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房的管理规范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67MB
约41页
文档ID:605497355
动物房的管理规范_第1页
1/41

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Click to edit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无忧,PPT,整理发布,实验动物中心的管理制度,目 录,1,、进入实验动物设施人员的,管理制度,2,、屏障环境使用管理,3,、实验动物收发管理制度,4,、实验动物喂养管理规定,(饲养员,),5,、废弃实验动物的处理制度,6,、各类笼器具清洗灭菌制度,7,、动物实验设施设备管理制度,8,、实验动物饲养区域清洁卫生制度,9,、原始记录、实验报告管理制度,进入实验动物设施人员的,管理制度,一、从事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的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严格执行从业人员上岗证制度。

二、实验动物饲养和实验人员按学校规定每年进行体检,凡患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参与实验动物工作三、非相关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区域四、外来参观和实习人员须得到本中心主任批准同意,由专人陪同前往实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区域,并要严格遵守各区域的有关规定五、饲养人员进入实验动物饲养室和动物实验饲养室工作,应严格执行各类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操作细则进入实验动物设施人员的,管理制度,六、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动物生产区,进入动物实验室后应严格遵守动物实验区域的管理制度七、工作人员须自觉保持饲养室内安静、清洁、整齐,不得随地吐痰、吸烟、饮食和存放个人用品,不串岗、离岗,下班前须检查饲养室内水、电、汽、门窗等使用状况,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八、实验人员与饲养人员应密切配合,互通情况,共同管好实验动物,保证动物实验的顺利进行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屏障环境用于SPF级动物、清洁级小鼠、大鼠等啮齿类动物的生产和动物实验,为维护其正常使用,特制定本制度,凡与该环境有关的生产和实验人员均应自觉遵守二、与饲养、质控、实验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屏障环境,质控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定期进入屏障环境须进入屏障环境的维修人员应经有关负责人同意,并自觉遵守出入规定。

该环境内的生产和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其他动物饲养区域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三、生产和实验工作人员进入屏障环境前须更换灭菌工作衣,戴灭菌口罩,并用0.1%新洁尔灭溶液(5%新洁尔灭溶液按150稀释)浸泡双手3分钟(新洁尔灭溶液配制后限使用一周)并戴一次性灭菌乳胶手套风淋的使用,穿戴整齐后进入风淋室,双手高举过头、双腿分开,转动身体,使身体的各部分尽可能的被风淋到风淋时间为,60s,,请勿擅自更改只允许一人风淋,禁止多人同时风淋人流走向,人员入口,男一更,二更,女一更,二更,风淋室,清洁走廊,饲养室,16/,实验室,污染走廊,内准备室,(禁止返回),(禁止返回),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四、工作人员进入屏障环境后应顺气压梯度走动并随手关门,严禁由外界经走廊缓冲间进入屏障区域五、饲养人员应遵照操作细则,工作时不得串门,工作结束后认真做好清场及相关卫生工作六、传入的种用动物和实验用动物须来自屏障环境,并具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传入前先以0.2%过氧乙酸对外包装喷雾消毒,送入传递舱,关闭外门,开启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然后可开启内门,将外包装弃于传递舱内,取出动物送至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七、动物传出前应根据需要进行包装,传递舱先打开紫外灯照射1015分钟后才可放入动物,并关闭内门。

开启外门后取出动物,再次传出前仍应对传递舱进行1015分钟的紫外线照射灭菌八、进入屏障环境的所有物品都应进行有效、合理的消毒、灭菌,适合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有:饲料、垫料、饮用水、笼具、生产记录用卡片、无菌衣物,适合紫外光照射灭菌的物品有:实验器材、维修工具、检测用设备等动物包装盒的传入,开启传递窗外门消毒液喷洒仓内,、,放入动物盒关闭外门紫外灯照射,30min,开启内门取出动物盒关闭内门传入,屏障系统,将动物转移到准备好的笼具中,,,购进的动物需,有合格证物品传入,物品的传入(在传递窗内进行):,照射,1530min,,不能经紫外照射的物品要用消毒液擦拭其外包装表面填写传递窗使用登记表,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九、灭菌后的无菌衣物由灭菌器内扉取出后立即放入二更室,饲养用物品则合理存放于清洁物品存放间或送到饲养室紫外光照射灭菌的物品则应确保照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在确认传递舱外门关闭的情况下开启内舱门取物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十、屏障环境内物品应顺气压梯度移动各种工作车和用具只能在所属区域内使用,除幼种外,饲养室间不得交换任何物品十一、各类使用过的物品和饲养废弃物送至缓冲间,必须关闭缓冲间内门后方可开启外门,严禁二门同时打开。

