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学(复习) 第七部分气候学(杨琨) 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季风 第一章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 一、了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高度 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有如下特征: 1、纬度的影响: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明显地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气 温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2、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 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高的缘故此处,高大山脉能阻止冷空气的流动,也能影响气温的分布 3、热赤道: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处,夏季移到20° N左右这一带1月和7月平均温度均高于24℃,故称为热赤道 4、极值温度分布: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仅夏季最低 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而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
二、了解全球四个降水带名称及其地理分布,降水特征及降水分布的影响因子 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这是由于大量湿热空气 剧烈上升所致,该带以对流雨为主年降水量为1010~2000mm,个别地区(如太平洋岛屿与大陆的高耸海岸)年降水量可超过3000~4000mm 2、南北纬15°~35°少雨带:南北纬15°~35°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以 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很少的地带,尤其是在大西洋西岸及大陆内部降水更少 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mm撒哈拉沙漠某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仅5mm应该指出,少雨带并非到处少雨,因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本带某些地区降水很丰富,全球年降水量最高记录即出现在本带内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的乞拉朋齐(25°N)年均降水量高达12,665mm,绝对最高年降水量竟达26,561mm;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威阿里阿(22°N)年降水量12,090mm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因受季风的影响,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 3、中纬多发雨带(温带多雨带):温带的年降水量比副热带多,一般在500~ 1010mm。
其多雨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多锋面、气旋雨大陆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较多降水本带也有局部地区降水特别丰富,例如,智利西海岸(42°~54°S)降水量为3000~4000mm 4、高纬少雨带:高纬因纬度很高,全年气温低,蒸发微弱,故降水量少,一般全 年降水量不超过300mm. 三、了解气候分类的概念和世界气候分类法(分别说出一种代表性气候分类法) 将世界各地的气候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门别类的归并成若干类型,称为气候分类在众多的气候分类方法中,归结起来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实验分类法(柯本分类)、理论分类法(斯查勒分类)和成因分类法(阿里索夫分类) 四、了解气候地带性规律 广义的气候地带性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其中纬度 第七部分气候学(杨琨) 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季风 第一章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 一、了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高度 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有如下特征: 1、纬度的影响: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明显地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气 温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2、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 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高的缘故此处,高大山脉能阻止冷空气的流动,也能影响气温的分布 3、热赤道: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处,夏季移到20° N左右这一带1月和7月平均温度均高于24℃,故称为热赤道 4、极值温度分布: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北半球仅夏季最低 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而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 二、了解全球四个降水带名称及其地理分布,降水特征及降水分布的影响因子 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这是由于大量湿热空气 剧烈上升所致,该带以对流雨为主年降水量为1010~2000mm,个别地区(如太平洋岛屿与大陆的高耸海岸)年降水量可超过3000~4000mm 2、南北纬15°~35°少雨带:南北纬15°~35°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以 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很少的地带,尤其是在大西洋西岸及大陆内部降水更少。
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mm撒哈拉沙漠某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仅5mm应该指出,少雨带并非到处少雨,因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本带某些地区降水很丰富,全球年降水量最高记录即出现在本带内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的乞拉朋齐(25°N)年均降水量高达12,665mm,绝对最高年降水量竟达26,561mm;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威阿里阿(22°N)年降水量12,090mm我国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位于这一纬度带,因受季风的影响,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 3、中纬多发雨带(温带多雨带):温带的年降水量比副热带多,一般在500~ 1010mm其多雨的原因,主要是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多锋面、气旋雨大陆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较多降水本带也有局部地区降水特别丰富,例如,智利西海岸(42°~54°S)降水量为3000~4000mm 4、高纬少雨带:高纬因纬度很高,全年气温低,蒸发微弱,故降水量少,一般全 年降水量不超过300mm. 三、了解气候分类的概念和世界气候分类法(分别说出一种代表性气候分类法) 将世界各地的气候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门别类的归并成若干类型,称为气候分类。
在众多的气候分类方法中,归结起来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实验分类法(柯本分类)、理论分类法(斯查勒分类)和成因分类法(阿里索夫分类) 四、了解气候地带性规律 广义的气候地带性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其中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