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芭蕾史考研真题整理1、92年名词解释:《皇后喜剧芭蕾》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演出于巴黎卢浮宫的小波旁宫讲述了古希腊神话 故事,具体描绘女妖与太阳神阿波罗以及其他众神的搏斗,无论女妖多么神通广大,最终也要跪服于法国王后这次演出由于具有戏剧结构的雏形和一些人物形 象,又有说明书可以作为佐证,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真正的芭蕾”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它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的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 剧结构之下;在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上,它第一次明确地使动作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同步起来;在舞蹈的构图上,它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 拉斯”几何能够表现思想”的观念,用了大量的圆形、三角形等,从而通过无声 的调度语言,表现出消除内乱、安定团结的和平理想这部舞剧形式上包括了朗 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场面的蔚为大观和特 技的恢弘效果,可谓体现了法国宫廷娱乐生活纸醉金迷的真实缩影2、92年名词《春之祭》现代芭蕾舞作品1913年编导尼金斯基与作曲斯特拉文斯基共同创作了第一 个芭蕾版本的《春之祭》作品模拟了原始先民祭天的礼仪舞蹈那里原始宗教 仪式统治着一切,为了让大地回春,重新赐福于人,先民们选出一位少女作为祭 物献给大地。
大地接受祭品之后,让牧场生机盎然,整个部落一片欢腾作品推 出后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尼金斯基使用了原始的、史前人的姿态,足尖内转,膝 微弯,舞步多为平稳的行走或跺脚,双脚腾空,沉重的落地、、、在唯美主义的古 典审美眼光中,这些都是丑陋而滑稽的尼金斯基正是用这种史前的美丽, 大胆 开放的创新行为,打破了学院派芭蕾的清规戒律,从而为20世纪中叶芭蕾艺术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心的道路音乐《春之祭》对于编导的诱惑不仅在于多调性的 美学变革,还有作品中蕴藏着的人与自然、 生命冲动的永恒主题后来数十位世 界舞蹈家都使用此音乐创作了同名舞剧,其中以法国舞蹈家莫里斯・贝雅 1959 年版本和德国舞蹈家皮娜・包希的作品最为著名3、92年名解格里格洛维奇(戈里格罗维奇)苏联芭蕾编导、演员194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舞蹈学校,后人基洛夫芭蕾舞 团演员、编导,1964年调入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任总编导他的舞剧注重戏 剧结构,舞蹈场面丰富多彩,动作设计新颖流畅,吸收了许多俄罗斯民间舞素材 生活与神幻的有机结合,追求哲理性的概括,以古典芭蕾语汇为基础,以高度交 响化的手法来表现情节成为他的主要创作原则他编导的《宝石花》和《爱情的 传说》被认为是苏联芭蕾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从《宝石花》开始,他即探索交 响化手法,在以后的代表作《斯巴达克》、《安加拉河》等中使交响化手法进一步 发展他并不拘泥于交响芭蕾这一学派理论, 而是广泛吸取各家之长,虚心学习 和继承戏剧芭蕾大师们的遗产中的成功经验, 借鉴欧美现代芭蕾大师巴兰钦等人 在处理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方面的新颖独到之处,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戈里格罗维奇是俄国现当代芭蕾编导艺术的杰出代表,反映了俄国现 当代舞蹈思潮的一些主要方面4、93年名词解释:《吉赛尔》二幕古典芭蕾舞剧1841年6月28日由编导佩罗和科拉利编导的《吉赛尔》 首演于巴黎歌剧院《吉赛尔》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巅 峰之作作品根据德国一民间传说改编,农家少女吉赛尔爱上了乔装打扮的伯爵阿尔贝特,但在阿尔贝特的未婚妻前来打猎时, 伯爵的身份被揭穿,吉赛尔受到 打击而死阿尔贝特十分内疚,到吉赛尔坟前祈求宽恕鬼王和众女鬼逼阿尔贝 特参加“死亡之舞”,吉赛尔不计前嫌,保护了他《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重要 作品,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其第一幕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的维丽丝 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第一幕吉赛 尔对爱情的憧憬,直至被骗、发疯而死,都充满了高度的戏剧性表演。
