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林省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3KB
约16页
文档ID:5519398
吉林省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1/16

1附件 1:吉林省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现状调查及规划分析技术要求一、现状调查总体要求现状调查应调查并分析以下各类资料:(一)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二)人口分布、土地利用、重要企事业单位情况等技术经济资料三)现有重要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园林绿地、风景名胜等镇重要现状情况四)镇历史、环境及其它资料五)镇上位规划对该地区的要求六)镇建设用地出让或划拨资料七)其它相关资料二、现状土地利用与人口分布调查(一)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或《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的原则划出现状各类用地类别,该用地类别应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将规划范围内的用地进行划分,反映现状土地利用情况统计各类用地规模,列出现状用地汇总表必要时增加土地适用性、用地潜力等调查和分析评价2(二)对镇内重要企事业单位、较大用地单位列出名录,调查分析其发展意向三)分社区、村民小组进行现状人口分布的调查三、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一)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按照文物、地区整体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等层次进行二)文物包括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三)地区整体风貌包括历史轴线、历史城垣、道路街巷、河湖水系和环境风貌五个方面。

四)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历史街区、古遗址区(地下文物保护区)、古建筑群和传统风貌区四种类型五)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包括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树名木、古桥梁,还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红色旅游资源、名人故居等六)确定各层次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建立详尽的资源点档案,包括资源点分布、等级、类别、状况简介、保护和控制要求等属性信息及照片资料等,并进行评价四、道路与交通设施调查(一)阐明现状道路宽度、坐标、标高、断面等二)阐明各类交通设施的分布与用地面积、技术指标等三)调查交通流量,在建制镇专项交通规划指导下对拟编制控详规区域交通流进行预测展望,并进行交通影响的分析3五、公共服务设施调查阐明现状各级各类公共设施的分布与规模等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六、市政公用设施调查(一)给水规划:阐明现状用水情况,调查周边水厂、调节池、加压站、水压和管网情况二)排水规划:阐明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现状汇水面积,防洪情况及管网情况;阐明现状管网、污水处理、河道污染情况等,分析存在的问题 (三)电力规划:阐明现状电力情况,包括现状用电情况、周边变电站、开闭所和现状电力线路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四)电信规划:阐明现状电信情况,包括电信线路、周边电信局设置的情况等,分析存在问题。

五)燃气规划:阐明现状管网、储配气站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六)环卫设施规划:阐明现状环卫设施分布和配建情况七)其它市政公用设施规划:阐明其它市政公用设施(如热力、消防等)的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七、与本区有关的规划及管理信息整合(一)上位规划及相邻周边地区规划要求:详细列出各上位规划及相邻周边地区规划的名称、批准情况、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等内容;综合上位规划及相邻周边地区规划对本镇规划要求 4(二)相关专业、专项规划要求:详细列出各专业、专项规划的名称、批准情况、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综合各专业、专项规划对本镇规划要求三)本地区已编制的其它规划要求:详细列出各规划的名称、批准情况、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综合其它规划对本镇规划要求四)规划管理信息汇总:包括镇建设用地出让或划拨资料;收集整理、研究与本分区有关的已审批规划和规划管理动态更新的信息等八、规划分析的内容与要求(一)在详尽的现状调查基础上,梳理地区现状特征和规划建设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论证镇发展机遇和条件,提出规划思路和建议二)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镇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可能的挑战与机遇三)对可能进行规划调整的现有产权单位和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用地,应详细分析土地利用调整的动因、机会与可能性。

上述资料应整理成“现状资料分析汇总” 纳入附件 附件 2:5吉林省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及说明书内容要求一、文本内容要求(一)总则总则包括 规划目的、 规划范围 、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功能定位 、用地规模、人口容量、规划成果等内容二)土地使用和兼容控制土地使用和兼容控制包括 用地属性分类、 规划用地汇总、居住用地及配套设施规划、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工业用地规划、特殊用地规划、 用地适建范围要求等内容(三)地块划分和建筑规划管理地块划分和建筑规划管理包括 地块划分、建筑高度、 建筑间距、 建筑物退让等内容四)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包括红线控制、绿线控制、紫线控制、蓝线控制、黄线控制、公共设施用地控制、建筑高度规划控制、地方特色规划控制等内容五)道路交通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包括对外交通、镇内交通系统、镇内道路附属设施、区内道路、停车场等内容六)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公共设施规划要求、市政设施规划要求、防灾6设施规划要求等内容七)城镇设计城镇设计包括设计目标、景观节点、景观轴线等内容八)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包括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绿地率、绿地控制、景观效果、水系利用等内容九)管理单元和图则管理单元和图则包括管理单元、图则等内容。

十)附则附则包括奖罚、生效日期等内容二、说明书内容要求(一)前言说明规划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规划的委托、编制、公示、修改和审批过程等二)概述1、说明区域位置、自然条件及规划范围2、现状分析:分析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上位规划对本区域的规划要求、发展目标、影响因素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3、规划依据4、规划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5、开发建设条件及分析6、规划目标:包括人口容量、建筑规模、环境特色等三)规划布局71、布局原则与规划结构,用地分类及构成2、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工业(仓储)用地;(4)绿化用地;(5)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其他用地3、规划结构:区内各项用地比例、居住区及小区中心、主要轴线4、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及主要公建位置、规模、居住小区及居住组团的划分5、用地调整情况及开发建设时序四)地块控制要求1、控制指标:控制指标体系的组成,控制指标的确定,规定性和建议性指标的划分,控制重点及指标值调整余地主要控制指标可分两类,即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其中规定性指标有:(1)用地性质;(2)用地面积;(3)建筑密度;(4)建筑控制高度;(5)建筑后退;(6)容积率;(7)绿地率;(8)交通出入口方向;(9)停车位;(10)配套设施。

