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虫九变(五虫者,鳞,介,毛,羽,蠃九变者,言其多也中国古代有化生的说法,动物植物甚至器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我在这里举九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动物种类的相互关系及变化,以博一乐山海经 . 海外南经中有一句话:“自此山(南山)来, 虫为蛇,蛇号为鱼意思就是说在哪个地方,人们把虫叫做蛇,把蛇叫做鱼由此引发我的联想:在古代,虫是所有动物的总称 , 龙虎均有别名叫大虫 ; 蛇可化为鱼; 蛇,鱼均可化为鸟;蛇,鱼,鸟均可化为龙;此外,蛇可化为龟,龙可化为虎别感到奇怪,都有出处 )一,蛇化鱼这个说法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虽然主要不是说蛇鱼变化,但也记载的清清楚楚原文是这么说的:“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及大泉水,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意思是说,颛顼死后,趁着蛇鱼变化未定之际,借它的身体复生其中,说了风从北方来时,泉水得风涌溢而出,蛇就变化为鱼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但有的鱼确实很像蛇,例如黄鳝古人可能由此想出蛇化为鱼的说法二,鱼化鸟大家最为熟悉的莫过于鲲鹏变鲲是北海里最大的鱼,可以化为天下最大的鸟鹏它在海水运动之际,乘风而起,直上九霄,飞往南海另外,鹏在神话中展开双翅,可以东至蓬莱,西至昆仑,连接两地,让东王公和西王母相会。
此外,在山海经中还有一种鱼叫何罗之鱼, 也可以化为鸟北山经:“(谯明之山)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引异鱼图赞云:“何罗之鱼,十身一首;化而为鸟,其名休旧此外,在山海经中还有七种鱼(有蠃鱼,酸与,文鳐鱼,等等 . 字太不好打了)身具鸟的特征文鳐鱼和鲲鹏有相似之处都在迁徙 文鳐鱼“鱼身而鸟翼”“常行西海,游于东海” 可见古人并不认为鱼变鸟类有什么异常三,蛇化鸟在我们印象之中, 蛇与鸟,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怎么会变化?但古人不这么想, 鸟与蛇不仅仅只是天敌, 还可以有更融洽的关系 在山海经中,有不少有翼的蛇, 还有戴蛇的凤凰 蛇化为鸟并不常见, 但也有记载 在异苑中有三则故事,均为蛇化雉:“司马轨之字道援,善射雉太元中,将媒下翳,此媒雊,野雉亦应试令寻觅所应者,头翅已成雉,半身故是蛇晋中朝武库内,忽有雉,时人或谓为怪张司空云:“此蛇所化耳即使搜库中,果得蛇蜕又太元中,汝南人入山,见一竹,中蛇形已成,上枝叶如故吴郡桐庐人尝伐馀遗竹 一宿,见竿为雉,头颈尽就,身犹未变化,亦竹为蛇之化 ”看来蛇化雉不仅有,还有一定规律可循先化头翅,后化身躯太平广记中有一则故事,说是一个妇人,在江上游玩时,船上进了一条大白蛇,蛇也不伤害她,她把蛇装进箱子带回家。
早上起来后发现蛇不见了,邻居们都告诉她:有一只白鹤从他屋里飞走了算命的说:,这是吉祥的象征,蛇鹤均为长寿之物;由屋里飞向高处,是由卑升高之象后来他的儿子官至宰相,被封将军,年逾九十看样子,鸟蛇亦有共同之处怀疑,鹤为蛇化,故引之)四,龙蛇变蛇可变龙, 龙可化蛇 蛇又叫小龙 自古龙蛇并称, 龙蛇难分左传有云:“深山大泽,实生龙蛇王充论衡:“龙或时似蛇,蛇或时做龙”中国大部分人认为, 龙是蛇变的(虽然现在“龙为鳄鱼说”看似更为有理)外戚世家:“龙化为蛇,不变其文由此可见,蛇化龙的典故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极为深厚神话传说中,蛇之神异者即为龙,如巴蛇,肥遗,螣蛇,虺蛇天问:“雄虺九首事类赋九十一注曰:“螣蛇游雾龙乘云 . 