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天气》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 活动记录:1. 下雨、刮风、有霜、多云等2. 今天是晴天,天边有一些淡淡的云早上比较冷,要穿厚厚的外套有微风,能看见国旗在飘动课堂练习:1. 判断题1)√(2)×(3)√(4)√2. 填图大雨——穿雨鞋、带雨伞、不能晒衣服、小河流水急、凉、潮湿2天气日历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选择题1)C(2)B(3)B2. ××√ 3.(略)3温度与气温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5)× 4风向和风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 判断题1)√(2)√(3)√ 2. 选择题1)B(2)A(3)A(4)C 5降水量的测量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 2.选择题1)C(2)B(3)C(4)C 6云的观测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1)√(2)×(3)√(4)√(5)× 2.选择题1)C(2)C(3)A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活动记录:根据实际测量数据填写,略课堂练习:判断题。
1)√(2)×(3)第三题需按具体观测数据来判断(4)×(5)√ 单元练习 1.判断题1)√(2)√(3)√(4)×(5)√(6)×(7)√(8)×(9)√(10)× 2.选择题1)B(2)C(3)B(4)A(5)A 3.(略) 4. 选择雨天、有雾、寒冷、层云、西风、大风5.(略) 《溶解》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活动记录: 不搅拌搅拌后放置一会儿过滤后食盐颗粒慢慢变小颗粒慢慢消失颗粒消失没有出现颗粒沙不变不变不变沙留在滤纸上面粉不变分散在水中沉淀在水底面粉留在滤纸上 课堂练习:1. 选择题:(1)C(2)A(3)D(4)A 2. 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烧杯3.阅读资料:(1)B(2)B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活动记录:1.(略)2.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能否看见颗粒能能否否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是否有沉淀出现有有否否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否否能否是否溶解否否是是 课堂练习:(1)C(2)B(3)C(4)C(5)A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活动记录:1.(略) 2. 胶水醋酒精食用油进入水中后的状态沉入水底分散分散浮在水面在水中怎样扩散慢慢扩散很快扩散很快扩散不扩散充分搅拌或振荡后的状态分散在水中均匀分散在水中看不见浮在水面是否溶解是是是否 课堂练习:选择题(1) C(2)A(3)C(4)C资料阅读:(1)√(2)√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活动记录:1.物质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分数溶解能力的比较食盐7食盐的溶解能力强小苏打2 2. (1)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偶尔会冒出一些小气泡;(2)我发现注射器里的液体冒出的许多气泡;(3)我发现注射器的小气泡又消失了溶解的快与慢 活动记录:1.(1)搅拌-快;不搅拌-慢;(2)冷水-慢;热水-快课堂练习:2. (1)×(2)√(3)×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活动记录:实验材料:水、烧杯、筷子、食盐研究步骤:(1)在烧杯里倒入100毫升冷水;(2)往烧杯里加入 2克 食盐,用筷子搅拌到溶解为止3)重复第二步,直到水不能溶解食盐为止4)每次加食盐时,把食盐的重量加起来研究结果:一杯100毫升水能溶解约 36克 食盐(实际数据为准)课堂练习: 选择题1)三种方法均可,提倡AB两种方法(2) A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活动记录:1. 再加一些水,因为水能溶解食盐,水越多能溶解的食盐就越多或者:搅拌,因此搅拌能加快溶解)2. 食盐会分离出来,因为食盐溶解需要水,水少了,食盐就多出来了3. 食盐颗粒 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颜色 白 雪白 形状 颗粒 粉状 大小 大 小 其他 课堂练习:选择题(1)C(2)A(3)C(4)C。
单元练习 1. 选择题1)B(2)C(3)C(4)C(5)B(6)B(7)B2. 判断题1)√(2)√(3)×(4)√(5)√(6)×(7)×3. 能溶解于水的物品:食盐、白糖、肥皂、高锰酸钾、酒精、蜂蜜、洗手液、洗发水;不能溶解于水的物品:石头、面粉、塑料、菜油、水银、胶水4. 填图从上到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声音》单元 1听听声音 活动记录:1.走路的声音、读书的声音、讲话声、鸟声、风声等2.实验器材轻轻击打时对声音的描述重一点击打时对声音的描述大音叉声音轻、弱声音重、强小音叉比大音叉音高比大音叉音高大铁钉声音清脆音高不变,声音更强,持续时间变长长中铁钉声音比大铁钉高一点同上小铁钉声音比中铁钉还高同上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记录:物体名称使物体发生的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我的发现锣敲击发声时锣面轻微振动,摸上去麻麻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敲打鼓面上下振动钢尺拨动、敲击上下振动橡皮筋拨动、弹来回振动桌子敲击桌面上水杯里的水晃动水流动、滴落水面出现波纹课堂练习:1. 选择题1)B(2)C(3)C 2. 判断题。
