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摘 要:为探讨影响沂南县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因素及解决对策本文分析了影响沂南县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成果发现水质无法保证、水量局限性和保证率较低等是影响沂南县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以境外引水为先导,内部节水为措施,全面改善水环境为责任解决对策,对保障沂南县农村饮用水具有指引意义ﻭﻪ核心词: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解决对策ﻭ1.概述ﻪ1.1沂南县农村饮用水基本状况ﻭ沂南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共有1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县级经济开发区,农村人口83.78万人(不涉及外来人口)因此,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任重道远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全县自来水管网基本覆盖总人口达60.32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72%截止究竟,沂南县的自来水厂通过扩建已达到346座,供水能力达2.1万m3/d,基本形成了集中连片与分散分块相结合的供水格局,在一定限度上保证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持续需求,满足了广大农民生活用水的基本需要ﻭ近年来,虽然为理解决困扰农村群众饮水问题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并获得了巨大成效,但由于工作进展不平衡,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至今尚有23.46万人口尚未被纳入正规水厂的供水范畴,这部分农民或依赖于村级无消毒设施的小水厂供水,或尚未安装自来水,只能以天落水、井水、溪流水作为饮用水源,水质和水量都得不到保证,饮水条件较差并急需加以改善和提高。
同步,由于沂南县的自来水厂的建成时间较早,建设时的管网材质相对较差,致使目前的农村供水中存在管网老化、水量漏渗、水质被管道二次污染等一系列问题1.2农村供水发展及获得的成就ﻭ沂南县的集中式供水最早出目前上世纪60年代初,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沂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沂南的供水事业逐渐向农村进行了拓展,乡镇水厂、村级水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至今全县共建有各类水厂346处,设计总供水能力为4.26万m3/d,受益人口为60.32万人但是,由于受规模、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各级各类水厂的发展却极不平衡,水质好坏不一,用水定额偏低,全县农民生活用水达到基本安全原则的人口只有48.32万人ﻪ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注重下,各供水公司环绕进一步扩大农村自来水覆盖面、提高农民用水保证率这两个目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沂南县的农村供水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形成以“政府牵头、水利主抓、部门参与、全程监督、严把质量、创立精品”为总体思路,坚持“农村供水都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原则化建设、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思路,以优质水源为依托,合理布局区域供水设施,做到投资少、原则高、水质优、易管理,实现供水设施的共建共享,通过精心组织,全力攻坚,科学实行,狠抓贯彻,工程建设夯实推动,真正把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做成惠及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
为解决我县铜井、界湖、苏村、辛集、湖头等乡镇的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我县规划上报了以寨子水库为水源的高原则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处,该项目工程规划设计供水规模为10000m3/d,可解决5个乡镇112个村1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概算总投资5500万元,筹划用3年时间分三期完毕该项目工程ﻭ2.沂南县农村饮水不安全因素分析2.1农村饮水不安全的评价原则ﻭ鉴定饮水不安全由水质、水量、以便限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最低值,就定为饮用水不安全[2]ﻪ(1)水质:符合《农村实行〈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准则》规定的为基本安全还应根据水质化验报告、饮水型疾病调查、水源水质和水解决设施调查,卫生部门的饮水型病区划分资料以及有关水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判断ﻭﻪ(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3)以便限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来回时间不超过20分钟ﻪ(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规定)2.2影响沂南县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ﻭﻪ(1)水质 总体上来说,沂南县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良好。
