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圆圈舞》教案精选

1824****85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6KB
约28页
文档ID:313967730
《圆圈舞》教案精选_第1页
1/28

《圆圈舞》教案《圆圈舞》教案1  活动目标  1、熟识音乐,学习坐在椅子上坐律动  2、知道手腕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舞伴  3、舞蹈时思想集中,听清音乐的改变,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4、情愿跟随老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心情开心地参与音乐活动  5、乐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重难点  熟识音乐,学习坐在椅子上坐律动认读数字1-10,理解数的排列是有依次的听清音乐的改变,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打算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手腕花戴在幼儿的右手上,幼儿两个戴红花、两个戴黄花,两两间隔围成圆圈坐下  活动过程  1、老师带领幼儿在座位上学习舞蹈中的几个基本动作  幼儿相识左、右,分清圈里、圈外  师:现在我们围成圆圈坐下来,先请小挚友们伸出左手,想一想哪只手是左手呢?(不戴手腕花的手)再换右手,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做的对不对好,现在我们每人向着圆心站好,这叫做面对圈里,每人向着自己的左方向转,看着前一个小挚友的后脑勺,这叫做面对圈上你们会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幼儿学习"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转向圈上,现在请你们跟老师学一学"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幼儿跟随相应的音乐,练习"踏步转向圈上"的舞蹈动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踏步转向圈上"的动作  幼儿学习依据手腕花的颜色练习找挚友,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幼儿跟随相应的音乐,练习"找挚友"的舞蹈动作  2、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在座位上的身体动作  听音乐,幼儿跟随老师学习在座位上的身体动作  师:现在我们要来听音乐,跳一段座位上的圆圈舞音乐比较长,舞蹈动作也比较难,所以学习的时候,请你们思想集中,听清音乐的改变,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老师提示幼儿留意身体姿态以及与同伴间的协作,再次听音乐练习  师:怎样才能跳得更美?请大家留意身体姿态,我们再来试一试  3、老师引导有反思,让幼儿知道手腕花可以帮助自己找到舞伴  师:今日你是怎样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挚友的?什么帮助了你?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索的是如何变更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题性,使其通过自己主动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其次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使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老师教育为主我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地改变,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改变,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其次,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分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当引导幼儿自己发觉站位是否精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精确地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够到位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够整个活动得引导设计应当是:念儿歌得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干脆跟着音乐起先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楚《圆圈舞》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欢乐  3、培育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化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依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打算:  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阅历打算: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依据老师手势的示意,变更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奇妙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相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挚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  2.《圆圈舞》的观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觉了歌曲里的哪些隐私?"(《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依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

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全部的幼儿都放开手,全部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起先重复整个舞蹈    4.《圆圈舞》视频观看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奇妙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运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索的是如何变更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主动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

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笫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老师教育为主老师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  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的改变,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改变,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  其次,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  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分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这并不完全是我的原创,而是在《从头到脚玩音乐》这本参考书中的图示上加了颜色区分,以帮助幼儿识别和精确理解队形的改变其中的一个环节是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示图示,让幼儿观看整个舞蹈队形从头到尾的改变这一环节的好处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结合队形的改变,自己去建立音乐和动作、队形的联系不足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当引导幼儿自己发觉站位是否精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精确的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好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到位整个活动的引导设计应当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干脆跟着音乐起先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楚。

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老师提要求应当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改变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当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圆圈舞》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爱和同伴舞蹈,体验洗澡的乐趣  2.能按音乐节奏,较娴熟的做踵止步等动作  3.了解并学跳圆圈舞  4.对音乐活动感爱好,在唱唱玩玩中感到欢乐  5.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打算: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1、幼儿随音乐欢乐的进场,引起幼儿舞蹈的心情  2、复习舞蹈  1)老师随音乐,有感情的示范跳一遍舞蹈引导幼儿重点视察踵止步等动作  2)师幼共同舞蹈  留意引导幼儿听音乐,随音乐有节奏的动作;  指导幼儿舞蹈时要有表情,表现出洗澡的欢乐心情  3、学习圆圈舞  1)幼儿在场地上站好圆圈的队形,老师引导幼儿在圆上进行舞蹈,并指导幼儿跳舞时留意保持原位置  2)学习圆上走队形  老师示范在圆上边做走步动作,边走队形,并指导幼儿按逆时针方向走队形  4、集体表演,老师留意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留意位置(用眼睛的余光,看看是否和同伴保持肯定的距离)  5、幼儿集体完整地进行舞蹈,激励幼儿有表情的表现。

  6、延长活动:将音乐投放到音乐区,引导幼儿在音乐区接着表现  激励幼儿回家为爸爸妈妈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留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留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楚,理解更深刻,记忆更坚固,在求学做事方面,胜利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育幼儿的留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宠爱的音乐教化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育幼儿的留意力《圆圈舞》教案4  设计思路:  大班律动活动《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微环节帮助幼儿成为更好的挚友爱好是幼儿主动参加活动的前提,只有满意了幼儿的爱好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满意幼儿的爱好和须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化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培育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洁、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非常简洁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  活动目标:  1、感知3/4拍中的强拍,尝试跟着音乐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体验与同伴一起跳集体舞的欢乐  重难点:感知强拍,能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打算:自录集体舞视频、《圆圈舞》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赏感知  1、观看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圆舞曲的形式  2、跟我们看到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呢?  许多人都整齐的跳着同一个舞蹈动作,这就是集体舞  二、学跳集体舞  1、倾听和感知《圆舞曲》乐曲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3/4拍的节奏  重点:关注幼儿强弱拍的表现  3、老师示范圆圈曲的整体动作播放视频,老师示范)  4、幼儿表现,自由仿照  5、幼儿展示,老师提升重点动作和节奏的把握  6、幼儿练习,老师指导  三、学习交换舞伴的方式  1.老师出示红手环,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幼儿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红手环戴在右手上  (2)老师运用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红手握,交换背对背  (3)重点关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