蛇经过修炼也可以化为龙:任昉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 ”龙也非常喜欢化为蛇 (龙最喜变化, 常化为蛇,鱼,人,马甚至猪)太平广记记录了不少这样的事五,鱼龙变和蛇差不多,鱼也可以化成龙,龙也爱变成鱼最广为人知的是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太平广记引汉代三秦记记载了: “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渚川争来赴之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 乃化为龙矣。
许多人会把科举制度或是现今的考试比喻做鲤鱼跃龙门可见,鱼化龙这一故事的历史渊源也是极久的龙常化为鱼 神话中河伯变为白鱼,为后羿射伤 民间传说中更有不少龙女化为鲤鱼受困,被人所救引发的爱情故事六,鸟化龙这也是雉的故事, 只不过历史更为悠久 礼记. 月令:“雉入大水为蜃 ”说文解字 :“雉入大海化为蛟 ”唐代陆佃 续水经:“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为蛟龙之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考证更为详细其中有:鲁至刚俊灵机要云正月蛇与雉交生卵,遇雷入土数丈为蛇形,经二三百年成蛟飞腾若卵不入土,仍为雉耳野鸡不仅能变凤凰(山海经上的很多像雉的鸟想在都是凤凰类神鸟),还能变龙,可谓蝎子的尾巴独一份七,蛇化龟龟和蛇在古代是十分神秘的动物,且关系十分密切说文中说:“龟头与它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为雄.”蛇后来演变成龙,龙成了鳞虫之长,蛇的地位急剧下降,成为六神之一的螣蛇,主火龟为北方神兽【最早的玄武是龟,据礼记. 曲礼记载:“前朱雀而后玄武”疏曰:玄武,龟也龟有甲,能御侮用也主水,主智,可兆吉凶古人认为它法象天地, 自成一小宇宙 【春秋运斗枢 甚至说“瑶光星散为龟” 礼统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背上有盘法丘山,玄文交错,以成列宿。
洛书曰:“灵龟者,玄文五色,神灵之精也上隆法天,下平法地;能见存亡,明于吉凶后来螣蛇玄龟合为玄武更为玄奥: 一天一地,一阴一阳,一刚一柔,一水一火太平广记记载:“.俄见三龟径寸,才绕行,积蛇尽死 .视蛇腹悉有疮,若矢所中出酉阳杂俎)”现实生活中也有食蛇龟(本草纲目就有记载:”龟蛇同气,而有呷蛇之龟玄龟食蟒”)蛇变龟的说法出自化书:“蛇化为龟.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质”龟与蛇的关系如此密切, 且乌龟的首尾与蛇的首尾确实很像两者变化也不足为怪八,鼍化虎鼍即鼍龙鼍化虎即龙化虎太平广记不止一次记载了这一故事:“鳄鱼别号忽雷.一名骨雷,秋化为虎,三爪,出南海思雷二州”最早的的是抱朴子:“鼍之为虎,寿千年,五百年色白也当然,鼍与虎碰面的时候,就会斗个你死我活鼍与虎谁厉害?应该是鼍,即鳄鱼厉害惠州有潭,潭有潜蛟 , 虎饮水其上,蛟尾而食之,俄而浮骨水上”,苏轼据此写了一首诗“潜鳞有饥蛟,掉尾取渴虎”那种鳄鱼不是扬子鳄,而是湾鳄,体长可达十米,性凶猛扬子鳄性情温和)据此,有位学者提出了湾鳄即白虎,白虎即白狐,西王母也是鳄神的观点(反正我不赞同)九,人化蝶动物,器物化为人不稀奇,人化为鸟兽也不稀奇。
人化为蝶才叫稀奇最为有名的是庄周梦蝶和梁祝化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想看破生死走向逍遥, 但还是回到了现实之中 这是梦化, 并不算是正真的人化蝶还有魂化,即灵魂化蝶化蝶的故事在唐宋以前不多,(好像仅搜神记有韩凭妻化蝶,但是为衣化蝶,可能后来有魂化蝶的说法,待考证),梁祝化蝶的故事在最初并无化蝶之说, 后来才逐步演化为如今的故事 并且最初的化蝶不是人化蝶,而是衣化蝶(人物的裙角化蝶) 明清时才有了明确的魂化蝶的说法可见人化蝶的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