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馆设计案例分析姓名:孟少佳112732 李晓林112754 王晓彤112734案例:康奈尔大学——建筑 艺术与规划学院米尔斯 坦因馆学习借鉴方案亮点设计背景项目概况Milstein Hall at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米尔斯坦因馆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米尔斯坦因馆• 项目地点:康奈尔大学• 项目功能:工作室、展廊、 253座报告厅• 建筑面积:4370㎡• 建造时间:2006-2011 • 建筑师:OMA ● 项目概况1 米尔斯坦因馆2 斯伯利馆3 朗德馆4 铸造厂5 艺术方院 康奈尔大学校园坐落在纽约州伊萨卡城东的东山上,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楼都围绕在名为“艺术方院”的矩形大草坪周围建筑学院所在的斯伯利馆和郎德馆位于艺术方院的北端偏东,铸造厂位于两馆北侧新建的米尔斯坦因馆作为附属,将APP的大楼们统一成一个整体 13 24 5学习借鉴方案亮点设计背景项目概况Milstein Hall at Cornell University● 设计背景场地建筑位置关系图康奈尔大学建造米尔斯坦因馆的目的:解决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空间紧张的难题。
总平面图学习借鉴方案亮点设计背景项目概况Milstein Hall at Cornell University● 亮点一 —— 环境篇:新旧建筑体量完美结合三座老建筑的存在,除去可以看到完整的西立面,令观者在一个角度内只能看见新建筑的一个片段,“不连续”的形象极大地弱化了整体的形使巨大的方盒子体量并不突兀,很好的融进到老建筑群里南侧 西侧东侧● 亮点一 —— 环境篇:新建筑对校园空间的完美退让一层平面图1 斯伯利馆4 小广场5 庭院6 报告厅7 评图大厅上空8 步行通廊9 天桥10 立体门厅11 电梯 地平层仅有一个混凝土穹顶占据空间,实现了对校园交通的完美退让校园大道一层空间校园通廊建筑剖面如同一个“T”字的布局,在二层面积最大化的同时将一层空间还给校园● 亮点一 —— 环境篇:新建筑对校园空间的完美退让● 亮点一 —— 环境篇:新旧建筑功能完美结合二层平面图地下层平面图剖面呈楔形的报告厅,位于一层的玻璃幕墙使报告厅与室外的校园风景在视觉上连为一体评图大厅的弯顶被切了一刀,形成的拱形窗向步行道打开, 内外视线在此贯通● 亮点一 —— 环境篇:室内外视线贯通在相对暗的环境中行走的路人,其视觉焦点被引入建筑地下层的展厅,建筑系的学生们于是成为明亮舞台上的演员。
● 亮点一 —— 环境篇:室内外视线贯通 ● 亮点二 —— 空间篇:总述斯伯利馆和朗德馆的内部空间静态且封闭,各个房间各司其职OMA则认为当代设计学校的空间特质应朝着“即兴交流”的方向发展报告厅 评图大厅卫生间 ● 亮点二 —— 空间篇:负一层空间l从不同层高空间来的交通人流被混凝土天桥立体地汇聚在穹顶之下l在这里,空间没有唯一的视觉焦点l随着漫游者观察角度的改变看与被看随时处在一种动态的交换之中 ● 亮点二 —— 空间篇:特色立体空间休息厅 二层评图室学生工作室 ● 亮点二 —— 空间篇:二层空间l 二层的工作室空间强调“水平延展”,整个平面犹如一个棋盘l 在这里空间彻底开放,人与人的交流也拥有最大化的可能 ● 亮点二 —— 空间篇:水平延展性空间 ● 可持续技术建筑可持续工作原理剖面解析图● 亮点三——技术篇:可持续技术、结构● ● 绿色屋顶:屋顶绿化采用当地景天科植物● 节能照明:室内冷光束的灯光设计与日光感应器共同作用保证恒定的光水平● 地缘冷却:减少空调使用● 热辐射楼板:地板式辐射加热减少建筑能耗● 玻璃幕墙:三面玻璃幕墙采用中空low-e玻璃南北向剖面图东西向剖面图41个透进自然光线的天窗 ● 可持续技术锯齿形天窗:大跨度空间内高效采光,充分减少了眩光。
屋面构件:类型少、材料省、重量轻、造价低● 亮点三——技术篇:可持续技术、结构 ● 结构:混合式桁架 混合桁架结构的开放式空间 桁架结构选型图解 人类身高局限区无吊顶以展示水电暖通管道布置● 亮点三——技术篇:可持续技术、结构混合式桁架综合了多种桁架的优点,内部空间开阔,造价低廉,结构效率高● 结构:巨大的悬挑结构南侧的悬挑北侧的悬挑● 亮点三——技术篇:可持续技术、结构学习借鉴方案亮点设计背景项目概况Milstein Hall at Cornell University● 学习借鉴l退让:T型剖面的布局,巨大的悬挑钢结构共同实现了对校园空间的退让l 消隐:合理利用三座老建筑的布局使观者在一个角度内只能看见新建筑 的一个片段,达到弱化整体体量的目的l 立体交通空间:室内天桥,穹顶,共享空间的应用使空间没有唯一的视觉焦点,各个方向都充满了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