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三章 旅游者,,,第三章 旅游者,主要内容,,旅游者的基本概念,,旅游者产生的条件,,旅游者类型的划分,,旅游者的消费特点,第三章 旅游者,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能够:,,了解对旅游者的不同界定,,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要素,,掌握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要素,,了解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第三章 旅游者,本章重点、难点:,,旅游者的界定,,,决定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观、客观,,和其他因素,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一、国际上关于,旅游者的定义,,(一)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国际联盟统计委员会 1937,,,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包括 :,,为消遣、家庭事务或健康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为出席国际会议或作为公务代表而出国旅行的人;,,为工商业务原因而出国旅行的人;,,在海上巡游途中停靠某国,登岸访问的人员,,,即使其停留时间不足 24小时的人第三章 旅游者,不可列为旅游者的人员包括:,,到某国就业谋职的人,不管其是否定有合同;,,到国外定居者;,,到国外学习,寄宿在校的学生;,,居住在边境地区、日常跨越国境到邻国工作的人;,,临时过境但不作法律意义上停留的人,即使在境,,内时间超过24小时。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述,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游客(,visitor):,任何一个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且其旅行的主,,要目的是消遣、商务、朝觐、健康等,而并非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被访问地获取报酬或移民的人旅游者(,tourist):,在访问地停留1夜次以上的游客一日游游客(,Same-day Visitor,Excursionist,Day-visitor):,,,不在访问地过夜的游客旅行者(,Traveler):,包括游客以及:,,直接过境旅行者;,,通勤者(,commuters);,,其他非通勤旅行者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二)关于国内旅游者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WTO),,国内游客,,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tourist),,24,小时 —— 一年;休闲、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不过夜国内旅游者(,domestic excursionists),,北美国家(见教材),,欧洲国家(见教材),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述,二、我国关于旅游者的解释,,(,一)我国关于国际旅游者的解释,,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教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国同胞;,,来华海外游客:,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常住国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我想去桂林,,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里流 去那美丽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刘三姐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亲临其境是老爷爷一生的心愿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案例,1,:旅游者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阅读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加日本工人家庭用于购买食品的开支在消费开支中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5,%下降到,1990,年的,24,%,而同期文化娱乐的费用在其消费开支中的比重由,8.7,%上升到,9.6,%1940,年,美国人的衣、食开支占当年个人消费总额的,41.7,%,,1980,年降至,28.1,%而旅游开支在个人消费总额中所占比重则由,1975,年的,9.4,%提高到,1980,年的,11.5,%,,1989,年旅游开支在个人消费总额中的比重已达,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国民总收入不断增加,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增多,人民的消费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参加旅游活动的人逐年增多。
199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3 650,元,(,约合,431.8,美元,),,国内旅游人数为,4,亿人进入,9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一些城市居民的年收入在,1 000,美元以上,其中深圳居民收入水平最高,平均每个家庭年收入为,44 400,元,约合,5 253,美元,沿海地区部分居民已经实现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邻近国家旅游的愿望,还有一些人,已去美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旅游同样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而且提高了社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大大减少了生产的时间目前全世界,175,个国家中,已有,144,个国家实行,5,天工作制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了,5,天工作制缩短工时、实行,5,天工作制已成为当今世界潮流带薪假期于,1936,年,为法国首先立法确定以后西方很多工业化国家都立法规定了带薪假期制度很多国家就业员工实际享受的带薪休假时间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最低周数例如,除了公共假日之外,意大利的法定带薪假期最低周数为每年,2,周,而工作员工实际享受的带薪假期是,4,周;德国的法定带薪假期最低周数为,2.5—3,周,而工作员工实际享有的带薪假期为,4—6,周。
