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涉县每年千人患癌 癌症高发之谜待破解

wm****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5页
文档ID:43523505
河北涉县每年千人患癌 癌症高发之谜待破解_第1页
1/5

河北涉县每年千人患癌癌症高发之谜待破解1涉县已成为中国消化道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地区,资金和村民观念成防治工作“瓶颈”, 专家呼吁将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公共卫生体系核心提示 继河北磁县、河南林州之后,河北涉县正成为中国癌症高发区,该县固新、神头等镇近 年来的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已超过全国平均发病率的几十倍,被人称为“癌症村”、 “死 亡之区” 有关医学专家一直对涉县食道癌高发病的原因进行探究地理环境、当 地人饮食习惯、遗传、工业污染和水源都曾被怀疑为致病原因但截至目前,病因仍 是一个难解的谜团 防治工作遭遇资金和村民观念等多重困阻涉县肿瘤防治研 究所仅有一台显微胃镜,若对全县普查范围内的 8 万人全部普查完毕需要 10 年而 “有钱钱顶着,没钱命顶着”已成为当地村民们的共识,在此前提下,很多农民不愿接 受普查 专家建议,涉县癌症防治工作应纳入当地政府的公共卫生体系,政府部 门应从财政拨款中建立专项资金,对防治工作予以支持 8 月 11 日,太行山南麓, 河北省涉县固新镇固新村,村民张海生翻开笔记本,在“刘秧”这个名字下面画了一条 横线,写上“已死亡”三个字这一天,69 岁的老太太刘秧死于肺癌。

在张海生的 笔记本上,共记录着 29 名像刘秧这样的癌症患者张说,这是两年前他自己被诊断患 有食道癌后一口气写下的 29 个名字,都是村里早他患病的癌症病人 “但每年还会新增 加 10 多个病人,我就没再记 ”张说 之后,名单上的人每去世一个,张海生就在 人名下面画一条横线,刘秧是张海生今年画横线的第 6 人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 院院长王士杰证实,继河北磁县、河南林州之后,涉县正成为中国癌症高发区,而该 县固新、神头等镇近年来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已超过全国平均发病率的 几十倍,被称为“癌症村”、 “死亡之区” 涉县成为中国癌症高发区 河北医科大 学第四医院丛庆文教授调查发现,在固新镇等涉县癌症高发区,每年的死亡人数中, 至少有 50%-60%的死亡者是患有食道癌和胃癌的癌症病人 8 月 12 日下午 4 时, 固新村村民吴庚申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两眼盯着天花板,一眨不眨 今年 2 月初, 45 岁的吴庚申被诊断患了胃癌,2 月 28 日,他做了手术,此后一直在家中养病 “不知道何时是头?”吴庚申说他现在只能吃稀饭,不到半年,他从病前的 71 公斤减到 现在的 49 公斤。

“谁都想不到,也许就得了癌症了 ”吴庚申的同村同学江麦生发 出了这样的感慨 今年 2 月 28 日,江麦生开拖拉机运砖经过吴庚申家门口,正赶 上吴庚申做手术回家,他不相信身强力壮的吴庚申会得了绝症,让江麦生更想不到的 是,8 天之后,他自己也因患癌被推进了手术室 江麦生是固新村今年第 3 个动手 术的癌症病人,在他之后又有 9 名新发病癌症患者做了手术 固新镇卫生院统计 数据显示,固新村现有 5000 余人,从 2001 年到 2003 年,共登记有 57 名村民患有癌 症,而对于总人口约两万的全镇来讲,据统计从 2001 年到 2003 年共有 250 多人患有 癌症 固新镇卫生院院长郝红旗说,每年的癌症患者都在大幅增加,以固新村为 例,每年的新增数量都在 10 人以上 涉县肿瘤医院副院长杨爱荣则证实,涉县每 年约有 1000 人做食道癌等恶性肿瘤癌症手术 涉县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刘中书介 绍,涉县近些年癌症患者呈现增长趋势,主要以食道癌、胃癌、贲门癌等消化道恶性 肿瘤癌症居多,并成为全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地区 刘中书说,全国食道癌 平均死亡率为 10.02/10 万,涉县则达到了 244/10 万,甚至个别村镇达到了 1004/10 万。

