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学各种理论代表人物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7KB
约25页
文档ID:4785564
心理学各种理论代表人物_第1页
1/25

心理学荣格(C.G.Jung) 1.「心理类型」:内向型、外向型2.心理功能不同:感觉型、直觉型、思维型、情感型魏特金/威京(Witkin) 1.认知类型之父,认知类型有「重形式」 、 「全面性」 、 「稳定性」及「价值中立性」 2.将人分为「场独立型」与「场依赖型」麦克里兰(McClelland)三需求理论:成就需求、权力需求、亲和需求艾肯森(J.W.Atkinson)是成就动机论者,把成就看成是人类的一种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卡芬顿(Covington)1.理论源于麦克里兰、阿特金森2.自我价值论(1)自我价值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2)个人视成功为能力展现而非努力的结果3)成功难追求改以逃避失败维持自我价值4)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转移海德(Heider) 1.情境归因 vs.性格归因2.平衡论(以个体本身和两种态度之间的三角关系来说明态度的学习 )罗特(Rotter) 1.控制信念(对自己与环境之间相对关系的看法):内控、外控温纳(Weiner)1. (认知论的学习动机)理论渊源:海德归因论;罗特控制信念2.三向度归因论:因素来源(内外在) 、稳定性、能控制性3.六个原因:能力(稳定) 、努力(能控制) 、工作难度(稳定) 、运气、身心状况。

费斯庭格(Festinger)1. 提出「认知失调理论」2. 当个人发现二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时,就会感到心理衡突而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其中之一认知3. 改变学生讨厌数学态度的方式:动之以情,让他主动作少许的数学作业Lecky 1.提出「自我一致论」 (教师若能改变学生的自我概念,则能改变其行为)梅尔(Maehy)1. (认知论学习动机)个人专注论:个人面对某项工作时的动机强弱是相对的如:理化不好,专心学历史2. 个人专注从五预测面:选择方向、持久性、连续性、活动量、成绩尼可斯(Nicholls)1. (认知论学习动机)工作投入论:个人对工作是否尽力,视其心态2. 工作投入:个人全力投入,志在发展个人能力为工作而工作 )3. 自我投入:工作是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成就,炫耀自己克劳斯梅(Klausmeier) 1.提倡学习迁移「能力论」贾德(Judd) 1.提倡学习迁移「共原则论」柯勒(Kohler) 1.顿悟学习(Insight Learning)顿悟与智力有关,且只限理解性的问题勒温(Lewin)1.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2.以完形心理学为基础,创「场地论」 B=F(PE)  E:心理环境3.行动研究提出者,指把科学与现实工作的智慧和能力结合在一件合作事业之上的方式。

魏泰迈(Wertheimer) 1.创立完形心理学,探究知觉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托尔曼(Tolman)1.提倡「方位学习(符号学习) 」理论:白老鼠在迷津中,经到处游走之后,已学到整个迷津的认知图(Cognitive map) ,所以白老鼠在迷津中的行为是目的导向的,而不是像操作制约学习论所说的反应导向->老马识途2.提倡「潜在学习论」佛洛伊德(Freud)1.人格发展:口腔期(口腔性格:酗酒、悲观、依赖)肛门期(肛门性格:吝啬、冷酷、顽固)性器期->恋亲情结->与社会化及道德发展最有关连的阶段潜伏期(小学)两性期(国中)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阿得勒(Adler) 1. 创立「个体心理学」2. 主张:追求卓越、生活方式、自卑情结埃利斯(A.Ellis)1. 理情治疗法【爱你死需要治疗 】2. 主张要帮助当事人,对治疗一事自己负起责任,治疗人员的责任只是从旁指导与劝说,从而纠正当事人对事件本身所产生的错误观念3. 人的困扰来自于人的信念系统,而建立合理情绪治疗法巴夫洛夫(Pavlov) 1.提倡「古典制约理论」桑代克(Thorndike)1.「尝试错误」学习理论2.学习三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智力多因说(心理能力原子理论):抽象智力、机械智力、社会智力4.提倡学习迁移「同元素论」5.世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书(教育心理学之父)6.美国心理测验运动之父7.提倡教学之「准备原则」8 行为养成说:人类的心意活动是一刺激、反应交替作用的机械式活动,多次练习便养成习惯,改变人类行为斯肯纳(Skinner)1.倡直线式编序教材,采填充题型,着重学生回忆教材的能力,又称组合答案式2.行为主义心理学3.Skinner 箱,老鼠受电撃次增强物($ or 奖品)自动恢复行为塑造克劳得 1.倡选择答案式的编序教材,着重再认的能力,比回忆的试题容易学习班度拉(Bandura)1.社会学习论(三元学习论:环境、个人、行为)2.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再生->动机(观察学习是认知历程,非动作仿效)3.自我效能论:人愿意迎向具挑战性的工作个人自我评估:直接、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或别人意见、身心状况4. 模仿是向情境中某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过程,四种方式: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抽象模仿5.替代学习皮亚杰(Piaget)1.倡用「基模」(基本行为模式),类型有反射基模、生理基模、心理基模2.组织、同化 vs 调适、适应 vs 平衡3..认知发展:感觉动作(0-2)物体恒存、凭感觉与动作发挥基模功能、延后模仿前运思期(2-7)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知觉集中性、分类具体运思期(去集中化、守恒「数字、体积、重量 」 、类包含、可逆)形式运思期(11~)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推理4. 道德发展:他律(道德现实主义)、自律(道德独立)5. 认知发展是普遍性、心智成长具主动性、认知发展阶段速度不一6. 批评:重知识忽视社会行为;发展先于学习 x 分期高估低估柯博格(Kohlberg)1.道德成规前期/前习俗道德期(依据自己的需求从事道德判断)(1)避罚服从(2)相对功利2.道德循规期/习俗道德期(依据社会规范从事道德判断)(3)寻求认可(4)遵守法规3.道德自律期/后习俗道德期(依据自己的良心与价值观从事道德判断)(5)社会法制(6)普遍伦理布鲁纳(Bruner)1.认知表征发展三阶段:动作表征、形象(图像)表征、符号(象征)表征2.发现学习:直觉思维与学习情境的结构是主要条件,强调认知是一种过程,而非一种结果。

