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国历史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2MB
约44页
文档ID:54772077
泰国历史_第1页
1/44

泰 国 历 史,泰国历史,泰国历史,,,,,,,,,泰国历史简述,,史前时期,,四个王朝,,,,,近代史,,,对外关系,,一、 泰国历史简述,泰国,全称泰王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接缅甸和安达曼海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在1949年5月11日以前,泰国的名称是暹罗之后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主要是取其“自由”之意史前时期,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大城王朝,曼谷王朝,,,,,二、史前时期,泰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史前的泰国大概可以追溯到一百万年前的化石时代和石器时代最早的证据是在今天泰国北部南邦府出土的直立人──“南邦人”化石,其年代大约为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前石器工具曾在北碧府、乌汶府、洛坤府、华富里等地出土,大约一万年前的岩画也在上述地区被发现 据考古证实,早在5000年前,泰国的土地上就出现了青铜文化三、四 个王朝,素可泰王朝(Sukhothai Period)(公元1238-1378年),大城王朝(Ayutthaya Period)(公元1350-1767年),察克里王朝(Chakri Dynesty Period)(公元1782年至今),,吞武里王朝(Thonburi Period)(公元1767-1782年),素可泰王朝 Sukhothai Period (公元1238-1378年),在13世纪早期,泰国北部的兰纳、素可泰等地形成了一些附属于缅甸的市镇,但很快被邻国吴哥王朝的高棉族所征服,不过人侵时间并不长,泰族在1238年打了一次胜仗,从高棉人手中夺回素可泰城,并建立起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

素可泰城原为吉蔑人(高棉人)管辖范围,在非信史年代,传说素可泰的开国君主是神话英雄帕峦王(King Phra Ruang),他是那伽女神与一位国王的孩子,具备大智慧及法力,深受百姓爱戴,1208年登基,开启素可泰政权时代但受历史学家公认的说法是,1238年两名泰人将领坤邦钢陶及坤帕满成功独立,建立素可泰王朝,坤邦钢陶被拥立为印拉第王(King Sri Intratit),成为首任泰王素可泰位于曼谷北部350公里的地方,西部和北部为山林,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地带素可泰王朝的遗址零零星星的散布在山林和平原之间同时是水灯节的发源地,每年11月均隆重举行盛会,除有水灯竞赛、游行外,尚有选美会素可泰王朝奉佛教为国教,文化艺术发达,绘画、雕刻、建筑和文学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势力迅速在整个昭披耶河流域发展起来兰那泰,中文史书成为八百媳妇国传说因为国王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最初是以昌盛为中心的庸那迦国1338年孟莱王兼并了帕耀国,控制了整个泰北地区,建立了兰那泰王国兰那泰王国在历史上成为缅甸的附属国也曾被东边的老挝所统治,并多次并入南边的暹罗到了9世纪,兰那泰完全归于暹罗,成为现今泰国版图的一部分素可泰在巴利文里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

当时,泰国还没有统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为第一个王朝的年号,以表明新时期的开始素可泰王朝建立后,国泰民安,其势力开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扩展到公元十四世纪初期,素可泰王朝的势力,己经影响整个马来半岛和老挝(即寮国)一带素可泰王朝的君主为兰甘杏大帝,他被泰国人尊称为“泰国之父”其最大的贡献,是将国内通行的真腊(即高棉)文字,改创成泰国自己的文字,约在1283年,泰文开始在全国流行大城王朝(Ayutthaya Period) (公元1350-1767年),兰甘杏大帝去世后,强盛一时的王朝逐渐衰弱下去此时,泰团东部的一股泰族势力,正在日益壮大,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玛铁菩堤,结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汇合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即后来著名的大城公元1350年泰王国正式迁都大城其后的417年间,泰国文化完全摆脱了高棉的影响,而在与中国、印度、日本、阿拉伯、欧洲的交流中形成的独特泰国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这个时期的早期,大城的统治向邻近的泰公国扩张,并与其邻国发生冲突17世纪时,暹罗开始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和商业关系1767年,缅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财物被抢劫,人口被掳掠,皇室、寺院、民房和典籍文物全部焚毁殆尽。

也是在这时候,西方列强开始侵入暹罗地区尽管缅甸人取得了胜利,但是他们对暹罗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年轻的Phya Taksin将军和他的随从突破了缅甸人的重围,逃到了尖竹汶(Chantaburi)大城沦陷七个月后,他和他的军队乘船返回到都城,赶走了缅甸驻军,收复了大城大城遗址,吞武里王朝(Thonburi Period) (公元1767-1782年),郑信王带领泰国军队经过浴血奋战,收复了大城但他并未在大城重建首都,而是迁都湄南河西岸的吞武里然而,宫廷内部的争权夺利很快又再次出现,郑信王于1782年一次倒戈事件中被杀吞武里王朝就此覆灭,为时只有十五年达信,达信是中国与泰国的混血儿,中国历史上称为郑信,他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了一支抵抗缅甸的军队他收复了大城,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收复了清迈等地泰中手足情“友好之旅车队在潮汕拜谒达信大帝衣冠墓,察克里王朝(Chakri Dynesty Period)(公元1782年至今),却克里王朝,或称曼谷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王朝的名字源于开国君主昭丕耶却克里的名字该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在西方列强大规模入侵、周围国家多沦为殖民地的时代,泰国以开明的君主政体、灵活的外交政策和务实的发展策略得以幸免Taksin死后,查库里将军成为查库里王朝的第一世国王,即拉玛一世,从1782年统治到1809年他即位的第一项举措就是将王室都城从吞武里迁到河对岸的曼谷,并修建了恢宏壮观的大皇宫,其中的玉佛寺更是代表之作从此曼谷作为泰国的首都直到现在大皇宫,拉玛二世(1809-1824)长期与缅甸雍笈牙王朝战争,还介入越南和柬埔寨的内战,并且向南入侵马来半岛,废除了吉打苏丹;继续修建工作,允许欧洲商人与暹罗通商拉玛三世Nang Klao国王(1824-1851)重新开始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并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暹罗在与越南和柬埔寨的战争中获胜拉玛三世与英国人签订了第一个条约拉玛四世Mongkut国王(1851-1868)时期暹罗开始受到欧洲列强的压迫1855年,英国迫使拉玛四世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避免沦为殖民地,并建立了现代泰国在他统治期间,开展了许多社会和经济改革拉玛五世朱拉隆功(Chulalongkorn)国王(1869-1910)大刀阔斧地对国家进行改革,废除奴隶制,改进公共福利和行政制度,鼓吹某种民族主义君主制。

