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我们的风景课件新版鄂教版课件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77MB
约36页
文档ID:591985277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我们的风景课件新版鄂教版课件_第1页
1/36

风景是什么? 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或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一、导入•  欣赏东山魁夷的一组山脉画,提问:“这些画面画的是什么季节?•  引入:介绍东山魁夷,可用多媒体打出相关资料 课文为什么以课文为什么以“我们的风景我们的风景”为题,说为题,说说你的看法说你的看法 风景虽是客观存在,但描绘中却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作者把对风景的主观感受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希望也能感染读者,成为人们的风景,让人们都能面对风景,与自然交流 严格的说,也可以认为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只是,既然人类的心灵是可以彼此相通的,那么我的风景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风景 我确信倘使没有人的感动为基础,就不可能看到风景是美的 风景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描绘中却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作者把对风景的主观感受通过文字描绘出来,希望能感染读者,成为人们的风景,让人们都能面对风景,与自然交流 可以说,风景是人类心中的祈愿风景是心境 一个国家的风景象征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的心 •东山魁夷,1908年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他是日本画巨匠,早年绘画作品有《冬日三乐章》、《光昏》,其代表作有1968年创作的《京络—四季组画》,及1975—1981年创作的《唐招提寺障壁画》。

他还长于散文写作,著有《东山魁夷文集》东山魁夷的世界是艺术的世界,是诗的世界他的文字魅力就在于:在平淡的文字里,流淌着作者炽热的生命激情•背景资料:日本著名风景画家多次获得日本画院展大奖和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长于散文写作,东山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散文作品被并称为散文界的“双璧”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散文思路、理解“风景”的基础上,能美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排比表现手法•  3.明确作品线索,领会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排比表现手法•  2.明确作品线索,领会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初读课文体会美•  在以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为背景的屏幕及森林音乐的伴奏下,老师和四个小组各读一部分课文,而其中每一部分的“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作为主旋律,全班齐读 •三、研读课文感悟美•  学生自由的朗读全文,再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带领大家游览全文其语言可以当作风景片简介,也可以看作是导游词 •四、重点研读发现美•  重点感悟本文的语言特色。

•  由学生共同合作讨论:为什么你喜欢这个句子或这个部分,能否联系上下文想像出几幅明丽的画面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些画面•  讨论结束后,分别请不同答案的学生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并让学生自由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 •五、深层次探究课文•  课文的题目很吸引人,不说“山巅的路“或”山路上的风景“,而说”我们的风景“,你认为好在哪里?•  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给一些东山魁夷关于风景理解的资料,只要学生言之成理都可以,不要求统一答案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整体感知 •【屏显问题--学生分小组朗读,其余学生在配乐声中边听读边欣赏相关的图片】•①“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是文章的主线,这句话反复出现,既能引起读者注意,又带领读者转换视角,虽然都在山路上,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看到不同的景物•②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以“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为线索•③全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风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提示:要抓住各季节典型事物的特征】•初夏——“浓绿”、“布谷鸟悠扬的歌声”、“杜鹃鸟尖锐的啼鸣”•夏季——“蔚蓝的天空”•秋季——“枫叶的红色”、“在冬天到来之前”•冬季——“白雪奏鸣”、“天空又下起雪来”•春季——“小小嫩芽”、“树木吐露新芽”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屏显思考题,组内探究、讨论、交流】•1、课文为什么以“我们的风景”为题,说说你的看法。

