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蚌埠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蚌埠市统计局蚌埠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 年 5 月 14 日根据《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蚌政办秘〔2013〕32 号)要求,我市进行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 2013 年 12 月 31 日,普查时期资料为 2013 年年度资料普查对象是在我市市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通过普查,摸清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摸清了我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查实了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蚌埠市统计局和蚌埠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将蚌埠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综合数据公布如下一、单位基本情况2013 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 1.73 万个,比 2008 年末(2008 年是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 0.79 万个,增长 83.7%;产业活动单位 2.25 万个,增加 0.88 万个,增长 64.3%;个体经营户20.56 万个,增加 9.70 万个,增长 89.3%;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 8.04 万个,增加 2.06 万个,增长 34.5%(详见表 1)。
表 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单位数(个) 比重(%)一、法人单位 17269 100.0 企业法人 13047 75.5 机关、事业法人 1601 9.3 社会团体和其他法人 2621 15.2 二、产业活动单位 22536 100.0 第二产业 4411 19.6 第三产业 18125 80.4 2三、个体经营户 205558 100.0 第二产业 19186 9.3 第三产业 186372 90.7 其中:有证照 80427 100.0 第二产业 4149 5.2 第三产业 76278 94.8 2013 年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 0.44 万个,占 25.4%;制造业 0.35 万个,占 20.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0.26 万个,占 15.3%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 9.78 万个,占 4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42 万个,占16.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16 万个,占 10.5%(详见表 2)表 2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法人单位(个)个体经营户(个) 有证照合 计 17269 205558 80427采矿业 30 104 21制造业 3463 12543 391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0 23 14建筑业 570 7260 564批发和零售业 4390 97791 436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22 34180 19424住宿和餐饮业 251 14438 426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58 1209 941金融业 197 0 0房地产业 573 434 30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114 4204 9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43 1077 60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8 34 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50 21645 4876教育 597 636 99卫生和社会工作 362 399 24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477 2565 42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642 0 0注:表中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 632 个,个体经营户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 7016 个,有证照个体经营户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 165 个。
二、从业人员2013 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64.72 万人,比2008 年末增加 28.92 万人,增长 80.8%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71.24 万人,比2008 年末增加 43.25 万人,增长 154.5%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制造业 20.26 万人,占31.6%;批发和零售业 8.68 万人,占 13.5%;建筑业 8.33 万人,占 13.0%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 31.11 万人,占 4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55 万人,占 12.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6.87 万人,占 9.6%(详见表 3)表 3 按行业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人)个体经营户(人) 有证照合 计 647233 712356 286331采矿业 1564 605 136制造业 202588 60003 2436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6241 120 85建筑业 83286 66076 2987批发和零售业 86755 311120 1494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5230 85490 49187住宿和餐饮业 7537 60832 2572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595 4049 3155金融业 8721 0 0房地产业 15851 1331 9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4593 13925 364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1056 4384 269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806 101 1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501 68680 19688教育 40010 3283 682卫生和社会工作 23176 1401 901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905 10655 2175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56690 0 0注:表中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 22128 人,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20301 人,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有证照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547 人。
三、企业法人2013 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 1.30 万个,比2008 年末增加 0.72 万个,增长 124.1%;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50.07 万人,比 2008 年末增加 24.60 万人,增长 96.6%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 99.3%,其中国有企业占 2.9%、私营企业占 61.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0.4%;外商投资企业占 0.4%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 96.8%,其中国有企业占 6.3%、私营企业占 47.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2.1%;外商投资企业占 1.1%详见表 4)表 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合 计 13047 500728内资企业 12950 484755国有企业 374 31584集体企业 211 7726股份合作企业 112 3669联营企业 29 360有限责任公司 2349 133905股份有限公司 258 28134私营企业 8002 239705其他企业 1615 3967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8 10353外商投资企业 49 5620企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工业 0.36 万个,占 27.3%;批发业0.31 万个,占 23.9%;其他未列明行业 0.15 万个,占 11.1%。
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工业 21.04 万人,占 42.0%;5建筑业 8.33 万人,占 16.6%;批发业 6.13 万人,占 12.2%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3263.68 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 42.4%,第三产业企业资产总计占 57.6%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工业 1119.97 亿元,占 34.3%;房地产开发经营 694.65 亿元,占 21.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78.46 亿元,占 11.6%(详见表 5)表 5 按行业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企业法人单位(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计(亿元)合 计 13047 500728 3263.68 工业 3563 210393 1119.97 建筑业 570 83286 263.22 交通运输业 714 30169 100.79 仓储业 58 2759 39.22 邮政业 39 2094 2.23 信息传输业 50 3178 24.57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 1231 2.38 批发业 3112 61273 231.45 零售业 1277 25471 104.65 住宿业 99 3099 8.45 餐饮业 152 4438 15.05 房地产开发经营 240 6541 694.65 物业管理 202 6695 7.9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29 22968 378.46 其他未列明行业 1450 24111 212.77注:企业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企业法人单位 392 个,从业人员 13022 人,资产总计 57.84 亿元。
四、小微企业2013 年末,全市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 1.22 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 93.3%其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工业 0.34 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 28.3%;批发业 0.31 万个,占 25.2%;零售业 0.12 万个,占10.0%6小微企业从业人员 31.19 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62.5%其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工业 13.52 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43.3%;批发业 5.73 万人,占 18.4%;交通运输业 2.29 万人,占 7.4%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1584.73 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8.9%其中,位居前三的行业是:工业 658.56 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4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51.94 亿元,占 15.9%;房地产开发经营172.15 亿元,占 10.9%(详见表 6)表 6 按行业分组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和资产总计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计(亿元)合 计 12167 311897 1584.73 工业 3443 135157 658.56 建筑业 535 21548 57.21 交通运输业 704 22929 90.36 仓储业 55 1351 6.27 邮政业 38 707 0.99 信息传输业 45 582 0.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0 1231 2.39 批发业 3071 57348 147.75 零售业 1222 16121 51.06 住宿业 96 2450 5.92 餐饮业 152 4438 15.07 房地产开发经营 125 2666 172.15 物业管理 200 5840 7.7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22 16645 251.94 其他未列明行业 1131 17116 87.67 注:表中行业分类按《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执行。
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合计数含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兼营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农、林、牧、渔业小微企业法人单位 228 个,从业人员 5768 人,资产总计 29 亿元五、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 年末,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 135 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 19.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 2.30 万人,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 18.2%7六、主要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2013 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企业法人单位占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