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市场对亚洲货币市场的约束离岸市场对亚洲货币市场的约束 日本的离岸市场建立于 1986 年 12 月 1 日,它的诞生是东京外汇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离岸市场的成立是日元国际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明显标志由于日本银行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币资产,因此该市场建立仅仅半年,交易额就达到 1790 亿美元,超过了亚洲传统的离岸市场—香港和新加坡但比起美国的纽约和英国伦敦,日本离岸市场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1987 年中期,纽约离岸市场的金融资产为 2800 亿美元,伦敦为 7500 亿美元由于日本国内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全,东京离岸市场是模仿美国纽约离岸市场的模式建立的,因此在近期内它很难赶上伦敦市场的规模日本建立离岸市场的目的有二个:第一是为了使东京成为太平洋地区的金融中心,加速日元国际化进程,第二是为了缓解日元兑美元的汇价波动的压力另一方面,日本金融管理当局又想不惜一切代价,将离岸市场与国内市场分隔开来,以防止该市场对国内的货币政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东京离岸市场的重要特征就是:采用美国模式而不是采用英国模式东京离岸市场的开户机构只限于官方授权在日本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和经大藏省特别批准的那些组织市场交易者只限于非居民:定居海外的银行(包括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外国机构(国内机构和离岸机构)、外贸公司(国内公司的离岸子机构)、外国政府和机构。
国内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和非居民不能直接进入该市场为了将离岸市场与国内市场相互分离,外汇银行的离岸账户必须保证其交易对象都是非居民通过该市场进行的任何资金流转都得在日本以外进行此外在一家国内银行和其海外账户间的资金日流转量被限定于该银行作为非居民在上一个月持有的离岸金融资产平均余额的 5%这项控制当时特别引起争论因为它严重阻碍了该市场的发展前途包括东京银行在内的一些银行,强烈要求以准备金代替该项限制另一项限制市场发展的规定是对市场交易征收地方税和印花税,同香港相比,后者提供了更受欢迎的税收制度日本对市场交易收取的所得税高达 50%,而香港仅为 17%尽管如此,自1986 年 12 月以来,东京离岸市场仍然稳步发展1987 年7 月,资产余额达到 1788 亿美元,其中美元占 1071 亿美元,其余的为日元交易19 曲年,资产余额上升达到 3000 多亿美元离岸市场成立后不久,日本银行就开始通过该市场账户进行辛迪加贷款,同时贷款水平大大超过了需求水平欧洲日元、拆借和票据贴现市场的利率水平决定了在离岸市场上卖出美元、筹集日元的成本因此离岸市场的利率与前者密切相关,同业交易占了该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离岸市场的增长是靠国内银行将其资金转移到离岸市场取得的很低的借贷水平表明该市场仍然缺乏深度,运转不充分由于缺乏吸引力,自该市场成立以来外国银行投有介入限制该市场发展的另一主要原因是不允许非居民通过其离岸账户发行债券禁止在该市场进行证券业务的规定反映了银行同证券业的利益冲突银行不同意在离岸市场上给证券业立足之地,在它们看来如果这样的话,证券业可以在离岸市场获得银行的地盘,而银行却只能在国内市场上维持其原来的地盘,不能进入证券领域银行同证券公司的矛盾是:为了保住各自在国内的地盘,而反对将东京离岸市场发展成为伦敦那样的欧洲货币离岸市场这一行为限制了东京市场与伦敦市场竞争的潜力与此同时它保证了离岸市场仅仅是外汇同业市场的延续如果东京市场象伦敦市场一样,不再限制证券业务的话,那么它将成为亚洲地区占垄断地位的资本市场1989 年 4 月 1 日,大藏省决定放松对离岸市场的管制:一、每家银行每天流入或流出离岸账户的资金不得超过该行上个月非居民交易总额的 10%二、对衡量非居民身份的标准也将放宽三、对防止离岸资金渗入国内市场的规定也将放宽现行规定:客户与银行必须签订合同保证不将离岸资金携入日本国内市场。
