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多址技术,2,提要,一、多路复用和多址联接 二、频分多址(FDMA) 三、时分多址(TDMA) 四、码分多址(CDMA) 五、三种多址技术的RF利用方式 六、ALOHA,3,一、多路复用和多址联接,多路复用: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各路信息,按某 种方式合并成一个多路信号,然后通过同一个信道 传送给接收端接收端再从该多路信号中按相应方 式分离出各路信号,分送给不同的用户或终端简而言之,多路复用是利用一条信道同时传输 多路信号的一种技术,可以解决在同一信道内同时 传送多个信号的问题多路复用方式可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 分复用、波分复用等4,多址联接:指多个通信站的射频信号在射频信道上的复用,以实现各个通信站之间的通信对于卫星通信系统,多址联接指的是多个地球站发射的信号,通过卫星转发器的射频信道复用,实现各站间通信的一种方式常见的多址方式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空分多址 多址联接和多路复用的关系:多址联接和多路复用的理论基础都是信号的正交分割原理但多址联接是指多个电台或通信站发射的信号在射频信道上的复用,以达到各台、站之间同一时间、同一方向的用户间的多边通信;多路复用是指一个电台或通信站内的多路低频信号在群频信道(即基带信道)上的复用,以达到两个台、站之间双边点对点的通信。
5,单向和双向通信:按信息信号传送的方向,通信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在单向通信方式中,信息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例如,广播、电视、遥控、无线寻呼等;在双向通信方式中,信息可以双向传送,通信双方都能收发信息例如,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移动用户和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等双向通信按信息信号传送的时间又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通信方式6,频分多路复用(FDM):按照频率参量的正交分割原理,将各路信号的频谱搬移至互不重叠的频带上同时在一个信道中传输接收端通过不同中心频率的带通滤波器,可以将各路信号分离出来频分多路复用的各路信号在时域中混叠在一起,在频域中可分辨 时分多路复用(TDM):利用时间的正交性,即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它利用不同时隙来传送各路不同信号在TDM系统中,每个信号占据着不同的时间区间,但每个信号均占有相同的频域,各路信号在频域中混叠在一起,在时域中可分辨一)多路复用,7,码分多路复用(CDM):根据码型结构的不同实现信号的正交分割,各路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是互相重叠的,接收端用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实现信号分离 波分复用(WDM):为了增加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可以在一条光纤中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只要这些光源的波长有着适当的距离,接收端的光频器件就可将它们分开。