闲暇时间是社会给予人的一种补偿,是保持人的身心平衡的因素人们常利用这些闲暇时间到郊区或国内其他地方去旅游,一些发达国家的公民,甚至可以利用周末到近邻国家去旅游例如日本人乘飞机到韩国、中国旅游;美国人乘飞机到墨西哥、巴拿马等国旅游此外,还因为其他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着旅游者的形成分析:,1,.从上文中归纳旅游者产生的主要的客观条件有哪些?参考解答:收入水平、闲暇时间,2,.谈谈影响和制约旅游者产生的还要哪些其他因素?参考解答:旅游者的身体状况、交通运输条件、旅游点的社会治安情况等,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一、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一)经济因素(收入水平),,(二)时间因素(闲暇时间),,(三)其他客观因素,(一)经济因素,,GDP,,可自由支配收入,,收入水平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家庭收入-应纳所得税,,可随意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社会保障性消费-日常生活消费,,,,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一个人或家庭的旅游支付能力,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并且还会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行方式的选择等等。
旅游消费的家庭收入临界点,,美国:20世纪80年代为15000美元,,收入水平决定旅游消费的高低,,收入水平影响旅游消费的结构,,收入水平影响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对旅,,行方式的选择,(二)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时间):是指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及其他必须的时间之外,可以自由支配,从事消遣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其他任何事情的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魏翔博士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休息与休闲时间方面,中国人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0,年至,2003,年,美国和英国年平均闲暇时间为,156,天,/,年和,195,天,/,年,,二、足够的闲暇时间,每日闲暇,,周末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1、 每日余暇——这段余暇时间比较零散,只可以用来进行一般的娱乐和休息2、 每周余暇——这段时间较为集中,可用来短途旅游度假3、 公共假日——即通常说的节假日,可以用于长途旅游,是旅游度假的高峰期我国今年有较大调整,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假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放假调休日期具体安排如下:①元旦 :2007年12月30日-2008年1月1日放假,共3天;②春节 :2月6日—12日放假,共7天;③清明节 :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④“五一”国际劳动节 :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⑤端午节 :6月7日—9日放假,共3天;⑥中秋节 :9月13日—15日放假,共3天;⑦国庆节 :9月29日—10月5日放假7天。
可以看出,2008年的假期较之前的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周来说有其明显的特点:1、更为分散,假期分别分布在1月、2月、4月、5月、6月、9月、10月,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外出领略四季的不同景色;2、时间较为紧凑,至于国庆节和春节2个假期是7天,其余都为3天,人们可以进行距离较短的旅游3、休假时间从以前的10天/年增加到现在的11天/年4、 带薪假期——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带薪假期制度,这段时间长而集中,很多人都作为长途旅游的时机中国国务院2007年12月7日举行的第198次常务会议已经通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该条例将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样以来大多数工作的人,就比以前都有了5至10天的带薪年休假,就很大程度的增加了出行旅游的机会,(三)其他客观因素,(社会方面、个人方面),,1、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变化,,2、旅游者身体条件和家庭人口结构,青年单身,离婚,,无子女,青年已婚,,无子女,青年已婚,,有子女,中年已婚,,有子女,中年已婚,,无需抚养,,子女,老年已婚,老年独身,中年已婚,,无子女,中年离婚,,无子女,青年离婚,,有子女,中年离婚,,有子女,中年离婚,,无需抚养,,子女,家庭周期结构图,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二、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一)旅游需求与旅游动机,,(二)旅游动机的类型,,(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四)认识意义,第三章 旅游者,(一)旅游需求与旅游动机,,动机:,引起个体去从事某项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愿望。