指导性指标主要有:(1)人口容量;(2)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3)其他环境要求2、调整程序:某一指标调整时,受其影响的其他指标相应调整五)道路交通设施及竖向规划1、说明周边道路的功能分级和交叉口形式、各小区主要出入口方位、禁止开口路段和路口位置变更的可能性;城镇公共交通场站的控制要求82、说明区域内路网结构、道路等级、走向、断面形式、转弯半径和道路两侧建筑间距3、说明停车场(库)、广场的位置、规模及出入口方位4、说明交通组织情况和主要管理措施5、道路交通规划:(1)现状道路交通概况;(2)规划区道路系统规划;(3)静态交通设施规划;(4)机动车出入口限制规定6、竖向规划:(1)竖向规划原则;(2)地块竖向规划;(3)土方量估算六)市政公用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行政办公、商业等设施的规模、配置要求、合并可能性及位置调整的可行性2、给水规划:给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规划依据;用水量标准选定、用水量预测;给水管网走向、管径、加压泵站及其他主要给水设施和构筑物的规模及定位既:(1)生产、生活、市政等用水标准选用及用水量预测;(2)输水管网布置原则;(3)加压站、高位水池、水塔的位置、数量、规模及占地面积。

3、排水规划:雨水:雨水排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规划依据;排水体制、暴雨强度公式;管渠布置、管径;雨水泵站的规模和用地污水:污水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排水体制、排污标准、污水量预测;排水系统布置、管径;污水泵站的规模及用地既:(1)规划区在城镇排水系统中的位置;(2)排水体制;9(3)雨、污水排放量预测;(4)排水管网布置原则;(5)排水构筑物位置、设施规模及占地面积4、电力规划:供电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用电标准、地块负荷计算、电源、10KV 及以上变电所的规模与用地范围、高压走廊控制宽度、电缆沟布置原则及空间要求;道路照明要求;10KV 线路走向及箱式变电 站布点和供电范围既:(1)供电标准选用及供电负荷预测;(2)供电电源的确定;(3)供电设施布局;(4)供电线路布局5、电信规划:通信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规划依据;预测标准、电信规模、邮政服务;确定局、模块局、邮政支局(所)和其他通讯设施容量和用地规模;电信管孔数和走向、微波通道走向、宽度及对建筑物的高度限制要求既:(1)规划区内用户电信需求预测(含通信、市话业务、数据通信等);(2)电信局、所(含模块局)的调整与设置;(3)交接箱布局;(4)电信线路布局。

6、供热规划:供热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供热标准及参数、总量、供热方式、管网走向、管径;换热站(热分配站)等站点容量和用地规模、供热区域以及安全范围既:(1)供热负荷预测及标准选用;(2)热力系统布局7、燃气规划:燃气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用气标准及参数、总量、供气方式、管网走向、管径;燃气调压站布置原则;站点容量及用地规模、供气区域及安全范围既:(1)供气标准选用及消耗水平预测;(2)输配系统布局108、环卫规划:(1)生活废弃物产生量采用标准及总量预测;(2)收集、转运方式;(3)公共厕所布局9、防火规划:各项防灾设施的配备要求七)城镇设计1、说明规划区在建制镇整体景观中的地位,上位规划及镇主要景点和视线通廊对本规划区的要求2、说明相邻区域对本镇城镇设计的影响,镇内各保留建筑的保护要求和协调要求,各小区建筑风格和色彩的总体意向3、说明规划区主要节点的选择意图和控制要求,及各小区标志的意向4、说明镇内主要控制界面的选择、天际轮廓线的控制意向、临街建筑的风格、色彩、体量、体型、高度等控制要求以及保留建筑的立面改造意向等八)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1、规划原则,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绿地系统构成,规划区域的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及各类用地的绿化控制指标。

2、说明绿地的控制原则及绿地中软硬覆盖的比例,各类用地绿地率及绿化覆盖率控制标准3、说明区内垂直绿化的意向、指明必须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部位4、说明水景的创造和水系整治、保护措施5、景观组织6、历史文物、传统街区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11(九)特殊说明1、说明对上位规划的修改和调整意见2、说明主要管线的保护措施、路径变更的可能性及操作程序3、说明为残疾人提供的住宅位置及相应的通道设置要求4、说明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措施、景观协调区的范围5、土地级差评价,各类用地级差等级的确定6、评价因子的选择及权值的确定7、评定标准的确定十)实施措施1、说明实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容积率)奖励的条件、奖励方式、奖励幅度、总限额等,规划建设实施建议,建设原则2、说明违反本规划规定的 处罚原则、处罚种类、额度及实施程序3、说明其他实施规划的措施4、分期建设规划附件 3:吉林省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统一规定12一、制图标准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137-90)《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 二、制图精度 以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三、坐标系 坐标系应为世界坐标系(WORLD 坐标系),基于坐标系的所有成果数据采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