1)√(2)×(3)√3声音的变化 活动记录:1.实验操作振动幅度声音强弱轻轻拨动钢尺小弱用力拨动钢尺大强2.杯子序号1号2号3号4号预测 第一次实验低较低较高高第二次实验低较低较高高第三次实验低较低较高高课堂练习:1. 判断题1)√(2)√(3)× (4)√2(1)高→低;(2)低→高;(3)低→高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活动记录:1.略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振动越慢,音高越低;伸出桌面部分短,振动越快,音高越高5声音的传播 活动记录:传声物体铝箔木尺棉线尼龙绳能否听到音叉的振动能能能能能否感受到音叉的振动能能能能哪种材料传声效果好好好一般一般 课堂练习:选择题1)B(2)A(3)A(4)C(5)C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活动记录: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橡皮膜的振动情况 我们的猜测 实际的观察 声音的制造点到耳膜的距离相等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强 振动明显 橡皮膜上方制造的声音较弱 振动不太明显 制造声音 强弱相同 接受的声音离橡皮膜较近 振动明显 接受的声音离橡皮膜较远 振动不太明显 我们的发现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距离越近越明显,声音越强越明显 课堂练习:连线。
耳道——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7保护我们的听力 活动记录:摇的力量轻一些、在发声罐里加棉花、包上棉布、慢慢地摇,等课堂练习:1. 判断题1)×(2)√(3)√(4)√(5)√ 单元练习 1. 填空1)树叶、小虫子等;汽车、铃等;(2)声带、翅膀;(3)强(或大、响)、弱(或小、轻);(4)高、低;(5)波(或声波) 2.判断题1)√(2)×(3)√(4)×(5)× 3.选择题1)A(2)C(3)C(4)B 4.连线听到的声音高----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快,弹拨伸出桌面距离短的尺子听到的声音低----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鼓皮振动得慢,弹拨伸出桌面距离长的尺子听到的声音强----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弱----轻轻敲击锣5. 高→低;低→高理由:敲击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玻璃和水,水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吹试管时,振动的物体是空气,空气越多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我们的身体》单元 1身体的结构 活动记录:1.略2.头、颈、躯干、上肢、下肢。
打篮球:手、腿、头部、腰等课堂练习:判断题1)√ (2)× (3)√ (4)√ (5)√ 2骨骼、关节和肌肉 1.判断题1)×(2)√(3)×(4)√ 2.连线骨骼—塔身,挖掘机,台灯;肌肉—挖掘机;关节—挖掘机,天线,活叶 3.选择题1)C(2)C(3)B资料阅读:(1)B (2)C (3)A 3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填空1)氧气、二氧化碳;(2)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3)(略) 2. 判断题1)×(2)√(3)√ (4)√4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 填空1)肺、血液、心脏 2. 判断题1)×(2)√(3)√(4)√(5)√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判断题1)√(2)√(3)×(4)× (5)×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活动记录: 原有状态短时间咀嚼后长时间咀嚼后食物的状态固体米饭软软的流质更软,带甜味 课堂练习:1.连线牙齿—咬碎食物;舌头—搅拌作用;唾液—湿润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2. 判断题1)√(2)×(3)×(4)√ 3.保护口腔的行为:(2)(4)(5) 资料阅读:(1)√ (2)× (3)√ 7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4)√(5)√(6)×(7)√(8)√(9)× 2.填图早起早睡,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睡前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不挑食不偏食单元练习 1.填空:(1)实验、阅读资料 (2)支气管、肺 (3)氧气,二氧化碳 2.判断:(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