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梦论一列子与梦的探索世界上没有比梦更神奇更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然而在梦的面前人类却是那样的无知科学也显得那样的无力就算到了 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完全充分的了解梦的原理我们可以给人类的基因组测序,但却无法找出人类的梦的“基因” 而中国古代对梦的研究是相当深入的,周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梦”在其伐殷的过程中,就以“朕梦协朕卜”来鼓舞士气可谓兵 戈未斗,精神先战后来成立国家后专门设有占梦之官由于知识的官方化,梦的研究可能一直存在与统治阶级的内部所以 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对梦的分析论述是非常稀少的也就没有系统或深入的研究战国那个动乱的时代也不可能让精英们把主 要的精力放在对梦的研究上先秦诸子中对梦的关注无有如列子者如果说其它学派对梦只是偶有论及的话,那么《列子》一书中有对梦专门的分析与 论述因而现代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梦的理论时,就不能不面对列子就对“梦”的有兴趣者以及普通读者而言,可以看见《列子》 一书关于梦的探讨,是十分有趣与发人深思的列子对梦的探讨一方面继承了前代对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则有自己的思考心得因而就显得纷纭繁杂另一方面有是 十分系统和理论化的下面我们就进入其众多的新奇理论观点之中。
让精神做一次短暂的旅游一) :神的论述列子把人类的梦,看成泉神游其在《黄帝》中讲了黄帝华胥国的梦其中列子说到:“不知斯齐国几万里,盖非舟车足力 所能及,神游而已"他也认识到梦者梦时其形僵卧,而可感知另一个五彩的世界那么必然有区别于形体的“神”的存在梦中 其形不至,必为神至神游”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这样的普通,而在当时对梦的认知识上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中国哲学也有深远 的影响有神论(指神能独立存在)与无神论者(指形神合一)在其后几千年中的争论不休,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神游"是怎 样的状态回到列子与梦的话题上,在先秦诸子的论梦中这是相当先进与成熟的墨子只是模糊的讲到:“梦卧之以为然也”庄 子到是比较接近列子的观点说到:“其寐也魂交虽然魂交与神游非常的相似,但还是不如神游”的准确与传神荀子的解释是: “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这样的认识是深刻的,但还较多的停留在梦觉的划分上面不利于梦论的展开而列子的“神 游”触及了梦的内部,也为下一步的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遇”:列子也注意到了“神游”的局限性,如果只是人的神游而无梦中事物,那么还是不够成梦的所以他在《周穆王》中 讲道:“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梦者之神只有在与梦中物事交遇后才构成一个梦的世界。
神凝”:同样在《周穆王》中提出了 :“神凝者想梦自消”的观点神凝”是相对与普通人的“神游”和“神遇”而言的指出了人 并不一定要做梦的,这就是著名的“真人无梦"的观点如果说庄子的“真人无梦”还是想当然的话,那么列子的“真人无梦”则有了 非常坚实的埋论基础神游”“神遇”“神凝”观点的提出,使人类对梦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梦的研究走向了理论化与系统化这是列子对 梦学的冕大贡献二) 效与莎《列子周穆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梦想自消这里列子把梦与想等同起来,想是日间的神行,梦是眠时的 神游因而想与梦只是神在梦觉的不同状态下的分身没有本质的不同这里我们可以读一则周宣解梦的故事: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后又问宣曰:“昨夜尝见刍狗, 何也?”宣曰:“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顿之,果如宣言后又问宣:“昨夜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当善护之俄 遂火起语宣曰:“前后三时,皆不梦也聊试君耳,何以皆验邪?”宣对曰:“此神灵动君使言,故与其梦无异也此载于《三国志 魏志》这里周宣发展了列子的梦想同一的理论列子的想梦无异在周宣的手中给活用了。
