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他(她)们慈爱而又严厉,老师们教会我们做人,教会我们学习,教会我们工作老师对我们的关心与疼爱我们始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红色经典书籍推荐书目 “红色经典”,是“中国式”的经典,有别人传统的《四大名著》,有别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鸿篇巨制,有别人苦难精神的俄罗斯文学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本红色经典书籍,希望大家认真阅读!01《保卫延安》(中)杜鹏程 《保卫延安》于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杜鹏程的成名之作作品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正如有位评论家所言,杜鹏程一出手便显示出大手笔的风范,小说坚持从生活出发的真实性原则,所以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加之在艺术表现上有着突出、鲜明的特点,所以从各方面看,《保卫延安》能称得上是反映革命战争的艺术史诗02《红日》(中)吴强 《红日》于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吴强著,是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作品取材于解放战争初期,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战场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历史事实,以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直英雄部队为主线,从1946年第二次涟水战役我军失利写起,到最后全歼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红日》的突出成就,是成功地塑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在艺术表现上,《红日》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堪称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03《红旗谱》(中)梁斌 《红旗谱》于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梁斌著作品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红旗谱》成功的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是长篇红色小说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该书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04《青春之歌》(中)杨沫 《青春之歌》于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杨沫著作品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的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以林道静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知识分子斗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春之歌》问世后,曾由郭开的一篇讨伐文章引起过一场争论那场争论虽然由于茅盾先生的公允之言而得以平息,但作者此后对小说进行的增补修改,文艺界一直存在有歧见05《林海雪原》(中)曲波 《林海雪原》于1958年出版,曲波著。
此书描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部分穷凶极恶的匪徒频频骚扰我后方普通群众,残杀无辜的老百姓,我人民军队奉命进山歼匪而发生的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曲波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写作《林海雪原》成功的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形象,情节曲折惊险,故事引人入胜,细致深刻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剿匪斗争,富于传奇色彩此书曾多次再版,被改编成话剧、京剧、曲艺和电影,并被译成英、俄、日、阿拉伯等多种文字出版06《毛泽东诗词》(中)刘先银 《毛泽东诗词》为刘先银所编著该书介绍了毛泽东诗词共129首,分1935年以前,193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个部分,从词语注释、时代背景、赏析来体会历史巨人毛泽东诗词的博大精深,高远淳美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遵循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译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唯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词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
0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编著这篇长篇小说再现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联青年为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以及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历程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在暴风骤雨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小说以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主要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历史画卷,这本巨著以跌宕起伏、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歌颂了主人公保尔的高尚情操与顽强毅力,从而教育了近亿万青年读者08《红岩》(中)罗广斌、杨益言 《红岩》于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罗广斌、杨益言著小说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现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地下斗争、集中营的狱中斗争,以及川北农村的武装斗争1958年,罗、杨两人因一段共同的革命经历携手合作,撰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后在此基础上写成长篇小说《红岩》,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传世杰作。
40年来,《红岩》被译成十几种文字,由《红岩》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更是家喻户晓该书总印数已超过1000万册,高居我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榜首这部书影响教育了新中国几代青少年,被誉为“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共产党人的正气歌”09《铁道游击队》(中)刘知侠 《铁道游击队》为刘知侠所著作品大都是微山湖区抗日时期的真人实事,刘洪、李正、王强的名字早已妇孺皆知作者刘知侠,1918年生于河南省汲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中,他与山东父老同生死、共患难,曾多次参加战斗并参与过指挥作战,从一位采访报道英雄事迹的记者走上了反映革命斗争历史、讴歌无产阶级英雄的作家之路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蜚声中外,发行量达400多万册10《可爱的中国》(中)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于1935年写于狱中的著名散文作者以亲身经历概括了中国从“五四”运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的悲惨历史,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肆意欺侮中国人民的种种恶行他满怀爱国主义激情,象征性地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可是,美丽健壮而可爱的母亲,却正受着“无谓屈辱和残暴的蹂躏”,强盗、恶魔残害她,掠夺她,肢解她的身体,吮吸她的血液,汉奸军阀帮助恶魔杀害自己的母亲。
作者高声疾呼,“母亲快要死去了”,“救救母亲呀!”他指出挽救祖国的“唯一出路”就是进行武装斗争,论证“中国是有自救的力量的”,坚信中华民族必能从战斗中获救并在篇末展示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描绘出革命后祖国未来的美好幸福的景象,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间,我已在学生会工作了一年这其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然而这就是生活,过于平淡倒显得无味,酸甜苦辣俱全方能体现出人生的多彩,方能值得回味,方能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