也就是说,10 万人中有 1004 人患食道癌死亡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内镜室从事 30 多年肿瘤防治工作的丛庆文教授调查发现,在固新镇等涉县癌症高发区,每年的死 亡人数中,至少有 50%-60%的死亡者是患有食道癌和胃癌的癌症病人 家族式患病疑为遗传原因 事实上,这种家族式的患病方式已经开始影响到当地人们的心态 在固新村,很多村民患病都是偷偷地去检查,偷偷地做手术,村民们说,他们担心影 响儿女的婚姻 在涉县癌症高发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背后,发病低龄化是近年 出现的新趋势 据统计,今年固新村新发病的 12 名食道癌、胃癌患者中,有一半 在 45 岁以下 “前移差不多 10 岁 ”涉县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刘中书说,以前食道 癌患者绝大多数在 50 岁到 60 岁之间,现在发病年龄段出现了前移,很多患者在 40 岁 到 50 岁这一年龄段 与低龄发病趋势相类似,双重癌更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担 心 在去年涉县肿瘤医院所做的 150 例手术中,有 8 人是双重癌患者,这些患者 既患有胃癌,又患有食道癌涉县肿瘤医院副院长杨爱荣介绍,在前些年,双重癌患 者的数量相当少 “与双重癌和发病低龄化相比,家族式的患病方式更应该引起重 视。

”杨爱荣说 杨爱荣举了一个例子,涉县沙河村 48 岁的牛翠娥今年 2 月份在涉 县肿瘤医院被诊断为食道癌,手术后不到两个月去世,而在此之前,牛翠娥的姥姥、 母亲和姨母均是患该病去世的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王士杰介绍,在涉县 这种家族式的发病情况还有很多,很自然的让人想到遗传,但到底是不是因为遗传而 致病,现在还很难说清 事实上,这种家族式的患病方式已经开始影响到当地人 们的心态 在固新村,很多村民患病都是偷偷地去检查,偷偷地做手术,村民们 说,他们担心影响儿女的婚姻 这样的心态也影响到免费普查的开展,河北医科 大学第四医院丛庆文教授说,每次普查之前,各镇、村干部都会在头一天晚上做好说 服工作, “但第二天能有三成人去接受普查就不错了 ” 王士杰提及了一个四院曾做 过的调查,他认为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王士杰说,在涉县食道癌高发区井店镇, 坐落着天津钢铁厂,钢铁厂内来自天津的工人,常年和当地老百姓一样饮用相同的水、 吃相同的蔬菜,却很少有人患癌 “厂内检查出来患癌症的也是当地后来入职的工人 ” 饮用水源被认为是致癌的最大可能 在固新村,村民烧了四五天水的水壶,壶底就 会布满一层水垢。

但对于水源到底是不是致使该地区癌症高发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得 出确定的结论 对于涉县癌症高发区来说,发病原因一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有关专家一直对涉县消化道癌病高发的原因进行探究 从地图上看,在太行山南麓,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地区,漳河穿流而过,该 地区正是食管癌高发区,在三省交界处,人们称发病的人都是“吃漳河水系的人” 在涉县之前,与涉县紧邻的河北磁县和河南林县(后改为林州市)曾出现较高的食道癌发 病率,并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北 京日坛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合在林州和磁县建立恶性肿瘤防治基地,两地区病发率得到 控制并开始下降,但对于病因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 长王士杰认为,与林州和磁县相邻的涉县近些年超过上述两地成为全国食道癌病发率 最高的地区,可能与整个地理环境有关系但具体原因并没有清晰的论证 当地 人的饮食习惯也曾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癌症高发的原因以前,涉县固新村等地村民 有吃陈粮的习惯,并经常食用一种自腌的酸菜 在以前村民腌制酸菜的缸内,常 常会看到有一层白色的霉苔,有关专家认为,这种白苔可分出一种地霉菌。

