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由民族服装进校园想到的剑川三河白族服装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6.45KB
约4页
文档ID:12876388
由民族服装进校园想到的剑川三河白族服装_第1页
1/4

第 1 页 共 4 页20 x 20 = 400由民族歌舞进校园想到的剑川三河白族服装●剑川县金华一小六(2)班 李 蕾剑川是全国白族人口比列最高的县份,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民俗淳朴,民族特色鲜明,被誉为白族文化的聚宝盆剑川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剑川石宝山歌会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龙霸王鞭、剑川白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剑川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让剑川白族本土民族民歌舞进校园,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展现白乡民族文化魅力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校园师生的艺术才能丰富了全县中小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剑川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剑川三河白族妇女服饰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是白族人,爱讲白族话,会唱白族歌,能跳白族舞” 经过剑川民族歌舞进校园活动,全县所有中小师生进一步了解白族民族礼仪、深切体验白族民族艺术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剑川优秀的民族文化我的妈妈老家在剑川三河,我从小就是穿着外婆给我亲手缝制的三河白族服装成长的三河村位于县城北部,南距县城 9 公里,北与丽江市玉龙县九河白族乡接壤。

214 国道从村旁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在外婆和妈妈的交谈中耳闻目染接触了三河白族服装到了七岁的时候,我拥有了自己的一套剑川三河白族服装还有我对剑川三河白族服装的了解是每逢周末,去看望外婆,每个周末外婆给我上的民族服饰课吧!去年“石宝山歌会节”放假的时候,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姐姐了外婆穿着节日的盛装耐心的对我说:三河白族服饰以妇女服饰为代表,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当地妇女服饰一般采用靛兰、天兰、紫红、粉红、纯白、黑色优质布料缝制,分中老年装和少女装大体包括头巾、上装、下装、背披、围腰、挂巾 6 大部分中老年妇女头巾常用黑色、靛兰布料,边桃白色花线,多块相叠制作而成少女服饰色泽鲜艳,靓丽大方少女头巾色彩艳丽,包层较少,顶部扎制成喜鹊尾状,配以鲜红或五彩绒线垂肩缨穗;上装内衣、外衣颜色不同,外衣袖筒置精细袖圈,外着无袖领褂,内外衣均前短后长;下装宽裤口大裤档,并系精绣围裙,显得潇洒明快,干净利落;背披为千层布纳制,下摆为白色绵羊皮,由于与丽江接壤,亦有加缀披星戴月形式的环形装饰;挂巾为配带饰物,由 10 余块颜色艳丽的须边方巾相叠而成,方巾上挑有精细图案,一角系于腰前领挂布扣,下摆自然垂至腰部,别进围裙。

三河服饰别具一格,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充满独特浓郁的文化气息生活在坝区的三河人民,主要以农耕为主,其服饰色彩以冷色调为主,除了领褂色彩为红、蓝色较为鲜艳外,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袖口、裤腿边的装饰三河白族少女服,是一套多元文化合壁的典型服饰,头戴用第 2 页 共 4 页20 x 20 = 400多层布将发辫包住后扎成兔子耳朵形状的包头,然后在多层布的头巾外缠玫瑰红的毛线将头巾缠住上身穿以淡蓝色和紅色达配为主色的衣服, 内穿淡蓝色右祍长袖衣, 衣襟前短, 后长至臀部以下, 衣袖上用黑色布料作两圈袖箍,近袖口处在用深蓝色的布料作一道袖箍,袖口为淡蓝色;外套紅色右祍领褂,领褂前短, 后长至臀部, 领口及祍边用黑色金绒滚边,右衽大襟上挂三块挑花方巾和绣花方巾,腰系黑色围腰,围腰下摆用蓝色镶边,围腰两边用淡蓝色的布料作装饰,在腰上系两条扁矛形挑花飘带,一条为蓝色,另一条为黑色,腰前系蓝色挑花的飘带,腰后系黑色挑花的飘带,最后在腰上系两米长的蓝色布带一条,下身穿灰色或黑色的长裤背披白色七星羊皮褂脚穿用布条自编前有绣球的凉鞋或是胶底绣花鞋节日盛装在石宝山歌会节三河村白族传统歌舞和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其服装艳丽,着装整齐,特点突出,在剑川乃至大理州白族服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今年的石宝山歌会节,当外婆她们再次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唱白曲的时候,我又在想:三河白村服饰文化村的主要优势是什么呢?三河村白族服饰挑花工艺考究,图案丰富,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有突出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三河村民俗文化体现了白族原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白曲、霸王鞭、滇戏、古乐等活动都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领班和自编、自导的民间艺人领头,完全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充分体现白族原生文化的独特性区位优势强三河村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老君山山麓,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三河村民俗文化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第 3 页 共 4 页20 x 20 = 400穿着新装合张影想到这,我从课外书籍中还知道:三河白村服饰文化村的制约因素有:缺乏对三河白族妇女服饰的保护和宣传基础设施差,缺乏资金投入长期以来,民族服饰科研创新意识淡薄,无科研人员,工艺落后,难以形成批量效应,缺乏挖掘文化内涵和统一开发服饰产品的能力民族服装制作工艺复杂,民间服饰艺人技术封闭,师傅带徒弟作坊式的生产严重制约民族服饰的发展在此,我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积极呼吁:要结合实际,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三河白族服饰的研究和宣传,挖掘整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和加工技术,采取资金、人才等帮扶措施,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从事民族工艺品加工和销售,开发服饰产品,推出集代表性、适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白族服饰,推向市场。

加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让村民更加自觉地树立起穿民族服装为荣的观念将三河村列为白族服饰及歌舞文化保护村,在村中成立白族服饰及歌舞文化传习馆,在 214 国道两侧建盖白族服饰及工艺品商店及服饰加工作坊,以展示和传承传统文化,鼓励、扶持三河村发展来料加工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三河村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老君山山麓和村民能歌善舞的优势,逐步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并积极组建民间歌舞、服饰表演团体, 为旅游业服务挖掘整理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品等传统工艺和加工技术,组织民族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从事少数民族工艺品加工第 4 页 共 4 页20 x 20 = 400剑川三河秀丽田园风光一角参考文献:(1) 《剑川民族文化丛书》2012 年 8 月第一版 政协剑川县委员会 编(2) 《云南民族村镇旅游》2009 年 1 月第一版 杨旭恒 汪 榕 主编(3)图片来源于云南乡村数字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