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资料2008-12-16 16:40齐白石(1863-1957) ,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 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懂得笔墨也善于操纵笔墨的齐白石,他在下笔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齐白石(1864-1957) ,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 1864 年 1 月 1 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 年 9 月 16 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七岁。
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从民间画工入手,习古人真迹,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 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
1888 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 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26 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 年 7 月、1953 年 9 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 年 8 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 年 1 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 年 12 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 年 4 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 1955 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 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 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 1946 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 、 《白石诗草》 、 《白石印草》 、 《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 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 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1919 年聘四川籍胡宝珠为副室,1941 年立继扶正,育有四子(良迟、良巳、良年、齐良)三女1943 年胡宝珠病殁 1926 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 年 7 月、1953 年 9 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 年 8 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 年 1 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 年 12 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 年 4 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 1955 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 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 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 1946 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 、 《白石诗草》 、 《白石印草》 、 《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齐白石一生共有两妻室,共有七子五女1874 年由父母做主娶童养媳陈氏春君,1881年与妻陈春君圆房,育有三子(良元、良芾、良琨)二女,1940 年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1919 年聘四川籍胡宝珠为副室,1941 年立继扶正,育有四子(良迟、良巳、良年、齐良)三女1943 年胡宝珠病殁 [编辑本段] 艺术特色与主张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齐白石作品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篆刻初学丁敬、黄小松,后仿赵撝叔,并取法汉印;见《祀三公山碑》 、 《天发神谶碑》 ,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近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
其书法广临碑帖,历宗何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诗不求工,无意唐宋,师法自然,书写性灵,别具一格其画印书诗人称四绝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其作品以多种形式一再印制行世 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受陈师曾影响甚大,他同时吸取吴昌硕之长他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篆刻独出手眼,书法卓然不群,蔚为大家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 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 [编辑本段] 作品的市场行情 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作画极多,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仅 1953 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 600 多幅。
1922 年,陈师曾把齐白石的画介绍到东京,参加中日联合会绘画展览会,结果大受欢迎全部以高价卖出,但当时在国内他的画作价却很低20 年代,齐白石得到徐悲鸿的提携,作品逐渐被收藏家所认识,价格稳步提高现在,国内一级市场已难见到齐白石作品进行公开出售,书画商店见到他的真迹自会以高价收购,而标价出售则极少能见到在香港和纽约市场,每年固定拍卖齐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卖最多的现代画家在香港市场,他的最新价格大约是 30-100 万港元,较高价格是 1989 年创造的,达 120 万港元国内拍卖市场中,齐白石的价格最高,最高记录是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一件《山水》册页,为 517 万元后来嘉德公司又搞了一次齐白石作品专场拍卖,效果虽然较好,但此后齐白石作品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编辑本段] 齐白石册页创天价 2008 年 5 月 31 日,齐白石于九十五岁创作的《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以 2464 万元的拍卖成交价,一举刷新白石大师书画作品的历史最高纪录,从而再次激起了收藏界对“册页”独特魅力的青睐, “册页”这一独特书画形制受到市场的格外关注 齐白石作品 众所周知,立轴、中堂、屏条是传统书画的主要形制,但由于其尺幅较大又多为卷轴,不仅欣赏时需要张挂,而且保藏和携带多有不便,所以自唐代就有人把数幅卷轴画切割后装潢成册,此后,人们便将多张小幅书画,每页外镶边框、前后添加副页、上下加之板面,组成少则四开、八开,多则十六、二十四开便于保藏、携带、欣赏,还可满足文人雅赏后于册中再题跋赋诗,以表达感怀文思的“册页”了。
齐白石此《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之工笔草虫,为白石老人六十多岁时所画:有蝴蝶、飞蛾、苍蝇、螳螂、蜻蜓、蚂蚱、蝼蛄、黄蜂、蜜蜂、蝉和纺织娘,其每只草虫的身体细节,翅膀肌肉的软硬度、质感、透明度,都表现得十分清晰而自然,腿部的表现尤见功夫,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而趣味盎然草虫画成的 30 年后,白石老人再补景题跋,使这《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成了汇聚齐白石早期工笔草虫和晚期花卉、瓜果、静物、书法等艺术精髓的匠心佳构白石老人的补景,大写意信笔挥写,刚健朴厚,淋漓尽致,与草虫的精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映成趣,不可多得难怪连白石老人也自我赞叹:吾年九十五矣,仍旧白石! [编辑本段] 生活轶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 ,后书“铁吾将军” ,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有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 年日款款飞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
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齐白石 70 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 [编辑本段] 毕加索眼中的齐白石 谈到齐白石,对这位“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 、 “世界文化名人” ,不少中青年也许感到不熟悉,这里只从外国画家对他的评价说起,谈谈白石老人的影响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 齐白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