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专项3 地球上的水 【高考题】(·新课标Ⅲ卷)贝加尔湖(图2)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白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毕6~8题 6.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 ﻩﻩB.火山口集水ﻩ ﻩC.河流改道 ﻩﻩD.滑坡阻断河流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阐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 ﻩB.入湖径流增多ﻩ ﻩC.湖盆在加深ﻩﻩD.入湖泥沙增多8.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重要因素是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ﻩ C.湖水盐度低 ﻩD.湖水深度大【答案】6.A 7.C 8.D【解析】精确分析: 7.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在有流入和流出的状况下,表白贝加尔湖湖盆还在增深,有容纳沉积物和水的空间,C对的;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相对干旱,降水量少,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易干旱加剧,湖区降水量加大、入湖径流增多只能阐明湖水水位临时有所上涨,由于在湖的西南部尚有一通道口流出,如果在湖盆没有变化的状况下,上涨的水肯定会向外排出,这样并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始终加大,AB不对;入湖泥沙增多只能表白沉积物厚,但这样同步会抬升水位,湖水会向处流出,不能保持湖水深度加大,D也不对的。
故选C8. 解题时要注意“重要因素”这个核心词湖水的更新与水体的流动、蒸发、湖水蓄水量大小等均有关,湖泊所在地虽纬度高,气温低,但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周边多干旱区,湖泊水量大,因此湖面蒸发量不会过弱,再则这样大水容量,其湖水更新快慢也不会以蒸发强弱为主,与设问指向“重要因素”不符,A不符合;湖泊面积大,湖水与大气接触面积广,其蒸发速度也会加快,这样也许会致更新速度加快,B也不是重要因素;贝加尔湖有流入流出,为淡水湖,湖水更新快可致其盐度低,但湖水盐度低并不影响湖水的更新与流动,因果不符,且有颠倒之嫌,C不符;当湖水深度大时,可容纳更多的水体,湖水的蓄存量大,再加上整个湖泊只有西南部一条出口流出,更加剧了湖水更新缓慢,因此由于湖水深度大可以致湖水的更新缓慢,D对的考点定位:该本题组以贝加尔湖为背景材料,通过贝加尔湖的形成因素、湖水深度加大、湖水更新缓慢的重要因素为切入点,考察湖泊的形成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等有关知识试题点评】思路点拨:第1题解答本题的核心在于对贝加尔湖的结识——断陷构造湖第2题从题干中的湖底沉积达8千米的沉积物,可是湖水深度还在加大,阐明外力的沉积物堆积速度不不小于内力的地壳下沉。
(·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13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ﻩﻩB.增长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ﻩ D.缩短航运里程26.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C.张智垸所在地 ﻩD.永合垸所在地【答案】25.AD 26.BD【解析】精确分析: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察河流的治理,具体考察长江河道裁弯取直的形成过程试题点评】易错提示:举一反三: 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助于污水的迅速自净2.不利影响: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步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步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达到,对下游防洪导致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
【高考题】(•新课标Ⅰ卷)图2示意国内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毕6—8题 图26.盐湖面积近年稳定,表白该流域的近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不小于2 000毫米 ﻩﻩﻩ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ﻩﻩﻩ ﻩ D.远不不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别明显,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ﻩB.洪积扇 ﻩC.河谷 ﻩ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也许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ﻩﻩﻩ ﻩ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ﻩ ﻩ D.湖水盐度增大【答案】6.C 7.A 8.B 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至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少植物蒸腾本题重要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8.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管在哪种植均会拦截达到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核心信息: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有关故对的选项为B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 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事实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也许远远不不小于理论上的可蒸发量从该流域看,盐湖面积近年稳定,阐明该流域近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 (•新课标Ⅲ卷)一般状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有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毕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 ﻩﻩﻩﻩ ﻩﻩﻩ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 ﻩﻩﻩﻩ ﻩ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 ﻩ ﻩﻩ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ﻩﻩ ﻩﻩﻩﻩﻩ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7.D 8.C 9.A 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携带泥沙能力减少,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因此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减少,总量减少。
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考点:海域浮游植物分布规律和成因点睛】该题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浮游植物密度图例信息,判断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规律 (•江苏卷)A.[海洋地理]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忽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问题10分)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浮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也许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3分)(2)冰山分布范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重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5分)(3)此外,冰山浮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浮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2分)【答案】(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减少;盐度减少(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长水温减少;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解析】 (3)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浮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考点:海水性质、海水温度分布特点和全球变暖对冰山的影响点睛】冰山是一块大若山川的冰,脱离了冰川或冰架,在海洋里自由漂流冰的密度约为917公斤/立方米,而海水的密度约1025公斤/立方米,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我们可以懂得,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冰山非常结实,加之极地的低温环境下金属的强度减少,金属板很容易被冰山损坏,因此冰山为极地海洋运送中的极端危险因素 【高考题】(•江苏卷)图13 为华北某都市 年和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25~26 题 25. 年A. 水资源循环运用率提高 B.增大C. 用水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 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26.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 减少用水的使用成本 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答案】25.AC 26.AD【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水资源的运用和解决措施名师点睛】 水资源的稀缺,由于地球上水的总量一定,饮用淡水的总量则更少,随着运用和不合理挥霍越来越剧烈,水资源缺少问题日益明显水资源缺少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资源性缺水,是指本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水质性缺水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导致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水质性缺水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尽管水量丰富,身在水乡,由于河道水体受污染、冬春枯水期又受咸潮影响,清洁水源严重局限性,因此节省用水、爱惜和保护好水资源已是一种迫切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目前看来最有前景的解决措施是开发运用某些不可用水例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开发和采集,以及两极冰川的运用等此外,号召人们解决用水和反复运用也是一种措施此外尚有就是避免水污染,水污染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有些同窗在回答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时会用南水北调来替代跨流域调水,这是错误的,南水北调只是跨流域调水的一种实例,我们还可以有多种跨流域调水工程用来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 (•上海卷)(七)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13.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去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乙、甲 D.丁、丙、乙 14.若一艘前去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也许漂向A.国内东海海域 B.国内南海海域 C.印度尼西亚海域 D.菲律宾海域【答案】13、D 14、A【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考察洋流知识。
名师点晴】这道题重在考察洋流成因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吹西南风,在赤道附近形成的是赤道暖流,是风海流;风海流是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学生做题时,不仅要懂得洋流分布,还要懂得盛行风的影响范畴;风海流是东西方向运动的;而补偿流都是在陆地沿岸流动的,上升流多与离岸风有关;密度流多是封闭海区与外大洋间存在的,地中海与大西洋间因盐度差别形成密度流 地理定位是考察学生平时对图的关注台湾海峡属东海,台湾海峡南端以南是南海;印度尼西亚海域在赤道附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