(二)多址联接 频分多址(FDMA):各站、台发出的射频信号在指定的射频频带内,但在频谱上互不重叠地排列,共同分用该射频频带,接收端用带通滤波器分离各路射频信号 时分多址(TDMA):以不同的时隙来区分地址,每站有一指定时隙,各站只是在自己的时隙内发射信号 码分多址(CDMA):每个用户有一个特定结构的码字作为地址,不同用户的不同波形信号以同一频率发射出去,各站的接收是根据相应的信号波形分离出自己需要的信号 空分多址(SDMA):利用天线的方向性和用户的地区隔离性实现信号的分离8,9,(三)双工方式:频分双工(FDD)、时分双工(TDD) FDD:收发频率分开,接收设备通过滤波器分离各路信号 特点:需要合理安排频率 TDD:收发共用一个频率,收发信号通过开关来控制 特点:收发存在时间间隔,10,不同系统的多址技术,11,二、频分多址技术(FDMA),卫星通信系统的频分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是卫星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多址技术当多个地球站共用卫星转发器时,如果根据配置的载波频率的不同来区分地球站的地址,这种多址联接方式就为频分多址它对各地球站配置不同的频率,以实现不同地球站之间的联接这种频率配置可以是预先固定指配的,也可以是按需分配的。
12,FDMA的非线性效应,频谱扩展:相邻信道干扰; 交调(IM) 谐波:邻近业务信道的干扰交调干扰主要是由行波管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FDMA的一个卫星转发器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同时放大多个载波信号(几个、十几个甚至几百个载波) 目前卫星转发器的功放级大都采用行波管放大器(TWTA),其单载波饱和输出功率为5~40瓦,功率增益为30~40dB左右多载波是为了充分利用转发器资源,但是多载波工作却妨碍了卫星功率的有效利用在卫星转发器中,作为功放级的TWTA,是一个非线性放大器,它的幅度特性是非线性的,它的相位特性具有调幅-调相变换作用(简写为AM—PM变换)13,行波管调幅-调相变换作用分析,典型的行波管幅度非线性特性为:当输入功率增加到某一数值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加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反而下降行波管放大器有一个最大输出功率,称为饱和输出功率若行波管在饱和点处工作,一般效率最高,但非线性失真也最严重多载波工作时,减小输入可以减少非线性影响,但同时输出功率也降低了,管子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多载波波输入时,输出要受到“压缩”.这种压缩是指,在输入总功率相等的情况下,多载波工作时总输出功率比单载波工作时的输出功率要小。
14,例一 采用FDMA的转发器交调(互调)频率IM=mf1+nf2,m,n为任意整数,如:f1=1930MHz,f2=1932MHz,求落在工作频率为1920~1940MHz的交调频率解:可能的交调频率有:(2n+1)f1-2nf2, (2n+2)f1-(2n+1)f2或者(2n+1)f2-2nf1, (2n+2)f2-(2n+1)f1,n=0,1,2….,15,保护频带,16,图3-1 FDMA的地球站框图,17,频谱实际占用度,令表示转发器带宽的实际占用比例,那么设转发器带宽的dB表示为[BTR],单载波带宽的dB表示为[Bc],K为FDMA载波数有K= BTR / Bc[Bc]=[]+ [BTR]-[K],18,FDMA典型应用,美国AMPS系统:FDMA/FDD,模拟窄带调频(NBFM),按需分配频率; 同时支持的信道数:N=(Bt +B保护)/ (Bc + B保护) Bt 系统带宽,Bc信道带宽, B保护为分配频率时 的保护带宽解:N=(Bt +B保护)/ (Bc+B保护)=(12.5+0.01)/(0.03+0.01)=312,例:如Bt为12.5MHz, B保护 为10KHz,Bc为30KHz,求FDMA系统的有效信道数。
19,例二 卫星转发器带宽36MHz,饱和EIRP值为27dBW 地面站接收机G/T值为30dB/K,全部的链路损失为 196dB转发器有多个FDMA载波,每个载波3MHz带 宽转发器有6dB功率“压缩”(back-off)计算单载波 情况下的下行链路C/N值,并比较有没有功率“压缩”下该 FDMA系统中可以容纳的载波数假设可以忽略上行链 路噪声和交调噪声,只考虑单载波时的C/N值解:转发器带宽的dB表示为[BTR],单载波带宽的dB表示为[Bc],假设K为载波数 [C/N]=[EIRP]+[G/T]-[L]+[K]-[BTR]=27+30-196+228.6-75.56 =14 .04 dB dB=-[back-off],[K]= dB+ [BTR]-[Bc],K=3; 如果没有back-off,那么K= BTR / Bc =12,20,三、时分多址技术(TDMA),卫星通信系统时分多址技术:用不同时隙来区分地球站的地址,只允许各地球站在规定的时隙内发射信号,这些射频信号通过卫星转发器时,在时间上是严格依次排列、互不重叠的卫星将在一个TDMA帧内的不同子帧时隙接收并转发来自各地球站(它们都采用相同的载波)的突发脉冲串。
