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56KB
约8页
文档ID:301794916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进展,旅游己逐步成为一项社会影响面越来越广、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新兴产业其中以红色景点景区为标志的旅游线路,是最大的亮点之一从韶山到井冈山,从南湖到遵义,从瑞金到延安,从古田到西柏坡,在一四处红色旅游景点上,人群常年川流不断据报道,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上亿人次的中外游客在红色旅游线路上参观学习、赏游采风红色旅游文化所隐匿的精神内涵,已远远超出了旅游的本身 龙岩地处闽西,与江西赣州、广东梅州交界,是全国出名的革命老区截至2009年5月20日,经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的全国34个中央苏区县中,福建占了20个其中,龙岩的7个县市区全部为中央苏区县 虽然龙岩旅游进展态势良好,但从全省旅游进展来看,龙岩仍处于落后位置随着面临一个要求越来越高的旅游市场,旅游者日益成熟,他们用兴隆地区的眼光来判断,由此将影响到龙岩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因此,加强龙岩旅游资源整合,挖掘亮点,丰富旅游产品,形成龙岩独具特色的品牌旅游区域,通过实现该区域自我品牌的进展塑造更多的旅游精品来吸引游客,是龙岩旅游业可持续进展的迫切需要。

为此,我在暑假假期间做了关于龙岩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根本处境 (一)调查目的 此次“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了解龙岩红色旅游资源现况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意义和优势所在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存在问题 ◆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的开察觉状 ◆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三、 调查结果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意义和优势所在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役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界定,是指建党后和建国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内,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蕴含的革命精神龙岩红色旅游资源丰厚,龙岩是全国出名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片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红军长征启程地之一,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宏伟革命实践的深深印记龙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养护单位的有7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养护基地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导示范基地3个。

根据国家启动的“红色旅游工程”《全国进展“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2022年省发改委会同旅游局、老区办上报的全省15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我市的上杭古田、才溪、长汀名列其中龙岩完全可以形成合力,打造成一个分外有吸引力的、精致的红色旅游名城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存在问题 龙岩红色旅游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蓬勃进展的大好局面但勿容讳言的是,相对外省各出名的革命圣地奇怪火爆的红色旅游热,尚有较明显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龙岩范围内著名的、规格更高的红色旅游景区少龙岩红色旅游资源的品牌数量、区域优势的品位质量优势明显从地域上区分重点是红色老区和红军长征线路,龙岩市均在其列;在全省83位开国将领中,龙岩籍有68位的比例(占82%)众所周知,中央苏区是由赣南和闽西两块根据地组成的,作为红色资源遗产,理应由双方共同传承,而江西以瑞金为主体的“共和国摇篮 - 中央苏区”,己成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冠,而龙岩却仅有少数的几处景区景点 2、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单一、落后红色旅游区遗留下的大量历史文物是红色历史文化的载体,人们到此可缅怀先烈,抚古惜今,但各地红色旅游区对这些历史文物的开发缺乏创意,多为文字介绍和遗址、遗物表示;静态旅游产品多,动态旅游产品少;参观性产品多,参与性产品少。

这种博物馆式的开发模式造成红色旅游资源共性大,天性小,景区面貌千篇一律,景区吸引力小 3、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导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有机溶合的新生事物,各地结合实际创出特色,如永定的土楼、连城的冠山等,而龙岩作为闽西代表的中心城市,所辖的7个县(市、区)内全体的红色旅游资源,没有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不能营造“红色大旅游”的空气 4、宣传力度不够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上报红色旅游规划的三条原那么: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影响,有开展旅游活动的潜力,具备外部大交通条件龙岩中心城市完全符合要求,可以打造成具有分外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景区但龙岩中心城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没有被列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路线的规划和设计中,在榜上著名的我市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中,未能将其纳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缺失一些红色旅游资源在外界的知名度不是很嘹亮,甚至在有些人眼里和红色旅游城根本就挂不上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的开察觉状 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6亿元,分别比增18%和20%,其中入境游客5.2万人次、外汇收入1200万美元,分别比增265%和73%,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8.5%,龙岩旅游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龙岩市积极向全国宣传推广以“红色、客家、生态”三大主题为核心的特色景区,全力打造“海峡客家”品牌在“福建土楼”建筑群申遗告成的推动下,龙岩旅游业开头飞速进展目前,正在筹建“中国福建土楼?世界客家祖地”博览会(客家风情园)、“海峡客家旅游快乐节”、客家族谱馆及海峡客家论坛中心、开发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等与此同时,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也得到了足够 的重视,包括大力实施古田红色旅游三期工程,全力打造南起新罗经古田新泉,北至长汀的“百里红色旅游长廊”;深化冠豸山创造世界地质公园工作,积极推进上杭古田中国红军长征园、新罗云顶茶园国际旅游度假村、梅花山环线旅游开发、武平梁野山旅游开发等各项旅游开发工作,总体而言,龙岩市“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开发良好,三种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旅游景点整体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正在不断巩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永定土楼为代表的“客家之旅”、以冠豸山、九鹏溪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和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几大精品旅游线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龙岩的旅游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与全国、全省的先进旅游地市旅游进展处境相比,龙岩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色旅游资源各自存在问题 (1)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俗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缺乏,资源开发者仅重视客家土楼、连城培田古民居等民居建筑艺术的开发,而忽略围绕文化资源品牌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多方面价值二是民俗文化资源受到较大的破坏,如龙岩好多民间文化资源如闽西汉剧、客家山歌、族谱文化等,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重视,现正处于散失、濒危的状态,还有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等 (2)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红色资源的开发方式较单一、格式化,旅游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景点大多按照博物馆罗列、橱窗表示的形式,表现方法对比陈旧,多为静态观光,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工程不多,游客缺乏希奇感受二是红色旅游的开发仅限于旅游资源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同时,旅游产品主要是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仍显缺乏,局限于低层次的参观、考察 (3)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与养护的冲突突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存在确定程度的重经济利益、轻环境效益,重开发、轻养护的倾向,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粗放,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确定程度的破坏二是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较分散,开发难度大,各景区景点的知名度较低,景观创办的总体布局规划水平不高。

2、“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共同存在的问题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资源整合力度缺乏,资源开发缺乏统筹协调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自身整合度不强,景点布局较为分散,资源凝结性不高,好多游客只游览参观知名、经典的旅游景点,而其余相关景区点很少涉足,造成门票收入低、景点利用率低,游客停留时间短,制约了相关产业的进展其次是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之间的整合度不强,尚未充分形成整体合力资源开发者未能树立对各种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旅游资源的观念,不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山水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客家民风民俗综合起来,相互陪衬,形成集约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导致既龙岩旅游资源既无整体性也无特色可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龙岩旅游业的进展 四、小结与建议 旅游业是我市的十大产业之一,红色旅游是我市旅游业进展的重点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的规划和《龙岩红色旅游进展规划》等,龙岩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加快进展,努力争创合力打造红色旅游名城 1、要重新熟悉,更新观念。

要充分利用、发挥好龙岩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高起点高定位,我们不能老是做“不哭的孩子”,更不能做“等、靠、要”的“懒孩子”,我们要去争取更多榜上著名的、规格更高的红色旅游景区,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名城 2、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红色大旅游”思想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导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有机溶合的新生事物,相关各地也都结合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