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适合小学生的航天知识(7篇)

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4KB
约17页
文档ID:301810558
适合小学生的航天知识(7篇)_第1页
1/17

适合小学生的航天知识(7篇) 1、中国航天事业包含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 2、我国神舟号试验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放射的 3、航天员在睡袋中漂移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 4、宇航员描述,太空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 5、铝镁合金、钛合金等复合材料都是航天科学的产物如今,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旅行箱、压力锅等生活用品上 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人他首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抱负 7、世界上第一颗粒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放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8、人造卫星的分类:根据功能或应用分类: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9、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是在(1999年11月20日)放射胜利的 10、我国在(1980年)向太平洋放射了远程火箭。

航天航空科普学问 篇二 1、最早创造火箭的国家是(中国) 2、为纪念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名字是(万户) 3、我国第一个火箭讨论机构——国际部第五讨论院的第一任院长是(钱学森) 4、世界上第一颗粒人造地球卫星是(前苏联)放射的,从而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5、人类第一位胜利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叫(尢里加加林),他是(前苏联)人 6、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人他首先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抱负 7、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在首次飞行时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在太空飞行了(108分钟) 8、我国神舟号试验飞船是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放射的 9、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第三级所用的推动剂是(液氢和液氧) 10、我国在(1980年)向太平洋放射了远程火箭 11、1975年,我国胜利放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2、(长征三号)火箭把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3、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三)级火箭。

14、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是在(1999年11月20日)放射胜利的 15、宇航员升空时乘坐的飞船舱段是(返回舱) 16、人类用空间探测器进展地外探测的第一个天体目标是(月球) 17、地球静止卫星轨道的轨道高度距地球外表约为(36000)千米 18、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顺行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其运行周期约为(18)小时 19、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胜利放射了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事业的进展 20、射程在(3000-8000千米)的导弹称为远程导弹 21、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弹道导弹叫(V-2导弹) 22、我国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一般从(西昌)卫星放射中心放射 23、航天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惟一的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器,同时,它又是一种(多用途)载人航天器 24、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号由(美国)放射 25、月球外表在太阳直射时与夜间的温差是(300℃左右) 26、维持卫星仪器设备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能源主要是(自带高性能的电池)。

27、联合国第54届大会核准了第三次外空会议提出的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月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 28、月球上的重力比地球上的(小),人在月球上像(袋鼠那样一跳一跳地行走) 29、月球土壤中有一种热核聚变的抱负燃料叫(“氦-3”),可供人类使用(几百)年 30、液氧的沸点温度是(-183、0℃),液氢的沸点温度是(-252、7℃) 31、1999年10月14日,我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胜利放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开创了进展中国家在航天高科技领域胜利合作的 32、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胜利地放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飞船的名字叫(东方)号 33、1990年,长征三号火箭胜利地放射(亚洲一号)卫星,首次证明中国拥有国际商业卫星的放射力量,中国航天从今跃登国际舞台至2022年1月,长征火箭共把(27)颗外国卫星胜利放射升空 34、1970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这颗卫星是用(长征一号)火箭放射胜利的,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时代 35、宇航员在太空中饮水的方法是(装水的瓶子带有一根导管和一个橡皮嘴,水从橡皮嘴直接挤到嘴里)。

36、迄今为止,(液氢和液氧)是人类发觉的用于航天运载器最为抱负的、并已经胜利使用的推动剂 37、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讨论院正式宣告成立,闻名科学家(钱学森)兼首任院长 38、第一个乘航天飞机上太空的美籍华人是(王赣骏)他除完成科学试验任务外,还带了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五星红旗)上天 39、运载火箭主要是由(动力系统)、(掌握系统)和(箭体构造系统)三大系统组成的 40、太空称为人类的第(四)环境 41、航天器的放射和运行,除受到微流星体严峻威逼外,还有(太空垃圾)是它们的天敌 42、人类利用卫星的功能,实现救险防灾的作用,(气象)卫星是防灾的先锋 43、放射火箭要朝(顺地球自转)的方向 44、航天飞机轨道器可重复使用(100)次左右 45、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为(礼炮1号空间站) 46、宇航理论的奠基人是(齐奥尔科夫斯基(俄)) 47、美国女宇航员露西德在和平号空间站上生活了(188)天,制造了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最高纪录 48、我国第一枚潜地导弹在(1982年10月12日)从水下放射胜利。