旅游动机:,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动机和需要的关系:,动机是需要的表现,动,,机总是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产生的生理需要:食物、水、氧气、休息,安全需要:稳定、秩序、受保护,爱的需要:情感等,受尊重需要:,,自尊、成就等,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上述五种需要又可分为生理的、社会的、自我实现的三个标准阶段高级 低级,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自我实现的标准,,,社会的标准,生理的标准,,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特点:,a,、分层次;,,,b,、由低到高;,,,c,、低层次满足之后再向高层次发展,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消费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精神需要,:,,积极的探新求异的需要,,消极的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二)旅游动机的类型,,1德国学者格里克斯蔓,,1,、心理动机,,2,、精神动机,,3,、身体动机,,4,、经济动机,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二)旅游动机的类型,,2、日本学者田中喜一,,1,、心理动机,,2,、精神动机,,3,、身体动机,,4,、经济动机,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二)旅游动机的类型,,3、罗伯特·,W·,麦金托什,,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第三章 旅游者,(三)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斯坦利·,C·,帕罗格),,个人自身条件 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人的心理特征类型,保守型,近保守型,中间型,开放型,近开放型,(一)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者的分类,,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消费特点,度假,商务,医疗保健,求学,公务会议,家庭事务,宗教,体育活动,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消费特点,按地理范围划分,如:国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按组织形式划分,如:团体旅游者、散客旅游者;,,按计价方式划分,如: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按消费水平划分,如:经济型旅游者、大众型旅游者、豪华型旅游者;,第三章 旅游者,(二)旅游者的类型,(按旅游目的),,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商务、公务、会议),,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探亲访友、求学),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消费特点,(一)消遣型旅游者,,,1,、在所有旅游这种所占比例最大,,2,、季节性强,,3,、选择自由度大,,4,、持续时间较长,,5,、对价格敏感,,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消费特点,(二)差旅型旅游者,,,,1,、出行次数频繁,,,2,、季节性不明显,,,3,、选择自由度小,,,4,、消费较高,对价格不敏感,,案例,2,: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一、公务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阅读材料:公务型旅游是根据工作的需要,以进行贸易、商务洽谈、出席有关会议、进行科学文化交流或举办展览会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项目。
公务型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在完成公务的前提下进行参观游览公务型旅游者参加的旅游项目主要有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讲学旅游等地点一般都选在旅游胜地或风景、历史文化名城,以便在完成公务的同时,进行游览观光80,年代中期以来,会议旅游已成为一种新趋势由于参加会议的旅游者身份较高、购买力强、停留时间长,使旅游业的经济收益大据国际旅游组织估算,会议旅游者的开支为普通旅游者的,244,倍因此,会议旅游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旅游经营者的重视,很多国家都在争取举办国际会议的机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会议旅游国,每年平均接待,7004800,次国际会议,全国有,60,个城市建有国际会议中心新加坡在,1974,年成立了国际会议局,提出“新加坡,——,会议城”的口号,大举建设会议设施仅,1982,年,新加坡就举行了国际会议,250,次,举办展览会,40,个现在新加坡已成为亚洲首位、世界第,6,位的会议中心我国旅游资源冠于世界,若能选择风光绮丽、文物众多、交通方便的城市,发展若干国际会议中心,必能引来大量的国际会议旅游者,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分析:,1,.公务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特点是哪些?,2,.他们的旅游需求消费特点有哪些?,,参考解答: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较高;经费主要由团体的公费开支,所以支付能力较强,对价格不大敏感;因为公务在身,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人数相对较少,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消费特点,(三),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这类型的旅游者的需求特点比较复杂 。
他们在需求方面不同于前两种类型的旅游者,又兼有这二者的特点传统上亲友团聚的节日一般是这一类型的旅游者出游的高峰时期但是,由于他们是自费旅游,因此对价格敏感上与消遣型旅游者有相似的地方对目的地的选择上,他们又与事务旅游者相似因此,这类旅游者的情况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惯常环境 可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 闲暇时间 旅游动机 需求层次理论,,2.,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3.,我国对海外来华入境旅游者以及对国内游客是如何界定和分类的?有哪些具体规定?,,4.,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实际意义?,,5.,简述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6.,影响旅游需求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7.,试分析消遣性旅游者以及差旅型旅游者群体的基本特点8.,简述心理类型的种类以及不同心理类型者的思想和行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