使得占梦者所 占空间大大的阔展了在混淆了清醒状态的思想,和睡眠状态的神想后,列子等人的齐梦觉的空想就有了一点理论基础确实列子很敏锐的指出了二者的同生关系,如果梦不存在,想也会消失梦也不能离开想而苟活他把想与梦的同生性, 发展成为等同性就是诡辩了就好象物之于影,它们也具有同生性,但却不可以等量齐观的当然列子能提出这想梦关系,于梦的探讨上是难能可贵的在当时具有进步性有接与无接我们在回过头来看列子对梦与觉关系的论述其书中讲了 :“神之交谓之梦,形之接谓之觉”的观点这与庄子的“形开"“形闭” 的论说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明代的刘巩在〈正蒙会稿〉中的:“人之既睡而觉者,此谓形开而物接就综合了两人的观点然而人在唾梦中就其的“无接”了么?在列子的书中有:“籍带而寝者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这就证明了睡者在梦时的客 观状态可以影响梦境也说明了人在睡眠时还泉“有接”的在西方肉体刺激形成梦的理论,一度占据了梦的研究的主导地位,以 至于弗洛依總在〈梦的解析〉一书中不得不花整整一个小节来论辩事实上无论在中国古代的解梦书中,还是西方的析梦著作中,肉体引发的梦,所占比例是很小的所以“有接”“无接”仍是列 子之后很多学者乐于用来区分梦觉的论述。
四) 阴阳相对的观点列子一书中有明显的相对主义的倾向其对梦的论述中也完全是遵照阴阳相对的理论的也成为了其研究梦的指导思想 在继承了周礼的“梦有六侯”的观念时他相对的提出了“觉有八征”在讲“神遇为梦”时也没忘了“形接为事"在论梦因时说“阳气壮 则梦涉大火而燔烟,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总之这类两两相对的论述在其书中非常的多他的“古莽之国”的设想就是想说 明存在一个与现实世界的梦觉相反的国家他讲的伊氏与役夫的故事中具然存在多种相对关系见尹氏与役夫梦的分析)当然列子是有意识的利用了相对观念他的意图是:先把梦与觉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达到他齐梦觉的目的,最后则是 以梦觉不辩,世界混同为结束这和当时十分流行阴阳学说分不开的在儒家的经典中常常可以看到那是人们的阴阳观《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国语》 中的史伯论阴阳都反映出当时的主流学术观点但阴阳理论和列子的相对理论是有区别的阴阳理论也承认世界有阴阳构成 但以阳为尊阴为卑的而列子则是鲜明的倡导相对主义在“尹氏与役夫的梦"中发挥到了及至以至于其众多的相对关系反而损 害了他的主题五) :蓼因的採讨众所周知占梦在古代的地位相当重要,甲骨文中有很多殷王占梦的记载,而周时还设置了相应的占梦官员。
然而占梦在对 梦的探索方面主要是以,分析预测梦者的未来,很少研究致梦的原因列子在这里多要展示了他的唯物辩证观,他认为,“一体 之盈虚消息,皆通天地应于物类他是高扬了天人感应理论这与中医主张的淫邪发梦立场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承认客观事物 对精神的梦是有影响,天地,万物,人的本身都是够成梦的基本原素这也比单纯的用心理分析来解析梦,眼界要开括得多 也不会让梦的探索滑向唯心主义的泥潭几千年来古人都一直坚持了这一正确的观点让我们对梦的探索上少走弯路——当 然这种以唯物解梦的传统比列子时代要早得多,甚至可以说是黄帝时代就形成这样的观点了列子继承并发扬这种观点也是非 常可贵六) :養育八征《周礼》有六梦之说,而觉的存在状态又是什么呢?这《周礼》并没有讲了列子提出了 : 一为故,二曰为,三曰得, 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虽然列子是有意与梦有六征相对应然而在无意中却涉及了生命的本质人到底 怎样才算活着??列子在这里的回答是否准确,我们不能定论然而他毕竞是第一个系统论梦觉对应关系的人这种观点还暗 示了对梦的研究离不开对觉的认知他把觉的探索和梦的研究相对应,可谓高瞻远瞩的为梦的研究指明方向这在梦学史看来 是非常重要和独特的。