49、宇航员在太空睡觉是(不要床,怎么睡都一样,但要用带子捆好) 50、在航天飞机或空间站里,全部液体包括水是(球)状 这些你不知道的航天小学问 篇三 失重状况下航天员如何睡觉? 航天员在睡袋中漂移着,用绳子将人倒挂在墙上、墙角、天花板上等等,背部和侧面没有感觉 宇航服穿着舒适吗? 航天员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比方要求要是防火材料)有特别要求以外,通常和我们在地球上穿的没什么差异当在失重状况下穿航天服的时候,航天员实际上就是在衣服内漂移,感觉不到衣服的存在 一套舱内的宇航服一般需要20多万的人民币,重量为20公斤左右,一套舱外的宇航服的造价通常需要2亿多的人民币,重量也到达了120多公斤 太空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宇航员描述,它闻起来就像烧焦牛排、高温金属和焊接烟雾的刺鼻气味专家表示,太空气味呈现出的金属味可能是来自于高能离子的振动 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有多长? 中国空间站设计寿命不小于10年,还可通过维护修理,延长使用寿命,并具备肯定扩展力量 航天玻璃能做啥? 空间用抗辐照玻璃盖片,这是航天器的“护身铠甲”,能让太阳能电池方阵免受太空中高能粒子和有害射线的撞击。

航天小学问摘抄 篇四 学习航空学问,感受航空魅力,体验航空文化天津航空科普研学游基地以宣传普及航空科技,培育青少年对航空的热忱和乐观性为己任,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的航空精神,增加他们的民族自信念和民族骄傲感,培育他们坚韧不拔、英勇坚韧的作风,激发他们的潜能,磨炼他们的意志,拓展他们的思维,引领他们亲近航空,收获学问,收获友情,收获胜利 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为航空气球,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则是利用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空气动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飞机上的发动机依靠飞机携带的燃料(汽油)和大气中的氧气工作 航空与航天是20世纪人类熟悉和改造自然进程中最活泼、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领域,也是人类文明高度进展的重要标志 人类在制服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早就产生了飞翔天空、游览宇宙的愿望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都很低下的时代,这种愿望只能 停留在梦想的阶段虽然人类很早就做过种种飞行的探究和尝试,但实现这一愿望还是从18世纪的热空气气球升空开头的 自从20世纪初第一架带动力的、可操纵的飞机完成了短暂的飞行之后,人类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古老幻想才真正成为现实。

经过很多出色人物的艰难努力,航空科学技术得到快速进展,飞机性能不断提高 航天进展史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放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1959年9月12日 前苏联放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外表的航天器 航天科技小学问 篇五 一、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电子设备的特点是: ①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和功耗小; ②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③高效率、高牢靠和长寿命 在高性能飞机和航天器上,这些要求尤为严格飞机和航天器的舱室容积、载重和电源受到严格限制卫星上设备重量每增加1公斤,运载火箭的放射重量就要增加几百公斤或更多 导弹和航天器要承受严峻的冲击过载、强振动和粒子辐射等一些航天器的工作时间很长,如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长达7~10年,而深空探测器的工作时间更长 因此,航空航天用的电子元器件要经过极严格的质量掌握和筛选,而电子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牢靠性理论和冗余技术 二、航空航天电子技术的主要进展方向是: ①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提高航空航天电子系统的综合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②提高实时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的力量和数据传输的速率;③进展高速率和超高速率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④进展更高频率波段(毫米波、红外、光频)的电子技术;⑤进展牢靠性更高和寿命更长的各种电子元器件。

航天科技常识 篇六 1、建筑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目的及构造? 建筑国际空间站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太空建立一个永久性的科学试验室,上面能安放各种讨论设备和试验仪器,以便航天员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长期进展科学讨论详细地说有5个目的:(1)建筑一个世界级的讨论试验室,以便进展高质量的科学讨论;(2)充分利用太空微重力资源;(3)让航天员能长期在上面工作与生活;(4)探究一种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5)为进展21世纪的科学技术供应一个抱负的“试验平台” 国际空间站的主要构造:(1)根底桁架,用来安装各舱段、太阳能电池板、移动效劳系统及站外暴露试验设施等;(2)居住舱,主要用于航天员的生活居住,其中包括走廊、厕所、淋浴、睡站和医疗设施,由美国担当研制和放射到太空;(3)效劳舱,内含科学仪器设备等效劳设施,也含一局部居住功能,由俄罗斯研制并放射;(4)功能货舱,内设有航天员生命保障设施和一局部居住功能以及电源、燃料暂存地等,舱体外部设有多向对接口,由俄罗斯研制并放射;(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