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以《挪威的森林》汉译本为例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3.26KB
约8页
文档ID:240592135
浅析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以《挪威的森林》汉译本为例_第1页
1/8

          浅析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以《挪威的森林》汉译本为例                    摘要: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载体,文学翻译也对世界各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文学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是最常被用到两种翻译策略,本文主要是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汉译本(林少华、赖明珠译本)中的实例为基础,结合笔者自身的翻译实践和知识进行分析,探讨译者该如何恰当地在文学翻译中运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关键词:归化;异化;《挪威的森林》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紧密,文学作品作为国家文化的载体,对传播本国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进行文学翻译就要运用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作为最常使用到的两种翻译策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 《挪威的森林》及译者介绍《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以纪实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林少华,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尤以翻译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而为大众熟悉从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仅译村上文字已达20年之久。

他总共翻译了村上38部作品,是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赖明珠,中国台湾翻译家,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的著名翻译者,也是引介村上春树进入台湾出版界的早期推手在1989年时,村上春树风潮使得赖明珠开始专心翻译村上的大量长篇小说作品直到2001年时,已经翻译了15本,总销量超过100万册2. 归化与异化归化与异化概念的提出: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问世,里面使用了一对关键术语—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中文译作“归化”和“异化”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异化,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3. 归化和异化的译例分析1. 中日同形词以及外来语翻译很多汉字词在日文中都拥有着与中文不同的含义,这就是常说的中日同形词外来语也在日语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必须保持警觉,避免误用甚至错用例1:正月のあいだ寮の食堂は閉ったので僕は彼女のアパートで食事をさせてもらった二人で餅を焼いて、簡単な雑煮を作って食べた。

林:新年的时候,宿舍食堂关了门,我便在直子公寓里搭伙两人烤饼,简单地做了煮年糕赖:过年时,宿舍的餐厅没开,我就到她的住处去吃饭我们烤饼吃,又做了一些简单的煮年糕自:新年的时候,宿舍食堂关门了,于是我就到直子的公寓去吃饭我们烤了年糕,然后做了份简单的煮年糕吃了《三省堂超级大辞林》中对“餅”的解释就是“年糕”但是林和赖两位在处理这个词时都是按照汉字直接译成了“饼”,这是不合适的或许两位老师是想运用异化策略直接将其展现给读者,但这违背了词汇的本意,会导致读者产生错误理解,是不可取的例2:永沢さんは寮内でいくつかの伝説を持っていたまずひとつは彼がナメクジを三匹食べたことがあるというものである林:宿舍院里,流行好几种关于永泽的说法第一种说他生吞过三只蛞蝓赖:宿舍里流传着几个关于永泽的谣言第一,据说他曾经吞下三只蛞蝓自:宿舍里有着几个关于永泽的传闻一个是说他曾吞下过三条鼻涕虫 对比可知,林、赖都是采取的异化策略将“ナメクジ”译为了其学名“蛞蝓”因为这是个不太常见的生僻词,所以对大部分读者而言,可能突然读到这个词时很难读对,甚至也不明白它到底指什么,这会对读者的阅读体验造成一定影响笔者采取的是归化策略,将其翻译为了一听就懂的“鼻涕虫”。

2. 文化因素影响下的词汇翻译在许多领域,中日两国都有着相似的文化,但终究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中日两国文化之间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这些文化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翻译活动例3:食事が終ると二人で食器を片づけ、床に座って音楽を聴きながらワインの残りを飲んだ林:吃完饭,两人收拾好碗筷,坐在草席上边听音乐边喝剩下的葡萄酒赖:餐毕,两人收拾过餐具,便坐在地板上一面听音乐一面喝剩下的酒自:饭后,我们两个一起收拾了碗筷,之后便坐在榻榻米上一边听音乐一边喝剩下的红酒对于文中“食器”一词的翻译,林和笔者都是采用了归化策略,联系本国饮食特点和文化译为了“碗筷”,而赖则是使用了异化策略将其译作了“餐具”就中国人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来说译为“餐具”读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会产生一定的违和感,因为我们平常会说的是“碗筷”而不是“餐具”床”是常见的中日同形异义词床”中文常译为“地板”赖直接译作了“地板”,但根据文意可以知道这里的“地板”并不等同于我们中国读者日常所理解的地板其中包含着日本的起居文化直接译成“地板”是不合适的林在理解了文意中所包含的日本文化后采取了归化策略将其译为了“草席”,虽然有跳出一层“陷阱”,但译文还是不够准确。

此处,笔者采取的是异化策略,直接将“床”译为了“榻榻米”,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以及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榻榻米”对国人而言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运用在此处可谓是恰到好处3. 文章脉络影响下的句子翻译文章的行文脉络是文章的骨架在作品翻译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脉络合理地运用翻译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4:我々は二人で東京の町をあてもなく歩きつづけた 坂を上り、川を渡り、線路を越え、どこまでも歩きつづけた林:我们两人漫无目标地在东京街头走来转去上坡,过河,穿铁道口,只管走个没完赖:碰面时,我们便漫无目的地在东京街头逛上坡、过河、穿过铁道、四处闲逛自:我们两个继续漫无目的地行走在东京的(各条)街道上,爬坡、过河、跃铁轨、哪里都有我们的身影原文是一句简单的话,描写主人公“渡边”和“直子”约会时一起漫步、游玩的场景林运用的是异化策略将原文句意表达完整,忠实地进行了翻译赖采取的是归化策略,在理解句意之后再次升华创造,短短四字,却也让读者有了一定的画面感对于这句的翻译,笔者同样采取了归化策略,没有拘泥于原文,在经过自己的理解之后根据文章的脉络进行了“再创作”译文中的三个动作,然后再接上一个“哪里都有我们的身影”,顿时感觉自己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主人公两个爬坡、过河、跃铁轨的样子,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也感受到了那一份隐藏的美好的朦胧的爱情。

短短的一句话,让人浮想联翩,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4. 结语从以上的翻译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活动时,必定会用到这两种策略,不会存在绝对的归化或者绝对的异化,在翻译过程中精准且巧妙地结合两种策略,是产生优质译文的前提通过本文的翻译实例分析,可以明白,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一对“矛盾体”无法分隔开来,有选择有目的巧妙地运用两者进行翻译活动才是正确的做法参考文献1. 高洋.从归化与异化角度对比分析《挪威的森林》的两个中译本[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08):145-147.2. 鲁莞婷,胡志强.关于《挪威的森林》汉译中异化与归化的实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1):204-206.3. 王雪玲.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研究——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译本为例[J].外语教育研究,2020,8(03):46-52.4.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05):26-28.5. 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2001(01):32-35.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