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高效生产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文妮 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2 年第 02 期 桃树根系好氧,树冠易郁闭,枝条喜光,一年可多次分枝,且枝条生长量大,易徒长;桃 树开花较早,花量大,易受晚霜危害,发生落花落果现象;桃树生长节奏快,易发生脱肥现 象,过量结果后树势易衰弱;危害桃树的病害种类多,果实易受食心虫危害;桃果成熟后不耐 贮,货架期短,成熟果实易腐烂桃树高效生产需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积水雨涝 桃树根系较浅,呼吸旺盛,喜干燥环境,不耐涝,在土壤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的桃 园,根部长时间积水会引起叶片黄化、萎蔫或脱落,甚至整株死亡因而栽培中要注意防涝, 建园时要合理选择园址,尽可能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质疏松的沙壤地如遇连续阴 雨天气,园内有积水时,要及时排水,在地表露白时要及时进行果园土壤中耕,保持土质疏 松,增强土壤透气性,以利于根系健壮生长,提高吸收能力 2 光照恶化 桃树对光照敏感,光照不足会造成树体同化产物显著减少,引起外围枝叶徒长,内膛枝 叶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有效结果部位减少,花芽分化少,花芽质量差,落花落果 严重,结果能力下降而桃树枝条具有一年多次分枝习性,易出现树冠郁闭、光照恶化现象, 因而防郁闭是桃树生产中的管理重点,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稀栽树。
一般平地采用开心形整形时,可按株距 3~4 m、行距 4~6 m 的标准栽植;用 "Y"字形整形时,可按 2 m 株距、4 m 行距栽植;用主干形整形時,可按 1.5 m 株距、3 m 行距栽 植 2)稀留枝桃树管理要围绕喜光这一特性进行桃树生长极性强,生长旺盛,如果整形 修剪不当,极易造成光照不良,内膛和下部枝条衰弱或死亡,造成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移, 产量低品质差,因而要适当稀留枝,以优化光照条件,保证生长季任何枝条在一天的一段时间 都能接受到直射光 3)强调节生长季及时剪除剪锯口等处的萌蘖,以防止养分消耗和光照恶化叶芽萌发 后,抹除过密枝用预备枝上的花芽,促其发育充实新梢长至 30~40 cm 时,疏除遮光枝,增 加树体内膛受光量 3 霜冻危害 桃树开花早,早春气温变化不定,花期冻害频繁,轻者造成减产,重者导致绝收因 此,在桃树生产中要严防花期冻害,以保证坐果和生产效益 根据经验,较有效的防冻措施有: 1)坚持适地适栽,避免在梁峁、风道、低洼易发生霜冻危害的地方建园 2)在易发生霜冻的地区,早春用 10 份生石灰、1~2 份食盐、35~40 份水,加 1~2 份生 豆汁配成涂白剂,涂刷枝干。
桃树发芽后至开花前灌水或喷水 1~2 次,也可减轻霜冻危害 3)霜冻防御措施短时间、小幅度的辐射降温来临前,在桃园内点燃湿草或湿树叶,使 烟雾弥漫整个果园,可减轻霜冻的发生有条件的果园可安装防霜机,在平流霜冻发生时启动 防霜机,搅动空气,减少冷空气在果园中的停留时间,减轻危害早春桃园喷 500~1 000 倍 液 PBO 或其他防冻液,有一定防冻效果冷空气来临前喷布芸薹素 481、天达 2116,可减轻 霜冻危害 4 过量开花结果 桃树花量大,在气候正常情况下坐果率高,如果放任结果,易过量负载,加速树体衰 弱,抑制果实膨大,造成果个小,品质差因而桃树生产中应严格疏花疏果 疏花在花露红时进行,主要疏除瘦弱的花蕾和背上朝天的花蕾,以及晚开的花、畸形花 和无枝叶的花,留枝条上中部的花疏花量一般为总花量的 1/3 疏果一般从 4 月下旬开始,先疏去双果、小果和果形不正的果,留果时注意树冠上部结 果枝要适当多留,树冠下部结果枝要少留,以便均衡树势一般疏掉总果数的 60%~70% 第 2 次生理落果后定果,保证中小型果间距在 20 cm 左右,大型果间距在 20~30 cm 5 枝梢旺长 桃树枝梢年生长量大,特别在肥水条件好的地方,仅靠人工修剪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可 喷多效唑或 PBO(主要成分是烯效唑)进行化学控制。
喷药时喷头朝上,重点喷布嫩梢和幼 叶 化控应以幼旺树为主要对象,中庸树、弱树上禁用生长强旺的树从 5 月中旬开始,每 15 天喷 1 次 250~300 倍液,共喷 3 次,可很好地控制旺长 6 脱肥 桃树生长节奏快,极易发生脱肥现象,生产中要注意及时按比例补充营养,保证生长结 果正常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要特别关注萌芽前、硬核期、采果后的营养补充桃树氮、 磷、钾的施用比例要掌握在 10︰4.5︰15,每生产 100 kg 果实要保证氮 250 g、五氧化二磷 100 g、氧化钾 300~350 g,基肥采用树行间开沟的方法施用,追肥最好用追肥枪施水溶性肥料, 以快速补充营养,防止脱肥现象发生 7 树势衰弱 树势旺盛是桃树多结果、结好果的基本要求,如果树势衰弱,则结果能力下降,所结果 实品质降低,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益,因而生产中应重视防止树势衰弱 结果过量会大量消耗树体养分,削弱树势,要严格控制结果量,保持树体适量结果,将 亩产量控制在 2 000~2 500 kg 之间,按树龄、枝势留果,幼旺树少疏多留,盛果树适量留 果,老弱树、弱枝少留果,长果枝留花蕾 5~6 个,中果枝留花蕾 3~4 个,短果枝和花束状枝 留花蕾 2~3 个,长果枝留果 3 个,中果枝留果 1~2 个。
结过果的枝要及时回缩更新,保持老 树新枝结果,提高结实能力 8 病虫危害 危害桃树的病害不少,流胶病、根腐病、穿孔病、炭疽病、缩果病等都是生产中多发常 发病害,会对枝干、叶片、果实造成伤害,导致树体光合作用受阻,营养物质运送途径不畅, 果实表皮粗糙、不堪食用,品质和食用性降低,对生产威胁较大桃树病害防控大意不得,要 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健壮树势,保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冬春季细致清园,及时剪除病枝、病 叶、病果,集中销毁,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关键性病害发病初期及时喷药控制,减轻危害 早春萌芽前喷 1 000 倍液 10%苯醚甲环唑对多种病害有很好的预防控制作用 食心虫是桃树生产中的主要虫害,防控不当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桃树生产中食心虫的防 治,应从栽培制度改革着手,通过普及地膜覆盖和果实套袋,阻止土壤中越冬食心虫出土和在 果实上产卵,阻断其危害途径在抓好栽培制度改革的同时,要加强药物防控,在食心虫幼虫 出土期及产卵期,于树盘、树上喷灭幼脲 3 号、苦参碱等药剂毒杀,控制危害 9 烂果损失 桃不耐贮藏,而且多数桃品种成熟期外界气温尚高,采后几天果实就会变软,甚至腐烂 变质,失去食用价值确定适宜采收期是减少桃果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般需运输的桃果应 在果面茸毛减少,底色由绿变白,彩色增加,果实充分膨大,风味增加但尚不浓厚、肉质尚硬 时采收;就地销售的可在完全成熟期采收在同一果园中应先采贮藏性差的品种冈山白、大 久保、白凤等贮藏性稍强的品种可适当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