•每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风景但心灵彼此相通,我的风景可成为我们的风景作者把风景的感受描绘出来,希望也能感染读者,成为人们的风景,让人们都能面对风景,与自然交流•2、联系全文来看“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这句话写的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状态?•不断奋进,不断跋涉的生命状态 •品读课文,感悟赏析,畅谈感受•【 学生品悟,赏析词句;自由畅谈收获感受;提出疑问,师生共答】•赏析示例:•1、不断传来百鸟的鸣声近处的葳蕤的树林中黄莺在歌唱对面山上传来布 谷鸟悠扬的歌声杜鹃鸟尖锐的啼鸣不时响彻林间•耳畔回响着各种鸟的叫声,抑扬顿挫百鸟的歌唱在山林间回响,更凸现了春夏之交山间景色的独特 •2、小鸟啁啾鸣啭,祝福新生的喜悦不知哪里传来小啄木鸟啄树干的声音•初春来临,这叫声包含了对春天的欢迎,从它的叫声中听到的是稚嫩、欣喜、 活力 •五、放飞想象、朗诵展示•1、根据上下文想象几幅明丽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朗诵的感情和语调】 “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是文章的主线,反复出现,既能引起读者注意,又带领读者转换视角,虽然都在山路上,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看到不同的景物。

同时令行文具有节奏感全文共有五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风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初夏——“浓绿”、“布谷鸟悠扬的歌声”、“杜鹃鸟尖锐的啼鸣”夏季——“蔚蓝的天空”秋季——“枫叶的红色”、“在冬天到来之前”冬季——“白雪奏鸣”、“天空又下起雪来”春季——“小小嫩芽”、“树木吐露新芽” •课堂小结•这篇散文作者用第一人称将自己在长途旅行中对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简洁而又澄静的文字记录下来文字虽然淡雅,但我们却能从中感觉到流淌着作者炽热的生命激情,感觉到他对自然、人生、艺术的热爱,对生命执着的追求,对美的热烈的呼唤 •课外拓展:关爱自然,感悟美丽•1、大自然的美丽让我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2、如何用美丽的心灵去看待世界,并将这种美丽传递 夏天春天秋天冬天循环不已 生生不息 •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葳蕤(  ) 雾霭(  ) 沉湎(  ) 恬静(  ) 摇曳(  )•2、解释下列词语:•葳蕤:•光怪陆离:•眼花缭乱: •3、作者描写的五组画面之间有什么顺序吗?想一想,“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令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带着平和,即使遇见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乐曲,结果到处就会是一片祥和之气 •6.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语段•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放进了垃圾桶,被考试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有个小弟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坏了的脚踏车,小弟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擦拭得漂亮如新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到他的公司当了领班•——原来出人头地很简单,吃点亏就可以了 •同步解读•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枫树的红色、白桦树的黄色、槲栎树的茶褐色、山毛榉树的金茶色、七度灶树的深红色群山峻岭上令人眼花缭乱的红叶色彩缤纷,间或穿插着常绿树的绿,峡谷里荡漾着紫色的影子•相互辉映的色彩鲜艳、丰富在冬天到来之前,大自然让树木的全部生命力都燃烧起来,漫山遍野呈现一片红彤彤•太阳被遮挡住了本是竞相斗艳的华丽色调突然转变,呈现出彼此相互谐调的稳重色调,使人感到明暗的对立变得柔和,各种色彩越发加深了各自所具有的妙处。

此刻自然景色处在一种恬静的静止状态,应该说这是一种等待着冬天到来的冷静观察的姿态 •7.选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8.如何理解“在冬天到来之前……漫山遍野呈现一片红彤彤这句话?•9.“此刻自然景色处在一种恬静的静止状态,应该说这是一种等待着冬天到来的冷静观察的姿态你认为作者在此处说的仅仅是自然吗?•10.作者为什么称此处写的自然景色是“我们的风景”?•11.联系全文来看“此刻,我在山巅的路上攀登”这句话写的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状态? •(参考答案:1.略 2.略 3.春——夏——秋——冬——春;贯穿全文的线索 4.略 5.做人要心胸豁达,心平气和或:做人不要心存猜忌,煞费苦心或:做人要心胸豁达,不要心存猜忌) 6.略 7.秋天文中有相关的暗示,如“枫叶”、“在冬天到来之前”等等 8、这个季节正是大自然成熟与奉献的时刻,也是人生释放创造力的时刻 9、不仅仅是,也是人生处于冷静思索的状态 10、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写照 11、不断奋进,不断跋涉的生命状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