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十二、废弃的垫料、污物连同笼器具运至环境外,由清洗人员当天倾倒并洗涤完毕,开口向下整齐叠放于灭菌物品准备间用过的料箱内不应有残余饲料,确保其中空无一物后整齐叠放于灭菌物品准备间不须检测的死亡动物或安乐处死的淘汰动物,集中在适当的包装袋内,存放于专用的动物尸体冰柜内,统一做无害化处理屏障环境使用管理制度,十三、连帽无菌衣、袜套(或纱布口罩)灭菌后仅使用1次,换下的无菌衣物必须清洗灭菌后才可再次使用,其中无菌衣每周清洗1次,袜套每天清洗十四、屏障环境要求符合GB14925-2010:,十五、通风过滤和冷暖设施由专人定期保养,维修,其中空气过滤器更换频度:粗效:1次/30天;中效:1次/90天;高效:1次/11.5年实验动物收发管理制度,一、为做好实验动物按质、按量、按时供应工作,保证动物实验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二、教研室各类教学实验动物预算计划,须于学期末报送至本中心,并注明实验动物的品种、性别、体重和数量等要求由本部汇总后,下达动物生产室繁殖、生产外购常规的各类实验动物,至少提前2周填写动物实验室使用申请表三、本中心每日发放的各类教学实验动物按每周计划当日供应数,于课前15分钟送达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动物收发管理制度,四、所发放的各类实验动物应健康,其品种、性别、体重、数量等均应符合使用部门的要求五、教学动物供应箱上所附标识内容与箱内动物相符,动物供应箱每次使用后须经清洗,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其他供应情况根据动物不同的微生物级别相应包装六、动物在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暑、防寒和防污染实验动物运输车应具有冷暖.通风设备每次运输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各实验动物发放人员必须正确填写发放标签和供应台帐实验动物收发管理制度,七、实验人员收到所需动物后要及时验收,核对实验动物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并签收如有异常应及时与本部联系八、因科研需要外购的实验动物,应具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且不得进入动物生产饲养室须经适应饲养或检疫观察,确认合格后,方可供应用于实验,啮齿类动物适应饲养不少于3天,普通级动物适应饲养和检疫观察期为7-14天实验动物喂养管理规定,一、本规定适用于实验动物中心生产和使用的各类实验动物,有关人员均应熟知并认真执行二、小鼠、大鼠的饲喂:,1、所用饲料为小鼠、大鼠全价营养灭菌颗粒料2、生产群每周喂二次颗粒料,育成群每天一次,黄梅季节均为每天一次3、每次饲喂饲料的数量,应能维持到下次饲喂时略有剩余。

