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外国教育史讲义14——杜威的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14——杜威的教育思想第—节生平与教育活动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郊的一个杂货商人家庭1875年中学毕业,进入佛蒙特大学学习哲学1879年得学士学位 随后,在南方石油城中学任教两年1881年回到柏林顿是附近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同时在佛蒙特大学研究哲学史1882年进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学位,兼授该校的哲学史课188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到密执安大学任哲学讲师. 1888~1889年,为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1889--~1894年,担任密执安大学哲学系主任.在此期间,杜威参加了该校组织的对中学教学质量的调查,发现了普通教育的种种弊端,从而引起了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他设想从探讨初等学校教学计划入手,把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的研究结合起来 . 1894年,他带着这个计划去芝加哥大学就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筹建实验学校o 1896年, “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通称“杜威学校”)开学.学生16人,教师3人,实行分组分阶段教学。
1903年停办时有学生140人(4———14岁),教师和讲师23人,助教(大学研究生)10人它是芝加哥大学的附属单位,由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管理教学实验工作由杜威设计、主持,是他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实验室”同时,他在大学开设了教育,fi,t~l学、教育哲学、教育方法论、教育理论的发展等课程.还发表《我的教育信条》 (1897年)、 《学校与社会》 (1899年)、 《儿童与课程》 (1902年)等重要著作 1904~1930年,杜威转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讲授教育哲学在这期间,他的主要著作有: 《伦理论》 (1908年,与塔夫茨合著)、 《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1909年)、 《我们怎样思维》 (1910年)、 《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 (1913年)、 《明日之学校》 (1915年,与女儿伊夫林杜威合著)、 《民主主义与教育》 (1916年)、 《人性与行为》 (1922年)、 《经验与自然》 (1925年)、 《确定性的追求》 (1929年)1930年杜威退休后继续从事理论研究先后发表了(哲学与文明》 (1931年)、 《艺术即经验》 (1934年)、 《经验与教育》 (1938年)、 (自由与文化》 (1939年)、 《人的问题》 (1946年)、 《教育资源的使用》一书引言》 (1952年)。
杜威一生写了36本专著,800多篇论文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的“杜威研究中心”出版了杜威论著全集,共40卷其中,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的教育理论代表著 杜威除教学与著述外,还广泛参加校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曾任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长(1899- 1900年)、美国哲学学会会长(1905~--1906年)、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会长(1915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名誉会长(1928年)、人民座谈会主席和独立政治行动联盟全国主席(1929年)等职务 第二节教育的新界说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机能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社会进化论的基础上的从这些出发,他提出了教育的新界说. 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长 杜威把教育分为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广义的教育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影响,传递生活和生产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一)教育即生活 在他看来,无论是广义的教育,还是狭义的教育,首先是传递人类的生活经验、丰富人类的生活内容,增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他说: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派也重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但是,杜威所说的生活与传统教育派的生活的含义存在着差异.如斯宾塞曾提出“生活准备说”,把教育看成是为未来社会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要适应未来成人生活的需要这里,传统教育派着眼的重点是未来的成人生活在杜威看来,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学校"的训练完全与社会生活“隔离”, “教授过去的生活,传递过去的技能”,学习“过去的成就",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杜威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应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溶为一体,教学要以目前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他认为,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孤立地传授抽象的生活经验,儿童既对它不感兴趣,也难以理解和接受. (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是教育史上一个经常提到的概念在杜威的思想中,经验是个核心的概念他非常重视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他说: “一磅的经验胜过一吨的理论”儿童学习生活经验的过程实是经验改造的过程 杜威认为,哲学与教育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他自称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是“自然主义的经验主义”或“经验的自然主义”其中心概念是“经验” 那么,杜威是如何界定经验的呢?首先,他认为,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认识论讲,照杜威的说法, “经验”是“认识自然的唯一方法”。