而新规定则客户与银行虽仍须遵守这一义务,但无须再以签订合同来作保证有关的文件工作也将予以放宽外,其它条例还须作进一步研究才考虑修改主要包括:一、对银行作为居民身份的税收间题二、限制离岸市场从事存贷业务三、限制从事证券(包括大额存款证)业务等目前该市场主要由日本的大银行占领,政府希望放宽管制后,小银行也能够积极参与亚洲离岸市场在 70 年代获得迅速发展,但其规模远远小于欧洲离岸市场1971 年,亚洲离岸市场的存款总额只占欧洲离岸市场的%,1981 年上升到 7%,1988 年亚洲离岸市场占世界离岸市场的资产总额上升到 10%亚洲离岸市场发展的历史背景是:60 年代后半期,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的发展,亚洲地区的国际商品生产和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增长1967 年,外国在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近 81 亿美元,1977 年,达到 2 切亿美元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亚洲各国生产国际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对资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在这个市场上,外国银行除把本地区资金聚集起来以外,还从欧洲货币市场吸收资金来满足亚太地区的需要70 年代亚洲地区的对外贸易规模还很有限,自有的外币资金不多,大量国际资金通过亚洲离岸市场流入亚洲地区,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 70 年代的亚洲离岸市场是欧洲离岸市场的扩展和延仲80 年代中期以后,亚洲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对外贸易获得巨大发展,台湾、南朝鲜、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外贸收支大量盈余它们已经从资本输入国转变为资本输出国,相互间的商品资本流动大为增加同时日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也进一步增强了对亚洲地区的投资,亚洲地区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太平洋国家取代西欧国家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经济重心也开始向太平洋地区转移,这就大大促进了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繁荣,刺激了亚洲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80 年代的亚洲离岸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亚洲地区内部,在调剂国际资金运动和促进国际经济交流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 70 年代东京离岸市场的建立,加强了东京金融市场作为亚太地区资金活动的枢纽地位同时对传统的亚洲离岸货币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1988 年日本对亚洲地区的直接投资达到 49 亿美元,据日本通产省估计,从现在到 2000 年,日本对亚洲地区投资的年增长率为 14%,平均每年约为 17亿一 180 亿美元亚洲地区内部的贸易量也在快速增长1987 年就达到 1870 亿美元,估计在 90 年代初期,亚洲地区内部交易量将超过其与北美地区的交易量。
现在不少亚洲地区国家正在用日元举债,马来西亚 30%的外债是用日元举借的,泰国和印尼则各占 40%和 30%估计 90 年代亚洲地区国家将普遍用日元作为贸易报价、外债和国际储备货币东京离岸市场的发展为日元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欧洲日元的结账中心和主要资金来源地,不是在东京而是在香港1989 年,日本各大银行频频在香港举借日元贷款,使香港的欧洲日元信贷非常繁荣这是因为日本政府害怕东京离岸市场欧洲日元业务的发展扰乱其本国的货币政策,因此禁止日本公司在本国离岸市场开展借贷活动香港离岸市场因而大受其益由于东京离岸市场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业务限制,因此日本的大银行和公司,纷纷进军新加坡和香港,使传统的亚洲离岸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东京离岸市场开张之初,人们曾普遍担心原有的亚洲离岸中心将因此而萎缩,现在事实证明恰好相反,东京离岸市场的成立非但没有影响其它亚洲离岸中心的业务,反而对后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即使今后日本政府对东京离岸市场采取更为宽大的政策,也不会对其它亚洲离岸中心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现在的亚洲离岸市场主要是个短期的同业拆借市场,日本离岸市场的发展只能朝着长期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一旦日本的离岸市场赶上伦敦市场的规模,东京将成为国际上又一个欧洲美元计账中心,并将取代香港成为欧洲日元计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