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连海事大学学校简介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60KB
约4页
文档ID:21291428
大连海事大学学校简介_第1页
1/4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 1909 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11 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1912 年,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1929 年,经停办后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 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前身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系由 1927 年东北航警处创办的东北商船学校演变而来) 、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成立于 1952 年,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 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 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 )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 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 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 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 工程”重点建设;1998 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 DNV 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 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 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

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 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 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 100 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 137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77.3 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 100 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 2 艘远洋教学实习船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 19 个教学科研机构,设有 51 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 2 万余名,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

并校 50 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6 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拥有 6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32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 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 、公共管理硕士 (MPA) 、法律硕士(J.M) 、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14 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 13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 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 6 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17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 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2 个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 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 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 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 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6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273 名,全职博士生导师 136 名,聘任二级教授 34 名,三级教授 66 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

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 7 名、 “”3 名、讲座教授 75 名、客座教授 423 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 27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余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师生交流学者和留学生、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 2005 年 3 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校区,并于 2007 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 、国际劳工组织(ILO) 、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 ) 、全球海事培训协会(GlobalMET) 、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 (IMLA )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东南亚国家联盟、国际航运协会(ISF ) 、国际船级社协会( IACS) 、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 、英国劳氏船级社( Lloyd’s Register)以及马士基(MAERSK ) 、日本邮船 (NYK )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

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坚持“尚德、励志、感恩、济世”的育人主线,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以上内容统计数字截止为 2012 年 6 月)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 1909 年晚清邮船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1953 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唯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 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最有名那个气的是海商法,不过录取分数线能直逼清华北大吧,但近几年就业不好,人才有点饱和 要考研的,但是一旦就业就是牛人。

然后就是航海技术轮机管理了,海上专业过一本线不多就能走,而且在学校绝对统治地位,好处多多,就业 300%,就业压力就是如何在你已经签约后躲避其他公司的骚扰工资 3000 美金每月其他的轮上专业,工科有轮机学院的几个陆上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 轮机工程(陆上)-即船机修造,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以及工资相对于陆上的专业很好,每年就是毕业证到手工作就有,不过今年金融危机要求有点高了,不过仍然就业没什么问题还有信息学院的如自动化 仪器测控 电科等也不错 特别自动化 仪器测控 再加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原来老自动化学院的,还是很强大,无论师资还是实验仪器等等,也是老牌专业了管理类的主要在交管学院,主要是交通运输管理 物流管理等,不过他们在刚入校时是按大类招生的,大二以后再分吧法律类的全在法学院,不是很清楚,就知道海商法牛,其他也不错,但是具体不太了解还有交流学院和环工就不太了解,也就不敢多说了 总而言之,在海大,你的专业如果是在轮机航海学院肯定牛逼,因为这两个学院是这个学校的龙头,还有就是你的专业要和海、船、港、交通、运输、物流有关的基本上就没有差的,可以比较放心的报考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另附专业一览表 1 航海技术 航海学院 工学 2 海事管理 工学 这里今年貌似要加一个关于海图的专业 3 轮机工程 轮机学院 工学 船机修造 4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学 5 热能与动力工程 工学 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学(船舶和港口方向,全国开同方向的几乎没有)7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工学(海上专业,以后出海工作,其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没有区别,但是学费低待遇好)8 电子信息工程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工学 9 通信工程 工学 10 光电信息工程 工学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12 软件工程(日语强化) 工学 13 网络工程 工学 14 自动化 工学 15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工学 16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 17 智能科学与技术 工学 18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工学 19 物流工程(系统工程) 工学 20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21 经济学 经济学 22 物流管理 管理学23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4 市场营销 管理学 25 财务管理 管理学 26 旅游管理 管理学 27 电子商务 管理学 2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29 航运管理 管理学 30 行政管理 管理学 31 公共事业管理 管理学 32 法学 法学院 法学 33 政治学与行政学 人文学院 法学 34 社会工作 法学 35 汉语言文学 文学 36 哲学 哲学 37 英语 外语学院 文学 38 日语(计算机信息管理) 文学 39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系 理学 40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学 41 应用物理学 物理系 理学 42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学 43 海洋科学 理学 44 地理信息系统 理学 45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工学 46 土木工程 工学 47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学 48 物流工程 工学 49 救助与打捞工程 工学(这个是教育部应用人单位强烈要求新开设的专业,全国到处的海事部门都缺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