发现正确与发现错误同样重要)3.以人为学科中心的课程计划(简称 MACOS 课程计划)->倡导 「核心课程」4. 教学理论四(七)原则【冻结顺真程玉露】:动机(好奇、好胜) 、结构(具体抽象)、顺序(螺旋式) 、增强、过程技能(如何发现)、预备、收录( 心智最真实的教材)5.螺旋式课程(Spiral Curriculum):教材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动作表征到符号表征等循序渐进,使每一阶段的学习自成一个圆周,以后难度渐次升高,范围渐次扩大,终而学到完整的知识6. 就认知发展论而言,经发现而获得的知识是:逻辑、数学7. 认知是过程而非结果学生发展受社会影响奥苏贝尔(Ausubel)1.有意义学习理论2.前导组织(要领概念/先备知识/认知结构具有吸收同化新概念的功用)3.提倡「阐释法」 (讲解式教学):提供前导组织呈现学习材料(讲解为主;讨论为副) 讲解时遵守的规则( 渐进分化、统整调合、产生意义学习维果斯基(Vygotsky)1.可能发展区(ZPD)2.鹰架作用(Scaffolding):适时的是教学的不二法门3.强调社会文化与语言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有「心理学之莫扎特」称号。

4. 教育的宗旨在发展幼儿的人格5. 学校在发挥学生的潜能活动中学生是真正的参与者6. 教学安排以学生成熟度为基础7. 认知发展论:社会文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认知思维与语言发展关系密切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调和其思维与行动,有助发展盖聂(Gagne)◎影响学习结果的三个条件-1.学习阶层 :讯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反应、语文联结、多重辨别、概念学习、原则学习、解决问题2.学习条件 :不同学习方式会产生不同学习结果1)内在(2)外在( 教学时所设置的环境 )3.教学事项 :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旧有经验、提供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练习、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回馈、评量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五项 教学成果(目标) :语文知识、心智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心智技能」包括: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原则、高层次原则1.心智技能:(1)系指学生学到在生活情境中,如何应用符号去获取知识(数学符号运算生活开支)(2)辨别是心智技能学习的基础,当学生表现正确反应时,应给予适当强化,并要让正确反应多加练习,以避免遗忘3)概念学习(包括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4)原则学习(5)问题解决2.认知策略(1)增进记忆(2)组织知识(3)后设认知3.语文知识(1)透过配对联想学习及概念学习,获得单字与词的基础知识。

2)学习简单的陈述性知识3)有组织的复杂知识4.动作技能(1)需藉由练习(2)根据内在(知觉痕迹)与外在的回馈线索,矫正错误5.态度:从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着手(1)直接法:采取后效强化(2)间接法:提供楷模让学生模仿学习布鲁姆(Bloom)1.教育目标:认知、情意、技能2.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鉴※Mater & Wittrock(2001)将认知分为-记忆、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作※Anderson(2003):事实知识、概念知识、程序知识、后设认知知识3.提倡「精熟学习」(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所需的时间,每人都能达到精熟 )4. 高质量的教学四成分:(1)线索(2)参考(3) 增强(4)回馈与校正活动5. 目标分类依外在规准而判断所属层次克拉斯霍尔(Krathwohl) 情意领域分为五个层次: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品格形成辛普森(Simpson) 将行为目标分为七类:知觉、心向作用(准备) 、指导的反应、机械练习、复杂反应、技能调适、创作绥勒(Saylar) 技能目标六层次:知觉心向 模仿机械化复杂反应创造菲次(Fitts) 1.技能学习三阶段:认知期、定位期、自动期。

克柏屈1.提倡教学之「 同时学习原则」:主学习、副学习、附(辅)学习2.主张设计教学法有四个过程(1)决定目的: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2)拟定计划:是设计活动中最重要且最难的一步工作3)实行工作:由教师指导学生从做中学4)批评结果;由学生自己做罗宾逊(Robinson)1.SQ3R(上下双向处理):浏览(Surver)、质疑(Question) 、阅读 (Read)、记诵(Recite)、复习(Review)2. SQ4R:即 SQ3R 后再加一个反思(Reflect. R)派渥(Paivio) 双代码假说:语文讯息的处理,以意码为主;非语文讯息的处理,以形码为主斯皮尔曼(Spearman)1.智力二因论:普通因素(G 因素):一切智力活动都共同具有,即每个人都具有此种能力,只是多寡不一○1->智力测验特殊因素(S 因素):为学习各种专门智能所依据的特殊能力,某一特殊能力与其它特殊能力○2之间并不相同->性向测验卡特尔(Cattell) 1.流动智力-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多表现在空间认知、机械式记忆等2.晶体智力/固定智力-受后天学习因素影响较大,多表现在语文词汇及数理智识史登博格(Sternberg)1.智力三维论:2.组合智力(Componential Intelligence):指人类的智力系逾期认知过程中对讯息的有效处理,而讯息的有效处理,又系于三种智能成份的配合:(1)后设认知能力:指个人支配运用知识与选择策略的能力。

2)吸收新知能力:指经由学习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3)智能表现:经由实际操作而表现出来的能力3.适应智力(Ccntextual Intelligence)指适应环境化达到生活目的的实用性智力1)适应环境的能力:进入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