4、饮水瓶在剩余饮水不到1/3时调换,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清洁、灭菌实验动物喂养管理规定,三、豚鼠的饲喂:,1、所用饲料为豚鼠全价营养颗粒料,以及需要时适当辅以新鲜黄瓜或青菜2、豚鼠每天饲喂一次颗粒料,每次加料量应能维持到下次饲喂时略有剩余3、若辅以新鲜饲料,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应在颗粒料喂后一小时饲喂新鲜饲料4、每天清洗食盆,每周换洗食盆并消毒灭菌实验动物喂养管理规定,四、家兔的饲喂:,1、所用饲料为家兔全价营养颗粒料2、家兔每天饲喂一次,每次加料量应根据动物的实际采食量而定特别注意对刚离乳兔饲喂不能过多,上午9点饲喂至下午2点食完为宜3、每天清洁饲料盆4、饮水箱每月清洗一次,并用0.125%消毒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浸泡消毒,定期更换饮水橡胶管实验动物喂养管理规定,五、犬的饲喂:,1、可采用犬全价营养的膨化饲料,并给予充足清洁的饮水2、自行调制的饲料其营养必须符合相关标准3、每天清洁饲料盆与饮水盆废弃实验动物的处理制度,一、为预防实验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的交叉感染,防止动物实验后,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扩散,保持实验区域环境的整洁卫生,特制定本制度,各实验动物生产和实验人员均应严格遵守二、在实验动物繁殖生产过程中,体征正常,因年老、超重、多余等原因而淘汰的动物,应由饲养人员安乐处死后,装塑料袋存放在专用冰柜中,由指定单位统一作无害化处理。

废弃实验动物的处理制度,三、在繁殖生产过程中,因疾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和有临床症状的动物,均应放入5石炭酸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内,浸泡2小时后,取出装塑料袋,存放在冷冻柜中,由指定单位统一作无害化处理四、在繁殖生产过程中,因患有严重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而全群扑灭的动物,应将其尸体集中装入灭菌桶内,经121,30min.高压灭菌后装塑料袋,再由指定单位统一作无害化处理废弃实验动物的处理制度,五、在活菌活毒感染实验中,对接种后多余、取消或死亡的动物,以及经过感染实验的动物,应由实验人员做好清点和记录工作,并将动物安乐处死后,放入盛有5石炭酸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消毒桶内,浸泡2小时后取出,装入灭菌箱,经121,30min高压灭菌处理后装塑料袋,存放在冷冻柜中,由指定单位统一作无害化处理废弃实验动物的处理制度,六、经过非活菌活毒感染实验的废弃动物,应经实验人员清点记录后,集中进行安乐处死后装塑料袋存,存放在冷冻柜中,由指定单位统一作无害化处理七、消毒桶内的5石炭酸溶液每周更换2次,福尔马林溶液每周更换1次,由专职消毒灭菌人员负责八、由指定单位(签订协议的具有处理资质的单位)统一将动物尸体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各类笼器具清洗灭菌制度,一、本制度适用于本部各类实验动物生产和饲养使用笼器具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二、笼器具包括繁殖、育成用鼠笼盒,笼盖,水瓶和水嘴,饲料盆,饮水盆,大动物饲养笼,承粪盘等三、换下的鼠笼盒应当天处理完毕,浸泡、冲洗干净,等水沥干后,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待用四、换下的水瓶拔去水嘴并倒去瓶中的剩余水后洗涤,必要时须用瓶刷洗刷内壁;拔下的水嘴用自来水浸泡,并用小刷子洗刷水嘴的不锈钢管内壁各类笼器具清洗灭菌制度,五、料盆浸泡于自来水中10分钟后用抹布擦洗内外壁六、托盘式管理方式中,污物盘每两天更换1次,换下后放在洗涤池中浸泡30分钟后洗刷;冲洗管理方式中,积粪盘每天上、下午各冲洗1次,并用刷子刷去脏物七、笼盖定期用自来水冲洗,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待用八、清洗后的笼器具应无可见污物黏附,水瓶、水嘴内不应有水垢九、需灭菌的笼器具洗涤后整齐放置于灭菌准备间,其中笼盒开口向下,便于附着水流出;笼盖用铅丝扎成盘;水瓶内灌满水,装在专用篮框内,水嘴盛放于合适的容器中并用自来水浸没十、无需灭菌或消毒的笼器具清洗完毕后应立即送至规定地方存放备用,须保持笼器具存放点的整洁卫生,防止污染十一、清洁级以上(含清洁级)动物所用的笼器具洗涤后,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方可使用,灭菌条件参照各级动物管理要求。

各类笼器具清洗灭菌制度,十二、普通级动物笼器具一般不消毒,但料盆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