第二幕的 非现实空间使舞蹈性得到了高度的呈现 在人物刻画上,正、反面人物的动作以 规范与变形、美与丑的对比来塑造人物性格《吉赛尔》的革新在于它综合了我们称之为浪漫芭蕾的精华,使原来出现在浪漫派诗歌中用来表现神秘而超自然地 力量,在剧院里也变得自然可信舞剧第一次塑造了一个被称为是 “考验舞蹈家 是否成熟的试金石”的角色一一吉赛尔舞剧中创造出了神幻和人间两个世界, 歌颂了真、善、美的主题现今我们见到的《吉赛尔》,大多是俄国芭蕾大师彼 季帕再度创作过的,一直流传盛演不衰5、05年简述《吉赛尔》的艺术成就舞剧的成功在于第一幕为我们提供了大起大落、催人泪下的悲情好戏,而它 的第二幕则为大家提供了优美动人的好舞,尤其是女鬼们那段阴风骤起的大群 舞,足以令人倒吸一口气,吉赛尔那轻捷的脚尖碎步、酸楚的离别之情、飘然而 起的托举、落地无声的跳跃,均称为各国芭蕾女主演们的试金石A、这部舞剧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它的剧本它是一则简单的德国民间传说改 编扩展为结构严谨、完整、形象鲜明并且符合特点的舞剧剧本B、在舞蹈设计上采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 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动作设计编 导将主人公们的表情手段截然分开,吉赛尔跳古典芭蕾,轻逸、典雅、严谨,富 有生活情趣、而守林人基本上是跳民间舞。
C、第一幕终场吉赛尔发疯的场面是“情节芭蕾”的范例,第二幕的群舞部 分在编排上显示出了 “交响芭蕾”思维的萌芽第二幕中两段群舞中动作严格整 齐,同时背景上的三个独舞者的“变奏”则是独立声部,二者在一起,构成了交 响性的发展这部舞剧是对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探索D舞剧中创造出两个世界,一个是神幻世界,一个是人间,歌颂了真、善、 美的主题思想6、01年论析芭蕾舞剧《吉赛尔》的形象塑造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欧洲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村庄,清纯的村姑吉赛尔与微服出 访的伯爵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但是门第的悬殊只能使这场玫瑰梦化为泡影, 并导致吉赛尔心碎而死伯爵陷入无法解脱的自责之中,并去给吉赛尔上坟在 坟场上,欧洲民间传说中那些因被负心的男人抛弃而死的女鬼们列队出场,并对所有到场的男人格杀勿论,方法是让他疯狂的跳舞,直到最后一 口气,以发泄自 己的满腹深渊不过在吉赛尔的庇护下,伯爵免于一死舞剧的成功在于第一幕为我们提供了大起大落、催人泪下的悲情好戏,而它 的第二幕则为大家提供了优美动人的好舞,尤其是女鬼们那段阴风骤起的大群 舞,足以令人倒吸一口气,吉赛尔那轻捷的脚尖碎步、酸楚的离别之情、飘然而 起的托举、落地无声的跳跃,均称为各国芭蕾女主演们的试金石。
这部舞剧的剧 本结构严谨、完整、形象鲜明并符合舞蹈特点;第一幕终场是“情节芭蕾”的范 例,第二幕的群舞部分在编排上显示出了 “交响芭蕾”的思维萌芽;在舞蹈设计 上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动作7、02年名词解释:《无益的谨慎》两幕三场古典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又名《关不住的女儿》,它于1789 年首演于法国波尔多,通过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故事体现了主张婚姻自主, 反对等级门阀封建偏见的进步主题这部舞剧鲜明地体现了第三等级的新美学思 想和新道德观念---嘲笑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恶习和偏见,歌颂资产阶级新人 争取自由恋爱的斗争《关不住的女儿》体现了诺维尔及其弟子们的审美理想和 舞蹈改革的理论主张,表现手段以哑剧为主,戏剧结构也简单明了多贝瓦尔《关 不住的女儿》是活跃在今天芭蕾舞台上的古老的芭蕾名作,也是最早一部反映当 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百姓的现实题材舞剧8、98、97、06年名词解释:浪漫主义芭蕾浪漫主义芭蕾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时期现实 生活中的频频战乱和无尽苦难,促使了其艺术特征是喜欢表现神秘莫测的超自然 境界,热衷于传达人们在世俗空间中难以如愿的理想、富于浓重的抒情色彩和想 象成分。