七) :韋外的发現列子在宣传齐梦觉时提到:若欲梦觉兼之,岂可得邪”列子在这里无意间涉及到了一个本质上的问题那就是时间具有单 一性也就是说人在“此时此刻”只能从事一项行为用在对梦的探讨上,那就是某一时刻你要么是梦着的要么是醍着的非梦则 觉,非觉则梦正因为了有这样不可兼的特性,导致了齐梦觉一派不能从“时间”上寻找突破口而不得不在井中搭舞台唱大戏 试想要是没有时间单一性的拦截,那么在同一时刻内一个人可以存在梦与觉两种状态,那庄子与列子的齐梦觉不是可以不证自 明了么?现在他们只能通过另外的手法来证明他们齐梦觉的主张但这写论证也只是在井中搭舞台唱大戏而已见〈庄子于列 子梦论的比较〉)《列子》一书还有很多的观点值得我们的关注与学习,比如他坚持了〈周礼〉的六梦化分,而不象后来的学者各自以自己 的意念把梦分为十梦,三梦,四梦,五梦,九梦等等使得梦的研究陷入迷途列子的这种坚持是非常了不其的很值得我们去 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念当然他也有非常奇怪的观点:“欲辩梦觉唯黄帝与孔丘"也是很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的但梦本来 就是复杂多变,如要一一介绍列子的梦的观念,那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这里介绍的几个方面基本上能概括列子梦论的精要, 也能较正面的反映列子对梦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人类梦的虚幻性,隐私性使古今中外的学者多留意其个案的探讨然而,梦也是有共性的,荣格根据梦的共性分析出梦 的最深层次是人类集体潜意思列子做为先秦对梦有深刻了接的学者,他对梦共性的探讨也是十分有趣,和值得我们注意的 此文将通过尹氏役夫梦的分析来认知列子对梦共性的理解周只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者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 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型俱疲,夜亦昏 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作走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喰呀呻呼,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 “若位足以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觉梦兼之,岂可得邪?”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只 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 《列子周穆王》我们能一眼看出这并非是一个真实的梦例这样极端相对的例子只能是理论中的人不可能每晚做同样的梦,而没有变化 这个梦例与梦的多样性是不合的每个人每晚的心情状态,与白天所受到的“刺激”。
是不同的因而有正梦,惧梦喜梦之分一 个人不可能老是做梦,也不可能老是做喜梦这样的梦例只能说是理论上有存在的可能是列子以梦的共性为前提而创造的一 个梦例大量梦的归纳表明反梦确实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在西方就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好心的老妇人,不忍心见一个流浪汉 睡在公园的长模上,就让他睡在旅馆中那知第二天这位流浪汉牢骚道:“在这床上根本不可能睡好,在长橈上时,我梦见自己 睡在松软的床上,很是舒服而睡在你这里的床上,老是梦见自己睡在又冷又硬的长模上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人们是容易做 与白日相反的梦的列子正是从此类梦中找出了一些梦与现实相反的特性故而合成了此例具有典型意义的梦虽然是人为合 成的梦,但其构成依然具有梦的真实性,所以仍然有一定的分析价值一 :3的达戍弗洛依镶认为:梦是愿望的达成我们看役夫的梦,就是非常明显的愿望的达成然而这梦例,列子有意的使其具有相 对性在一系列的相对关系中,役夫与尹氏是住要的一组相对应的关系役夫在梦中达成了他的愿望,那么与相反的尹氏呢? ? ? 我们能说他的恶梦也是他愿望的达成么?他总不会以“趋作走役”为乐事吧然而我们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这梦依然是他愿望的 达成,只是这愿望更隐密一些。
他“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可见这些就是他的欲望我们对梦基本元素的的分解,可以看见:“趟 作走役,无不为也”这实际上反映了他的理性认知,那就是成功和富贵是要通过勤劳才能达成的而“数骂杖挞,无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