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为矫正在生活中的应用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84KB
约3页
文档ID:429223795
行为矫正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1页
1/3

行为矫正在生活中的应用摘要:行为矫正是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行为的系列性技术 行为矫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借助实例简单 介绍行为矫正主要技术和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加深对行为矫正的理解 关键词:行为矫正; 生活应用行为矫正技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 立各种促进健康行为的系列性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生活 中,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用来塑造希望行为和矫正不良行为,行为矫正是一种极为 有效的手段文章借助实例简单介绍行为矫正主要技术和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加深对行 为矫正的理解一)强化法实例:龙龙是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小朋友,平时总有写字不认真的习惯一天,他在写作 业时不知为什么竟十分认真,老师看见了便马上拿起其作业本对大家说:“ 龙龙真乖, 写 字那么认真!大家今后要向他学习此后,龙龙写字再也不马虎了这个例子就是老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强化原理所谓正强化,即当一个操作行为在 某种情景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给予一种正强化物,如果这种强化物能满足行为者的需要, 那么以后在类似情景下该操作性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

这个原理强调行为的保持与否是 依据行为的后果而定正强化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糖果、玩具、新衣、代币等,儿童表 现了一个良好行为,就给他一定的实物奖励,这有助于某行为的巩固,实物奖励不能过于满 足儿童;另外,精神奖励对儿童也是不可缺少的正强化物,它可以让儿童感到自信,自尊和 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如幼儿园教师对儿童的点头、微笑、表扬、奖励小红花等等例子中老 师的夸奖让龙龙获得了满足,是一种正强化物,无形中强化了杰杰写字认真这一目标行为 总之,若能把握机会,针对儿童的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强化,就能建立该良好行为常用的强 化方式除正强化,还有负强化、间歇强化等二) 消退法实例:儿童雷雷,每次和妈妈逛商场时都要赖在玩具柜前不肯走,要求妈妈给他买玩具, 若不买就大哭大闹,妈妈每次没法就只有给他买后经专业人员建议:在他哭闹时,明确告 诉他即使哭闹也不会给他买,然后领他走他若不走,大人也不要予与理睬可先慢慢往前 走结果,东东的哭声越来越小,并在后面跑着追妈妈几次以后,东东的这个坏毛病改掉 了这个例子中专业人员的建议就是消退法的运用行为强化应用于行为的获得和行为的维 持,行为消失则是行为的弱化过程,行为强化的反面是行为消失。

所谓消失,是指在一定的情境 中,行为者出现了原先得到强化的行为,但却没有受到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在以后类似的情境 中出现的频率就会下降,从而使这种行为逐渐趋于削弱 ,以至消失如矫正儿童的任性: 任性的形成,儿童一般是用哭闹的方式来引起大人的注意,给大人提要求 ,大人为了不让 他哭闹,就满足其要求,满足本身其实是对哭闹的强化大人满足儿童时候,没什么感觉, 一但满足不了则感觉到孩子的任性,由此孩子的任性也是和大人的强化分不开的要去除儿 童任性的坏习惯,则要对儿童的无理要求,哭闹等不予注意,不予理睬,让他的行为自行停 止在进行消退的同时,还要强化儿童出现的良好行为另外,消退中一定要有坚持性,因 为在开始时,情况可能会更糟,即出现消退爆发现象,如儿童的哭闹会更强烈,但也要坚持 下去只要坚持下去,一段时间后儿童的不良行为就会消除 三 ) 惩罚法实例 :5 岁的小明一年来经常顶撞父母并拒绝做他们让他做的事尽管父母和他争论 并警告他会采取措施,他仍然我行我素母亲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对他的不良行为采取一 定惩罚这天中午,他在看电视,妈妈告诉他准备洗手过来吃饭,连喊三次,10 分钟过去 了,他都没有动作。

母亲走到他的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说:如果你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做 , 请你待到隔壁房间,直到你愿意听我的要求得到我的同意才能出来在此过程中,妈妈对小 明的争论、抱怨、顶嘴不给予理睬,不与他说话如果这次小明服从了.妈妈微笑表扬他并 让他吃饭.如果不服从就让他在里面待更长时间该实例中妈妈的行为是惩罚法中隔离技术的运用反复几次这样的隔离后 ,孩子觉得 不按父母的要求做,自己就会受罚,也没有意思按父母的要求做,父母会高兴并表扬,再 有类似的情境也就不拖沓了惩罚法又称厌恶法,指在儿童不良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厌恶刺 激,以使之减少不良行为惩罚是一种不被提倡的方法但有时应用惩罚对于儿童不良行为 的矫正也是十分必要的惩罚有三种类型,( 1 ) 体罚体罚中的厌恶刺激包括能激活痛觉 感受器官的疼痛刺激或使其他感受器官产生不适感的刺激,如鞭打、罚站、电击、令人讨厌 的声音等 2 ) 谴责指个体产生不良行为时给予强烈的否定语言刺激,或警告语句,以 阻止不良行为的出现,谴责包括瞪眼、 怒斥等 3 ) 隔离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 及时撤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其不良行为的再现,或把个体转移到正强化物 较少的情境中去【2】。

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如,吃饭 时两个小朋友争吵,就让两人离开饭厅,促使他们认识到争吵的错误,从而改变这种行为, 以后不再出现使用惩罚法只能部分地减少或抑制不良行为,不能使之完全消除而且,在 使用惩罚法时要注意惩罚的度,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要全面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需要其 他行为矫正法的辅助和教育的配合,加之此法缺点较多,疗效不持久,易引起儿童的反感, 所以不宜作为首选方法3】(四)行为契约 实例:峰峰,一个七岁的儿童,平时上课总不能按时到校为了让他建立按时到校的行 为,老师就和他约定,如果他能在上课之前到达教室,就能获得一枚小红旗而每获得了三 枚小红旗的话,那么老师就会答应峰峰一个合理要求 (如,上动物园或放风筝等) 结果,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峰峰就建立了按时到校的这种目标行为该实例中教师运用了行为契约技术行为契约必须由达成协议的双方来签写,其中一方 或者双方同意采取一定程度的目标行为此外,契约还规定了该行为出现(或者没有出现)将执 行的相关强化结果行为契约目前已被大量用于改善儿童、青少年及大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 和问题行为,运用行为契约可以创造一个暗示的、有助于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环境[4]。

行为契约的组成包括五个方面: (1)明确目标行为; ( 2)规定如何测量目标行为; ( 3)确定 该行为必须执行的时间 ; (4)确定强化和惩罚的发生强化或惩罚的发生要清楚地写在契约 中来访者认可一定程度的目标行为,并进一步同意与目标行为相关联的强化或惩罚; (5)确定 由谁来实施这项强化契约要清楚地规定由谁来对目标行为实施强化以上几个实例是行为矫正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还有很多种技术和方法,这里就不 再一一阐述总之,行为矫正对于儿童行为的改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建立目标行 为还是消除不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技术的实用性很强,而 且便于掌握和操作,因此在许多领域也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矫正和精神 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最为普遍正确学习和理解行为矫正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有利于 我们的今后的生活更加和谐参考文献:[1] 杜润萍•论运用行为矫正改变儿童行为[J].红河学院学报,2003(12).[2] 徐捷•儿童行为矫正中惩罚技术的探讨[J].教育导刊,2011(2).[3 ]吕静.儿童行为矫正 [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1 9 9 2:6 5 .[4]田江萍,周爱保•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