他认为知识决非源于“感觉”,而是得之于“活动”有机体向着环境动作;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又反作用与机体及其活动这个动作和感受(或经历)的密切关系就形成我们所谓经验.” 正是从这一概念出发,杜威极端重视操作、行动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说“认识本身就是一种行动观念、知识都是在操作、行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的因此,他强调“一切学校来自经验”;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杜威根据这种“实用主义的认识论”,坚持“知”和“行”的紧密结合,反对传统学校中由教师宣讲、学生“静听”的课堂教学方法他认为,所谓教学不是把东西交给学生去“学”,而是把东西交给学生去“做”,即“从做中学”,或者说“从经验中学习”只有那些从“做”或“经验”中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所以,杜威主张“教学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的活动类似的形式”.他要求在学校里设置车间、实验室、烹调室、农场等教学设施,让学生在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实际的知识技能他坚信, “从做中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形式主义,使“学校整个精神得到新生” (三)教育即生长 曾有不少人从杜威的“教育无目的”中分析他的教育目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确实说过: “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无目的。
但是,他这里的教育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有所不同在这里,他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手段,方法或一个过程,与其工具主义哲学观、社会进化论一脉相承 他认为: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继续不断的生长过程,在生长的每个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其目的"e“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求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这种教育内部的目的就是儿童的“生活”、 “生长"、 “经验改造” 他所说的生长是一种未成熟的生活状态,是一种有机体不断变化、向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机体形成某种习惯、能力或倾向 但是,人总是在一定社会中“生活"、 “生长”的,不可能离开社会.况且,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杜威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他要论述的也正是民主主义社会中的教育这种教育非常强调个人之间的联系,使每个人都有对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因此,他认为; “个人发展和社会效率这两个教育目的分开,是对民主主义的致命打击.”e“社会效率作为教育目的,应该指培养自由地和充分地参与共同活动的能力”e 从杜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心目中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 1.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发展出发,重视儿童广泛的兴趣。
杜威认为,目的和兴趣是必然相连的,但他反对狭隘的兴趣他认为,如果要训练儿童获得过分专门职业的效率,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e“教育即生长"意指儿童的发展过程杜威竭力反对仅仅把儿童当作未来的成年人看待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与他的社会进化论密切相关他认为,社会是瞬息万变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里,成人难以为儿童设计出一个固定的目的因此,终极的、呆板的目的是应该避免的 2.教育要充分重视儿童的个性. 杜威认为,一切良好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的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实际上,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人,必然是非常重视儿童的个性的.为此,他反对把生活准备作为教育目的,认为这有不顾个人现有能力而把某种遥远的成就和职责作为教育目的的倾向 20世纪初,有的进步主义教育者由于过分注重儿童的活动,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造成了大面积的教育质量下降.有人把过错归咎杜威. 3.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从表面上看,他反对阶级社会,认为阶级社会缺乏教育机会平等。
他说: “一个划分成阶级的社会,只须特别注意统治者的教育实际上,杜威的教育思想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政治上要求民主,经济上要求发展的需要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要论证的是如何以教育手段达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想但他的民主义社会实际上是以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的他强调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参与、自由在他理想的民主主义社会中,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利益他说: “个人参与某种共同生活到什么程度,社会环境就有多少真正的教育效果 “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e他认为,这样人们就打破了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 4.教育是社会改良的重要途径 杜威将教育适应社会变革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变动的,而且变化愈来愈快,愈来愈大一百多年来,社会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由于各种科学发明所带来的变化;二是由于民主思想的发展所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引起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习惯的变动同时也必然引起教育的变革. “根本的状况已经改变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应的改变才行" 在杜威看来, “教育是社会的过程,也是社会的功能."“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他认为, “促使世界目前正在经历的巨大而复杂的变化的真正动力,是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技术的发展,而不是阶级斗争。
"“民主的目的要求有民主的方法来实现它们所谓“民主的目的”,就是他所理想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谓“民主的方法",又叫“智慧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因为“民主主义”与教育有“相互”的关系, “不但民主主义本身是一个教育的原则,而且如果没有我们通常所想的狭义教育,没有我们所想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民主主义便不能维持下去,更谈不到发展.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 因此,杜威再三强调,教育要有个“参照点”,即“把民主思想作为教育行动的出发点和知道思想的源泉"由此可见,杜威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或“改善主义者".他企图通过革新教育达到“改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目的二. 学校即社会 从“教育即生活”出发,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主张把学校办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使“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