浪漫主义芭蕾变得更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感情 这种诗意更浓的舞蹈风格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技术(特别是 女子脚尖功技术)的迅速改进浪漫主义芭蕾”在舞剧题材上创造的“童话神 话”取向,在审美观念上奠定了 “轻盈飘逸”理想,在动作指向上确立了 “垂直 向上”习惯,在服装风格上形成的“白色纱裙”模式,对后世各个时期的芭蕾从 训练到创作,从表演到观赏,产生了全方位和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成为整个芭蕾 发展史上的核心阶段9、97年名词解释:塔利奥尼父女塔利奥尼父女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人物, 起过奠基性的作用菲利浦・塔 里奥尼原籍意大利,他曾在维也纳、巴黎等地担任过舞蹈演员和编导 他是著名 的舞蹈编导,后来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女儿玛丽亚上,舞剧《仙女》就是他为 女儿量身制作的,编导充分考虑到了女儿的形体条件和技术基础 塔利奥尼父女 共同创造的“仙女”舞蹈,开创了传之后世的浪漫主义芭蕾风格使得《仙女》 实现了浪漫主义舞剧在内容主题和戏剧结构上的变革同时使玛丽亚成为“第一个在脚尖上翩翩起舞的芭蕾明星”玛利亚・塔里奥尼主演的《仙女》,为她也为 她那个时代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表现方式和浪漫的舞蹈风格,同时也使她成为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芭蕾舞女演员之一”。
为了表演好《仙女》,她不遗余力的使自 己的舞蹈像空气般轻盈,像鲜花般娇嫩,像少女般单纯她的表演仿佛一直在空 中飘动,而很少和大地接触为了产生这种特殊的效果,她专门设计了一种复杂 的击脚小跳,完美的使用了脚尖技术,以突出翩翩飞舞的舞蹈形象她还将貌似 简单的“阿拉贝斯”做的仪态万方10、06年04年2000年名词解释:彼季帕彼季帕,法国舞蹈家,编导家,俄罗斯芭蕾奠基人,主要作品《法老之女》、 《舞姬》、《雷梦达》、《睡美人》等,著作《回忆录》他的作品独舞技巧性强, 群舞队形严整而又富于变化,整体境界有很强的诗意他也较早的把交响音乐的 结构运用于芭蕾,为后世的交响芭蕾奠定了基础他还发展并完善了古典芭蕾舞 剧中双人舞ABA放入模式和性格舞的场面,使古典芭蕾舞剧在结构上有了自身的 要求和完整的规范他对俄罗斯学派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被誉为俄罗斯的“古典 芭蕾之父”11、06年名词解释:交响编舞交响编舞是源远流长的一种编导手法,19世纪初维冈诺已经贝多芬的几部交 响乐编程芭蕾舞剧,1913年福金编过《前奏曲》;1915年戈尔斯基编过《第五交响乐》如果广义的说,《吉赛尔》中女鬼群舞场面,《天鹅湖》的第二幕群内舞 蹈等都是早期“交响编舞”法德优秀范例。
巴兰钦和戈里格罗维奇熟练运用“交 响编舞”于自己编创芭蕾舞剧之中交响编舞的原则是遵循音乐发展的情感逻辑, 通过交响化戏剧结构,揭示生活的本质,塑造能够体现主题思想的形象12、95年04年名词解释:尼金斯基尼金斯基作为“ 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男演员”,出身于俄国芭蕾演员世家 1990年考入玛琳斯基剧院学习芭蕾舞毕业后进团作演员,后因出演《吉赛尔》 时擅自更换紧身裤而被剧院开除 随后接受了佳吉列夫的邀请,进入俄罗斯芭蕾 舞团出任领衔男主演,继而成为首席编导家在表演风格上,他实属一位技艺超 群,空前绝后的“古典芭蕾”演员,尤其是弹跳力之高,让人惊叹他对整部芭 蕾发展史的贡献在于向世人证明了:男性舞蹈完全可以将波澜壮阔的力量之美与 多愁善感的情调之美融合的水乳交融一般 他编导的四部舞剧,当然地进入“现 代芭蕾”的编年史,其中《春之祭》、《牧神的午后》打破了原来传统的舞姿造型 和审美标准,创造了大量新的动作,其见棱角角的设计不同于古典芭蕾的和谐与 典雅,更被公推为“现代芭蕾”的早期代表作13、2000年名词解释:佳吉列夫俄国艺术组织活动家,出生于贫困的贵族家庭,但他天资过人,从小就受到 了全面的文化教育,在他从事芭蕾舞的演出活动之前,曾做过杂志编辑,组织过 画展和音乐会等活动。
1909年他聘请组织了俄罗斯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和编导到 欧洲进行巡演,获得了成功1911年成立了固定的佳吉列夫俄罗斯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