在他的鼓励下,暹罗的封建制度几乎被扫除,开始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拉玛五世被迫向英国和法国割让领土,但也因此让暹罗免于变成列强的殖民地对中国外交时自称郑隆,被普遍认为是泰国历史上最有权力和伟大的君主、现代泰国的缔造者,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历史学家称他执政时期为“维新时代”,实际上,这一时期是泰国现代化的开端朱拉隆功大帝,Prajadhipok国王(1925-1935)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的君主专制,在1932年12月10日开始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从此泰国变为君主立宪的国家,即国王继续在位,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一直至今国王于1933年退位,由他的侄子Ananda Mahidol国王继位(1935-1946)国家由暹罗更名为泰国,1939年起实现民主政治制度拉玛六世Vajiravudh国王(1910-1925)是泰国史上首位出国留学的国王,推行义务教育及其他教育方面的改革现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查里库王朝的拉玛九世国王 1946年登基,是拉玛九世,同样深受国民爱戴,并在最近几年内多次成功化解政治危机,被尊为国父此任泰国国王深得包括华人在内的泰国各族国民的爱戴他是却克里(曼谷王朝)的第9位国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

泰王拉玛九世陛下(2003年),三、近代史,16世纪西方列强来到暹罗,直至19世纪末,英法两国已经分别在暹罗东西两边建立英属印度和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列为两个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国”,其后英法于1904年划定势力范围:湄南河以东为法国势力范围,以西为英国势力范围虽然暹罗没有成为列强殖民地,但仍然受到英法的诸多压制Description of the company’s sub contents,,Description of the company’s sub contents,泰国 (缓冲地带),英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法印度支那殖民,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1851年至1868年在位)开始国家开放政策,至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1868年至1910年在位)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来适应殖民国家对暹罗施加的压力1932年6月,在一次不流血革命后,暹罗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949年改名泰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暹罗倾向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和暹罗签订〈日暹同盟条约〉1942年1月25日泰国宣布向英美宣战,日本曾将部份在缅甸和马来亚半岛占领地割让给暹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暹罗随即在翌日宣布:“暹罗1942年1月25日对英美宣战宣言无效”,暹罗的“宣战无效”宣言被同盟国承认分久必合,抵御外辱 的国家同一方针,古代的大城王朝, 经历内部改朝换代,独立自主、改革开放 的国家政策,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 牺牲局部利益,保全独立,优秀的领导, 成就今日的稳定和繁荣,亲西方的经济政策及 对资产阶级改革派的宽容 使之进入现代社会发展模式,泰国近代为什么能和平发展?,,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全方位的外交方针,以东盟为依托,在保持与美国传统盟友关系的同时,注重发展同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关系,维持大国平衡 重视开展睦邻外交,积极改善与柬埔寨、缅甸等邻国关系与柬、缅、老三国在缅甸蒲甘举行首次经济合作战略峰会(ECS)并发表《蒲甘宣言》 强调经济外交,推动双、多边自贸安排,已与巴林、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签署了双边自贸协定或经济伙伴关系与中国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实施了果蔬零关税安排四、对外关系,重视国际及区域合作参与东盟一体化建设,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世界贸易组织(WTO)、东盟地区论坛(ARF)和博鳌亚洲论坛(BFA)等国际组织的活动,支持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计划(CAFTA),发起并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对话(ACD)机制、六国橡胶出口协调机制、五国大米贸易部长会议、五国禁毒合作机制、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BIMST-EC)等。

参与东帝汶维和,阿富汗、伊拉克和布隆迪重建泰国,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1975年7月1日,中国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近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先后访泰2000年,泰国诗丽吉王后代表普密蓬国王对中国进行访问哇集拉隆功王储、诗琳通公主、朱拉蓬公主和王姐等王室成员多次访华,历任总理、国会主席和军队领导人亦曾访华泰中关系,,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两国贸易发展较快泰是我第13大贸易伙伴2006年双边贸易额277.3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其中我出口97.6亿,增长24.9%,进口179.7亿,增长28.4%1996年以来我对泰贸易连年逆差 两国双向投资情况良好截至2005年底,我共批准泰来华投资项目3684项,合同外资金额81.53亿美元,实际使用28.23亿美元我在泰投资累计约3.38亿美元目前泰是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