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禽类啄伤诊疗规范禽类啄伤诊疗规范 按动物分类学划分,禽类为脊索动物门的鸟纲,也通称鸟 类现今全世界为人所知的鸟类一共有 9000 多种我国地域宽 广,禽类资源丰富,仅有记录的就有 1300 多种,其中不乏中国 特有鸟种 由鸟纲动物喙的啄伤造成的人身伤害称之为禽类啄伤鸡、 鹅、鹰、喜鹊、乌鸦、鸬鹚、鸵鸟、火鸡等是常见的啄伤人的 禽类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被禽类啄伤并不少见,主要发生 在农村地区受伤人群以儿童为主,男孩多见人体全身均可 被啄伤,但儿童以四肢、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和眼部啄伤为主, 成人以四肢皮肤软组织啄伤为主总体统计最常见的啄伤部位 为面部和眼睛,眼球损伤更为常见,致盲率高为进一步规范 禽类啄伤的诊疗,降低啄伤后严重后果的发生率,结合国内外 在禽类啄伤诊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制定本规范 一、发病机制 人体全身均可被啄伤,最常见的啄伤部位为面部和眼睛禽 类啄伤后,人的机体迅速产生各种局部和全身性防御性反应 但不同程度的啄伤,机体的反应也不同局部软组织轻微损伤, 一般以局部反应为主,全身反应较轻或持续时间短;而严重的 局部啄伤,组织损伤较重,局部反应也重,全身反应较明显且 80 持续时间长,两者还可互相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一)机械性损伤禽类喙大多尖锐、硬度较大,且较长, 在啄物时瞬间发力,对伤口部位施加的压强较大,可造成多种 类型的伤口,属于机械性损伤 (二)变态反应禽类啄伤后可将唾液中的酶类和禽类身 体特异性蛋白带入体内,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不属于自 身的蛋白质,而产生免疫反应将其清除正常的情况下,这是 机体保护自身不受侵害的反应,但反应过度会引起人体的继发 损害,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更是如此,这些特异性蛋白作为过 敏原,会使机体发生过敏反应 (三)感染禽类啄伤机械损伤以外,禽类所携带的细菌、 病毒,进入人体会造成感染,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甚 至导致脓毒症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依据禽类动物接触、啄伤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禽类啄伤以撕裂、穿刺伤和撕脱伤常见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 从轻微的皮肤啄伤、穿刺伤到严重的组织器官撕裂伤,甚至损 伤较深的组织结构损伤部位一般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严 重者会导致贯通伤以及骨折等 (二)鉴别诊断 81 依据禽类动物接触和啄伤史和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 由于禽类啄伤有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病情严重时要与感染性疾 病和传染病进行鉴别必要的化验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
眼部 超声检查可清晰地显示眼球内部结构,能很好地判定眼球内部 结构损伤的程度,必要时,可行CT和(或)MRI检查 1.感染性疾病:禽类啄伤后极易继发感染,一是禽类本身 所携带的病原菌可以直接侵入机体,再者禽类啄伤可造成撕裂、 穿刺伤和撕脱伤等局部血运较差,容易继发感染感染以大肠 杆菌和沙门菌为主,偶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巴氏杆菌感染 禽类啄伤后的创伤性脑损伤(TBI)少见,多在儿童人群发 病,可导致死亡儿童TBI的常见症状包括伴有恶心和呕吐的头 痛、自发运动功能减弱、反应时间减慢、不愿参与游戏甚至失 去意识 2.传染性疾病:禽类携带多种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在禽 类的鼻孔(连接上颚和鼻孔的缝隙)中发现的呼吸道分泌物可 将疾病传播给人类,也可以发生在禽类啄伤人类后 三、禽类啄伤处置要求 禽类啄伤患者应尽快就诊于有救治经验的医疗机构,由具 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医师进行规范处置,其流程主要包括:伤情 评估;伤口处理;预防伤口非特异性感染;预防破伤风;鉴别 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 82 (一)伤情评估由于禽类啄伤最初的伤害可能并不严重, 同时缺乏足够的医疗数据指导治疗,可能对健康构成真正的威 胁需要动态观察伤情变化。