此种霉菌 可促进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于适当条件下,可在胃肠道内 合成为致癌物亚硝胺 当地农民的另一个习惯是,每年产的粮食吃不完就封存在 缸中,来年缺粮时再吃,河北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张健慧说,陈粮封存在缸中密不 透风,容易发霉,也有可能致癌 但这样的说法似乎并不能成立因为周边的村 民也都有吃陈粮、腌酸菜的习惯,但那里并没有癌症高发的迹象 一个事实是, 固新村等地村民们出于安全考虑,如今已不再吃酸菜储陈粮但是食管癌、胃癌等发 病率仍居高不下 当地的小工业污染也曾引起涉县政府部门的关注10 几年前,涉县太行山脚下的村镇集中了众多的烧碱厂、粉灰厂、造纸厂20 世纪 90 年代,当地 政府对这些工厂全部进行了搬迁和关闭,但癌症病发仍然没有得到控制 在这种 情况下,饮用水源便一度被认为是致癌的最大可能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涉县固 新镇等附近村庄都饮用窖水,固新村年老的村民回忆说,一般村民们是打一口深 10 来 米左右的土井,或者是从山上引来泉水,存放在挖好的窖坑里,这成为人和牲畜的饮 用水源 村民说,窖坑中除了经常飘入尘土,时间长了在窖底还会沉积各类杂物。

其后,涉县有关部门、各乡镇采用拨款和集资相结合的办法,为各村安装了自来 水,事实上,这些自来水井均是浅水井,一般不超过 20 米,个别的不足 10 米深,取 出来的水并没有经过任何净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王士杰证实,有关部门在 检测时,发现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中包括致癌元素亚硝酸盐 在固新村,村民烧了 四五天水的水壶,壶底就会布满一层水垢但对于水源到底是不是致使该地区癌症高发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 邯郸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询问时说,该单位并没有针对涉县 区域的水源水质进行专门的检测,做的都是一些常规检测,因此很难说村民的饮用水 是否含有致癌因素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院长王士杰承认,涉县癌症高发现在 仍是不解之谜 早期治疗可以根治 对于检查出属于早期的癌变患者,通过手 术就可以切除癌变的肿瘤,费用不到 1000 元钱在早期通过这种办法治疗食道癌、胃 癌,95%以上的患者都能根治,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在发病早期去接受检查 ”不知 道哪一天人就没了 ”8 月 13 日傍晚,固新村的癌症患者江麦生坐在儿子睡的床上,吹 起了笛子 江麦生现在什么活都不能做,他说除了吃饭就是在等着,等着死亡, 尽管欠了债,江麦生的妻子还是坚持给丈夫买点小鱼和肥肉,因为“大鱼和瘦肉太贵! ” “活不过五年。

”江麦生说,被检查出患了食道癌等癌症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手术后 一般不会活过 5 年, “很多两三年就死了 ”江麦生说,对于他们这些患者来说,活一天 算一天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统计数据显示,患者术后能够生存 5 年以上的不 到 10%,因为真正去进行胃镜检查并最终做手术的都是中晚期患者 河北医科大 学第四医院院长王士杰介绍,对于检查出属于早期的癌变患者,通过手术就可以切除 癌变的肿瘤,费用不到 1000 元钱在早期通过这种办法治疗食道癌、胃癌,95%以上 的患者都能根治,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在发病早期去接受检查 一个问题是,检查 费用成为摆在癌症高发区村民面前最直接的困难 王士杰介绍,目前医院使用的 碘液染色法能够十分准确的发现早期患者,检查一次的费用约在 200 元左右但在涉 县癌症高发区,尤其是在村镇,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让他们掏出 200 元钱主动检 查还有实际难度 王士杰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几年来一直在能力范围内对 患者进行各种办法的检查,但医院的力量毕竟是不够的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能重 视这里的情况,对癌症高发区的人们予以帮助,帮助他们完成早期检查 “这样, 就可以起到预防的效果,将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否则,这永远是一个严重的问 题。

” 普查工作步履维艰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查工作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 难处,一是受资金和设备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村民本身 记者了解到,虽 然早检查是预防癌症的最简便方法,但目前的普查工作却步履维艰 涉县肿瘤防 治研究所所长刘中书承认,由于种种原因,政府部门并未对当地的癌症发病率作出普 查,仅有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每年定期不定期的到村里进行普查,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