但也存在如下问题:ﻪ1.水源地水体存在着富营养化趋势ﻪ根据沂南县疾病避免控制中心检测的报告,沂南县各饮用水源水库水质基本符合国家地表水三类以上原则,从水源角度衡量沂南县的水库水源属基本安全ﻪ2.集中式供水工程存在二次污染ﻭ对全县各水库、水厂出厂水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水质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农村实行〈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准则》但是,在管网末端部分农村顾客的水质有时存在超标现象,重要因素是由于管道生锈、腐蚀引起ﻭ3.分散式供水点水质得不到保障ﻪ据水质检测记录,沂南县未喝到正规自来水的人群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数有1.1868万人,其中:苦咸水0.4673万人,细菌学指标超标0.7195万人,这些人大都分布在岸堤、孙祖、双堠、张庄、砖埠、铜井、依汶、马牧池等乡镇的山丘区村落,重要因素是直接饮用未经消毒解决的山泉水、塘水和水窖等并且,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及农业化学药物、化肥的广泛使用,水资源的人为污染日趋严重,中、东部平原地区因受工业污染的影响ﻭﻪ(2)水量局限性ﻭﻪ沂南县的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重要是水库、蓄水池、山泉、水窖、大口井、深井等,在自来水工程建设中受资金、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设计供水规模普遍较小,导致供水量局限性,水源水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沂南县经济发展的规定。
据记录全县仍有45万人用水量低于每人40升/日,用水量只能达到基本安全原则ﻪ(3)以便限度和保证率问题ﻪ沂南县从地形上是以平原为主,因此取水一般都较以便,无论是沿山、沿库的村民,取水距离均较近供水水源保证率要与水源保证率的概念分开,以保证生活用水优先为原则,通过水源用水的合理配备,水源工程预留500万m3保命水,供水水源保证率可以达到90%ﻭ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ﻭ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全国各个地区都在进行广泛实践和积极摸索,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或规范的统一做法在对全县农村饮水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本上,本研究提出了境外引水为先导,内部节水为措施,全面改善水环境为责任的决对策3.1工程对策根据沂南目前农村饮水的实际状况,要采用切实可行措施设法增长优质水源,同步要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合理布置,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工程性措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ﻪ(1)切实增长沂南的有效水源在境内挖潜的基本上积极实行境外引水;目前要积极组织实行好汤浦引水工程和曹娥江至沂南引水工程,为沂南提供优质、充足的水资源ﻭ(2)因地制宜地解决群众实际饮水的困难采用对既有供水管网延伸的措施解决方家河头村、岭脚下等地方的实际饮水困难;对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但有条件进行集中方式供水的地方,如:辛集、铜井等地,可通过兴建一定的自来水工程予以解决;对于目前水源受一定限度污染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应更换水源或开展环境整治、搬迁污染源;对大庄等地的村级水厂,要增长净化、消毒等水解决设施,使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规定;对于列入移民搬迁筹划但目前仍未实行的村庄,可先修建某些临时供水设施,以切实解决群众的饮水困难。
ﻭ(3)积极实行农村二次改水,着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用水条件根据沂南县中西部地区农村二次水改实践,二次改水可切实提高农民的用水保证率,改善农村饮水质量此后应把农村二次水改向全县东部和南部地区进行全面推广,使全县农民用水条件有实质性好转ﻪ(4)积极推广应用新型的供水设备、材料以及水质净化工艺,着力提高沂南县农村饮水工程的技术含量,积极摸索分级分质供水的途径和措施,努力使农村供水事业真正实现自我滚动、良性发展的可持续之路ﻭ3.2非工程对策ﻪ(1)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的管理体制省、市已明确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体制沂南县也应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议贯彻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并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项目纳入水利工程管理范畴,实行项目归口管理并且,根据沂南县水资源区域之间分布不平衡以及水厂分散、规模较小的特点,要实现水源的联网供应,切实提高各镇级水厂的水源保证限度;同步在条件成熟时要撤并部分规模过小的农村水厂,按照同网同价、同质同价原则推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ﻭﻪ(2)拓宽投资渠道ﻭﻪ工程建管资金是基本在境外引水工程建设上,按照县级财政投入与自来水公司自行筹集相结合的措施来共同进行解决;在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建设中,按照县、镇、村以及受益群众共同承当的原则,积极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对实行农村中小型饮水工程规划及建设时,在充足尊重群众的意愿的基本上,按照个人集资、政府补贴的措施进行投资建设,尽量减少农民的经济承当,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ﻭ(3)强化节水意识的宣传培养全民的节水意识,狠抓节水宣传,要让全县公民都懂得我县水资源匮乏的实际,注重急切感,通过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水情,讲透节省用水的重要性,把节省用水作为一种社会公德增强公民节水的使命感、责任感,人们都为节水型社会建设做奉献4)运营管理对策ﻭ农村饮水工程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的,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贯彻、责权利相统一农村公益性事业在工程管理运营中,要按照有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助于工程可持续运用的管理体制,核定成本水价,实行计量收费,按市场化、公司化、规范化运作模式来规范农村饮水工程,保证长期发挥效益ﻭ参照文献:[1]岳荣传,张建国.沂南县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7.ﻭ[2]国家质检总局.《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s].北京,.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