禽类啄伤可造成多种类型的伤口,接诊医师应检查并记录 伤口部位、大小、形状、深度、受污染程度、有无明显异物残 留等,对于手部咬伤,应在伸展手指和紧握拳头时检查伤口 仔细探查伤口,避免遗漏肌腱、血管、神经、骨折等深部组织 损伤对于严重的贯通伤需拍摄X线片明确有无骨折 禽类啄伤后可产生免疫反应接诊医师还应询问患者受伤 时间、受伤环境及经过、基础病及过敏史、既往破伤风疫苗接 种情况、既往健康状况和造成啄伤鸟可能的种类局部反应强 烈的要注意变态反应的可能性 禽类啄伤后极易感染,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菌血 症甚至脓毒症特别是对患有基础疾病的严重啄伤,可能存在 潜在性继发损伤,例如患有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肺源性心脏病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的患者,需详细了解病史, 进行动态监测和进一步的检查,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 眼部和脑部啄伤后情况比较严重眼部禽类啄伤对视功能 破坏性大,致盲率高禽类头部啄伤后的创伤性脑损伤(TBI) 可导致死亡,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 (二)伤口处理 83 1.伤口冲洗:禽类啄伤后极易继发感染,因此,啄伤后的 开放性损伤按照污染伤口处理对局部伤口的早期正确处理有 利于减轻全身反应,并可促进局部反应的消退。
伤口冲洗应尽 早实施,尽可能去除伤口内的异物或污物在院前,饮用水可 作为首选的伤口冲洗液如有条件建议使用专业冲洗器对伤口 进行冲洗,应保障不少于 1000 毫升的伤口冲洗量以生理盐 水冲洗伤口,直至去除眼内污物为止对眼内不用任何消毒剂; 位于口腔、眼部的黏膜伤口可用清水或 0.9%氯化钠冲洗,冲洗 时注意应向外侧冲洗,避免污染深部的黏膜 2.伤口消毒:冲洗后面部应用刺激性较小的碘伏消毒,如 果可能接触黏膜,建议用浓度 0.5%碘伏 3.清创术:眼部啄伤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 伤口到眼科就诊特别是出现穿透性眼啄伤考虑专科处理 4.伤口闭合:6 小时内面部的伤口消毒后可以考虑缝合深 而大伴有化脓的伤口还应放置引流管,利于污染的分泌物排出 5.敷料选择:伤口一般采用导流性较好的惰性敷料,如吸 水纱布、灭菌脱脂棉、绷带等;包扎的方式需注意防止过于紧 密的包扎,进而造成局部血运障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 通过“湿性愈合”的方式加速伤口的愈合 (三)预防伤口非特异性感染 禽类啄伤后的开放性创伤一般都有污染,鸡喙经常被大肠 84 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如肠球菌和芽孢杆菌等定植,以大肠 杆菌和沙门菌最为常见,偶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巴氏杆菌 感染。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减少感染发生率,尽管不推荐常规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对于某些高危伤口有必要进行预防,包 括:(1)皮肤深部啄伤; (2)眼球啄伤污染和感染伤口; (3) 根据伤情和污染程度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预 防方案为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合用甲硝唑,或氨苄西林合用甲硝 唑 (四)预防特异性感染 1.破伤风:禽类啄伤伤口属污染伤口,感染破伤风几率较 高,应根据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 年版) 中附件 1 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进行破伤风预 防 2.感染性疾病:禽类啄伤后可继发特异性感染,丹毒丝菌 性红斑病少见,啄伤后感染偶有报道鸡本身有小孢子菌、鸡 腿藻及螨寄生的可能,啄伤后出现瘙痒性皮炎,在免疫功能低 下的患者中可出现严重的甲癣(甲真菌病) 3.传染性疾病: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年 版) ,禽类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无需注射狂犬疫苗禽 类携带至少 22 种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可传播给人类多杀性巴 氏杆菌寄生在一些健康禽类的鼻咽喉部,分枝杆菌可以存在于 85 禽类的喙和爪中,可通过啄伤或抓伤传染给人类,特殊病原体 感染有禽流感、鹦鹉热等需要专科会诊进行鉴别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