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态语探析中日文化差异摘要:体态语(也就是所谓的肢体语言)属于“非语言交际”范畴非语言交际同语言 交际一样,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打着不同文化背景的烙印本文从人际交往的距离 姿势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对中国人与日本人的体态语进行异同比较分析,旨在促进跨文 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关键词:体态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人们从事交际活动时,通常总是首先想 到语言,但语言只是人们交际的一种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的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外,人们还是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 想感情,传达各种信息这就要依赖于非语 言交际的手段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活 动的形式统称为非语言交际而体态语(也 就是所谓的肢体语言)属于人类交际活动中 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即以人体本身及其活动 作为交际媒介进行表情达意的那一部分内 容戴维艾伯克龙比称:“我们用发音器官 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说明用身 体说话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艺术1】 日本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力求和谐的强制,增 加了对体态语的依赖,而同时减少了言语交 流另外,由于日本人的暧昧、谦恭、含蓄 等性格,他们在交际活动中比中国人使用体 态语交际的概率更大因此,只有弄清楚交 际双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双方 顺利传达思想,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一、人际交往的距离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 告诉我们交际双方的关系、心里状态,而且 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 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 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等而不同不同的民 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 看法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博士将体距归 为四种类型: 亲密的距离 (即亲昵圈) 、 私人的距离 (即亲近圈) 、礼貌的距离 (社 交圈) 、 一般的距离 (即公共圈) 从这 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 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 距离我们知道日本是鞠躬的民族,鞠躬要 比握手需要更大的人际空间距离即使日本 人夫妻在一起走路也往往是一前一后,很少 并排行走,当然更不会手牵手(除非担心因 人多而被挤散)就更不用说和关系不亲密 或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了而中国人见面时乐 于“套近乎”,交谈时双方往往就会拉近彼 此的距离距离越近,关系越亲密人际交往的距离不仅指实际的空间距 离,也指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中国人与日 本人在处理此类关系上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就是很熟悉的邻居、亲戚之间,日本人见面 也不习惯被问及有关隐私的话题,通常多谈 论些天气等无关痛痒的话题。
这是因为日本 人在为人处事时常信守“距离美”的原则 而中国人则在熟人、亲戚间就不避讳这些有 关自己晋升、家庭、甚至收入等话题二、姿势动作1.身势的差异 可以说最具日本特色的姿势动作就是鞠 躬和点头交际双方见面时,日本人往往“先 礼后语”未及开口先施礼,日本人很少有握 手问候的习惯, 人们见面时往往以低头或 鞠躬向对方表示敬意并且低头鞠躬的角度 十分讲究,一般说来, 对年长者、身份高于 本人者、女性对男性、店员对顾客、主人对 客人及其它对十分尊敬的人等要深深低头 鞠躬鞠躬时身体的角度与对对方的尊敬程 度成正比女性比男性鞠躬要深鞠躬角度 一般为10度〜15度左右,最深可达90度 【2】另外,日本人在进行交谈时,习惯相 互点头表示在认真地听着对方讲话,是一种 礼貌的体现日本人之所以喜欢低头弯腰不 是出于生理和心理的原因,而是出于谦逊和 服从的社会原因因为昂首挺胸给人一种高 傲自大,旁若无人的感觉,这是不符合日本 社会力求和谐、以和为贵的法律准则的而 中国人见面则习惯握手如果是亲密的朋友 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习惯左手一边轻拍一下 对方的肩,背等部位,右手则紧握对方的手, 这是表示对对方的喜爱、关心、鼓励等。
2.手势的差异手势在中日各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 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 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 “差”或“坏”,这反映了一种“尊卑有 等”长幼有序”的文化心态而日本人 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曾经在日本电台 上有这样一则广告 私(竖起小指) 会社总辞用手指在太阳穴旁 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日本人用此动 作表示被“炒了鱿鱼"再如,食指和拇指 构成圈,其余三指向上,在中国表示同意, 好极了,一切正常等意思,而日本人则用这 个手势表示“钱”中国人表示“钱”时, 通常用拇指和食指做数钱的状日本人用手 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杀,反映了日本传统文 化中的武道精神中国人把手架在脖子上表 示被人砍头,是古代刑法取去“首级”的遗 风关于手势语还有很多差别,在这里笔者 就不再一一解释了三、面部表情 人类的感情或欲望,在无意中形成身体 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而利用面部做出的 变化更是难计其数一切没有经过掩饰的肯 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接纳与拒绝等表情 的事情发生,面部表情对于交际的重要性是 众所公认的,但表情中的多种文化内涵却难 以估量3】 在谈话过程中日本人提倡善于倾听,习惯从 说话人的各种表现中去揣度,体察对方的意 思和心情,因此日本文化被称为「察J文化」 (体察文化)。
如:A:指茶力'b:笳笳、这两句话如果是两个日本人是很容易 就知道这是在表示拒绝喝茶,而中国人就要 去揣测对方的意思了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日 本人是不会直接拒绝对方的,而是用这种委 婉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避免了 伤害对方下面主要从目光接触和微笑两个 方面来比较分析中日文化差异1. 目光视线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方保持目 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中日语言中都有“眉 目传情”(目怎口二哲①艺言刁)“眼 睛是心灵的窗户”(目怎心①窓)这样的说 法4】说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眼睛交际 作用的认识是相同的但是文化对目光的接 触和眼神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比起西方人 来,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目光的接触都 是不多的但是日本人比中国人的目光接触 更少日本人认为,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是 很失礼的,会给人骄傲自大、蛮横的感觉 因此在与人交往时,日本人往往把自己的视 线从对方的头部移开,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礼 貌以及尊敬他们讲究眼睛不能朝上或朝 下,更不能茫然地环顾四周,而是自然地将 视线投向对方打领结的地方而中国人一般 和别人交谈时是要注视对方的眼睛的,否则 就会认为是对对方的一种不尊敬的表现当 然当对方对紧盯着自己看有时也会感到不 自在,甚至惶惑不安, “非礼勿视”说的 就是这个意思。
2.微笑微笑,是最有益于人际交往的面部表情 对日本人来说,微笑是社会交往的义务,不 管自己愉快与否,他们对家人还是对外人都 习惯以笑相迎并且微笑更多表现在女人身 上但是说起微笑,日本人的微笑理解起来 就比较困难,它可以表示赞同、确认、反对、 克制、歉意等有时候日本女人还可以用微 笑表示慌乱、难堪甚至是悲伤、痛苦而中 国人的微笑含义很简单,就是表示喜欢、赞 赏等5】总之,体态语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 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为引 人注目不同国家的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 可以借助体态势语进行交际 但由于不同 民族文化对体态语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我 们不能忽视文化约束力对体态语的影响以 及和环境差异所赋予体态语的不同含义因 此,只有弄清楚交际双方体态语的文化差异才能使交际双方顺利传达思想,从而促进跨 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Analysis on China-Japa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dy LanguageLI-Xueyan(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00, China)Abstract: Body language (i.e. gesture) belongs to th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ategory. Lik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rands,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This paper, from perspectives of distance, gesture and facial expression, etc., analy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body languages to promote smo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body language; cultural differenc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参考文献:【1】王秀文、孙文.《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 际》【J】.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140-143【2】祝大鸣,日语语言文化特点再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2).【3】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J】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56【4】刘宗和•日语与日本【M】.湖南教育出 版社, 2000.41【5】刘君梅.大学日语教学中的中日文化差 异【M】.武警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