也就是说,每一地球站只在TDMA帧的一个子帧内接收和发送突发脉冲为了保证每一地面终端的突发(子帧)能在所指定的子帧时隙到达卫星,对系统定时和信号格式将有严格的要求为此,每帧内的第一个子帧将由基准站发出“基准”子帧以作为同步和网控之用21,图3-4 TDMA网络定时的示意图,22,图3-5 TDMA系统发送数据格式和框图,23,图3-6 TDMA系统接收数据格式和框图,转发器所转发的TDMA帧由来自各地球站的突发子帧组成,图3-6的三个子帧分别来自A、B、C三个地球站为了保证各子帧之间不相互重叠,在它们之间留有一定的保护时间接收地球站在对信号进行解调后,由分路设备分别从来自A、B、C站的信息子帧中输出传送给本站的数据流24,TDMA帧结构,25,TDMA帧的基本组成,基准站相继两次发射基准信号的时间间隔叫做一帧,在一帧内有一个基准分帧和若干信息分帧,每个分帧占据一个时隙,基准分帧由基准站的突发信号构成;信息分帧由地球站的突发信号构成 一个信息分帧对应一个地球站的突发信号信息分帧中的信道定向采用逐字复用的时分多路复用方式(TDM)这样,一个地球站发射的信号可由该站的消息分帧在一帧中的位置来确定。
26,TDMA的效率,系统效率:在发射数据中信息所占的百分比,不包括系统开销; 帧效率:发送数据比特在一帧中所占的百分比;,27,TDMA系统的信道数,总的信道数:总的TDMA时隙数即每一 信道的TDMA时隙数乘以有效信道数N=m*[ (Bt + B保护)/(Bc+B保护)]m为每个信道所支持的TDMA用户数,Bt 为信道带宽,B保护保护带宽,Bc用户带 宽28,例三 GSM系统,总带宽25MHz,一个信道200KHz,具有8个TDMA用户,未设保护带宽,求总用户数解:N=m*[ (Bt + B保护)/(Bc+B保护)]=8 *[ (25 + 0)/( 0.2+0)]=1000,29,例四 GSM系统每帧包括8个时隙,每时隙包括156.25比特,数据发送速率为270.833kbps,求:(1)比特周期Tb;(2)时隙周期Tslot;(3)帧长Tf;(4) 收发时间间隔解:Tb=1/270.833kbps=3.692sTslot= Tb ×156.25=0.577msTf=Tslot×8=4.615ms收发间隔为帧长30,TDMA话音信道容量的简单计算,设突发数据率为RT,帧效率为η F,每话音信道比特率为Rb 。
则话音信道数N为 N= η F RT /Rb,31,例五:INTELSAT卫星的每帧符号数为120,832帧周期为2ms,帧效率0.949,话音信道比特率64kb/s,采用QPSK调制求话音信道容量解:符号率= 120,832/ 2ms=60.416M symbol/s.QPSK调制用2比特表示一个符号,所以RT=60.416*2=120.832Mb/s所以 N=(0.949*120.832*1000)/64=1792,32,独特码(UW或BCW)的相关计算,独特码用以指示TDMA帧内子帧的起始位置、子帧内各信息的位置以及站址识别 漏检与误检 发生漏检,意味丢失示位脉冲;发生误检,意味着产生了虚假的示位脉冲,这些都将导致系统同步不正常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两个概率值:漏检率和误检率UW: Unique Word, BCW: Burst Code Word,33,,漏检率 设UW长度为N比特,E为允许该UW检验正确的最大差错数量令I为在接收UW时的实际差错数量那么当I≤E,UW可以正确检验;当I>E,认为被检测的序列N不是UW,则发生漏检令p表示传输平均差错率(BER),那么长度为N的序列中包含有任何一种特定排列的I个错误的概率为 pI=pI(1-p)N-I。
而N中取I的组合方式有CNI=N!/(I!(N-I)!)所以接收到长为N的序列中含有I个的错误的概率为PI= CNI pI所以漏检概率Pmiss=∑NI=E+1PI,34,例六 设UW长度为N比特,E为允许该UW检 验正确的最大差错数量令I为在接收UW时的实际差错 数量令p表示传输平均差错率(BER),求当 N=40,E=5,p=10-3时的漏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