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童谣,简介:宿松童谣过去在宿松农村广泛流传,具有启蒙教育的作用一般小孩在很小就能背诵多首童谣这些童谣,诙谐有趣,压韵上口,贴近生活,充满哲理 宿松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东与望江县共抱泊湖,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同湖北省蕲春县、黄梅县接壤,北和太湖县毗邻,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宿松地跨东经115°52′~116°35′,北纬29°47′~30°26′,处长江下流顶段北岸县域南北长约71公里,东西宽约67公里,国土面积2393.53平方公里宿松方言属北部赣语区近代系三省交界,南来北往,兼收并蓄,方言中也就既有九歌楚辞中的“刚”,也有吴侬软语中的“柔”刚起来,青云直上,凛凛威风小时候,每当村子有人家东西被偷,女主人必定有一番“村骂”,那架势之雄伟、表达之丰富、神情之生动,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确实可以和任何语言媲美柔起来,肝肠寸断,缠绵悱恻黄梅戏就吸收了相当多的宿松方言,所以唱起来柔情百转,百听不厌童谣一:张打铁,李打铁 打一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 我不歇,我要气(去)嘎(家)打呀(夜)铁 呀铁打到正月正 我要气嘎摇花灯 花灯摇到清明后 我要气嘎点王(黄)豆 王豆开花六(绿)豆芽 哥汉(锄)草,妹送茶 妹呀妹,你莫哭我马(给)你搭个好花屋 妹呀妹,你莫惹(哭)我马你勤(寻)个好婆家堂前吃饭婆检碗,房里搜(梳)头郎插花 左一插,又一插 中刊(间)插朵牡丹花 牡丹花上一对蛾 一肩(一直)飞到二郎河 二郎河里姊妹多 丢脱松火(工作)会唱歌 企到(站着)里(的)唱,脚又酸 坐到里(的)唱,几(嘴)又干 倒一碗茶,茶又涩 倒一碗酒,酒又酸 挠威(多谢)隔壁奶奶倒一碗开许(水)泡心肝(这应该是一首流传最广、普及程度最高的宿松童谣,在宿松长大的孩子,不会这首的几乎不多吧。
这首歌谣是古代宿松人男耕女织的生活写照,非常生动有趣,堪称宿松童谣里的经典啊,房里搜(梳)头郎插花 左一插,又一插 中刊(间)插朵牡丹花 牡丹花上一对蛾 一肩(一直)飞到二郎河 二郎河里姊妹多 丢脱松火(工作)会唱歌 企到(站着)里(的)唱,脚又酸 坐到里(的)唱,几(嘴)又干 倒一碗茶,茶又涩 倒一碗酒,酒又酸 挠威(多谢)隔壁奶奶倒一碗开许(水)泡心肝 (这应该是一首流传最广、普及程度最高的宿松童谣,在宿松长大的孩子,不会这首的几乎不多吧这首歌谣是古代宿松人男耕女织的生活写照,非常生动有趣,堪称宿松童谣里的经典啊,童谣二:一百饼子一百粑 一肩挑到外母(岳母)嘎(家) 外母勤(向)我讨肉七(吃) 我勤外母讨马妈(老婆) 马妈到着千家岭 放一跨(挂)炮 黑(吓)得我上一跳 跳上天,做神仙 神仙说我好代(大)胆 我要搂(抠)神仙的屁股眼 (这首童谣也很有趣,现在看来,也只是有个别词语不是很雅观应该是反应宿松农村结婚的喜庆气氛的童谣三:妹(大妹)_太(大),驮(背)气(去)卖 卖哪里,卖江西, 江西江,卖九江, 九江九,买笤帚 笤帚笤,卖粪瓢(我们那里的农业用具,其他地方也有) 粪瓢粪,卖拐棍(拐杖) 拐棍拐,卖牛奶, 牛奶牛,卖气球! 气球飞上天,把你的屁股搭(摔)两边! (这是小孩子们之间相互逗闹的童谣,想起它,我就想到了我的童年。
其中提到“九江”,因为九江市在宿松对面,仅隔了长江),童谣四:毛士林褂,反朵肩 我到娘家走一肩(一趟) 走到贺堂(学校)里叫一哥 哥说妹子雷(来)着嘎(家) 走到田里叫一声牙(父亲) 牙说乖儿雷着嘎 走在堂新(堂屋)叫一声娘 娘说娇儿雷着噶 走到房里叫一声嫂 嫂说冤家雷着噶 你惹得我猫儿不吃饭, 惹得我狗儿不看嘎! (这首童谣反映的女儿回娘家时的情形,印证着旧社会家庭关系的状况兄的关切、父的呵护、娘的疼爱、嫂的霸道、自己的无奈,寥寥数语一目了然童谣七:打伙铛铛, 七(抽)筒烟烟, 落(掉)脱拐棍爬笨(半)天, 噶(家)里看(养)个莲花狗, 打死姑娘不怕丑 (这首歌谣应该有个典故,具体的还没有找到记载),童谣八:落耳(雨)落歇(雪) 告(叫)花子郭捏(打架) 王花子拉高(劝架) 拉一头包 (意思是好心劝架却被打的满头是伤包),童谣九: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山上有敌人 敌人不做身(不吭声) 山上有红军 红军开太(大)炮 马(把)敌人嘿(吓)的一跳 (这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童谣十:天那天,莫(不要)起风 二十四的接祖宗 二十五打豆腐 二十六剁年肉(买过年的肉) 十七做粑七(做馒头吃) 二十八刹鸡刹鸭(刹—杀) 二十九样样有 三十夜刚(讲)好话 初一初二不驮(挨)骂 (真实的反映了宿松人民过新年的习俗),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