数据,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城市的智能规划通过3D打印技术、BIM、以及施工现场智能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施工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二、人工智能对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影响(一)基础施工岗位大幅减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勘察、施工和设计岗位会被逐渐取代在18年,四川的某个大型楼盘项目,通过人工智能就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整个项目的线给放好,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为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这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基础岗位人员将会面临失业二)土木工程人员面临转型人工智能仅仅代替的是普通施工、设计等基础岗位,并不能代替高级工程师的岗位,所以留下的土木工程人员需要转型这就要求土木工程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三)复合性人才和自学能力土木工程人才不只是懂基础理论、还要懂技术、会操作同时,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成熟,土木工程人员通常需要在智能机器和企业实际项目的具体应用之间磨合随着人工智能能技术的不断升级完善,土木工程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适应后面的业务变化三、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现状(一)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偏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高要求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人才,高校将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生们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二)缺乏专业的课程教师进行授课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密切相关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师队伍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还比较陌生,在传统知识结构上急需更新,目前高校普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视程度和熟悉程度都有所欠缺三)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平台设备落后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信息的更新速度是难以想象,但是很多高校目前使用的教学工具并没有及时更新,造成了教学内容的滞后由于授课教师所使用教学平台仍然停留在几年之前,授课老师自身也需一些时间去熟悉学习新的教学平台后才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四)落后的评价标准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高等教育固有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培养人工智能土木工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产生了阻碍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其评价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一)以制度推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土木工程作为传统学科,对人类的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土木工程的人才培养改革,需要由政府主导并加以市场的引导在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以制度推动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

二)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源泉,为社会和市场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应该承担责任那么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改革应该在高校中首先发起为增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内实施培养模式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尝试三)教师人才管理的改革随着人工智能时技术的发展,学习材料、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智能化工具进行学习,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不断调整在土木工程实验方面,教师应该编写实用简明的教材以满足学生需求、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试验信息量、建设有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注重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四)创建智能教学平台,把人工智能融入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人工智能技术创建智能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把丰富的基础知识和课程资源在平台上传播利用技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让学生可以在网上下载和学习课程并学习消化利用智能教学平台,在教师有学生之间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把学术探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为师生共同探讨和互动创造积极的学术氛围,更好地调动学生思考和积极性五)注重与外界平台的交流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此开展合作,实现教学目的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共享。

这些合作企业不仅是学生实的作实习的平台,也是高校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一个版块高校要重视和企业的交流,从而提高信息的匹配度,为企业需求提供接专业人才六)建立智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传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教育目标通常以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运用代化技术手段解决现有的工程问题;具有独立从事(领域内某一方向)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人工智能土木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主体课程,以人工智能课程为辅助课程,通过人工智能促进传统土木工程专业的往智能化方向发展结语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需要在新的制度理念下转变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创建智能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以构建人工智能学科与土木工程交叉结合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学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土木工程人才的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下对土木工程人才的要求项目鸣谢2023 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开放创新基金(编号KFCX2023-A5)Reference[1]李吉映.我国人工智能的著作权问题研究[J].商,2016(35):238.[2]Le Cun Y, Bengio Y, Hinton G. Deep learning[J].Nature,2015,512:436-444.[3]鲍跃全,李惠.人工智能时代的土木工程[J].土木工程学报,2019,52(5):1-11.[4]马世嫒,唐勇.“人工智能+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7):129-131.[5]吴志强.人工智能辅助城市规划[J].时代建筑,2018(1):6-11.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