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案例简答题技巧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案例问答答题技巧案例问答答题技巧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答题程序答题程序理资料☆☆ 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一、一般状况资料一、一般状况资料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二、个人成长资料二、个人成长资料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填写格式:1.童年期生活(1)重大事件:吃食未洗手遭母训斥回忆完整2)严重疾病:身体健康,未患有过严重疾病3)父母情感:家庭生活传统、父母情感和谐4)家庭教养: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5)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情况良好,成绩优异2.少年期生活(1)严重疾病:没有严重身心疾病发生2)学校教育:教育无挫折,成绩前茅3)萌动体验:对异性有性萌动而自卑4)成人关系:没有仇视、忌恨事或人5)兴趣游戏:兴趣爱好缺游戏活动乏3.青年期生活(1)求学史:升学顺利,无挫折2)就业史:就业顺利,无挫折3)婚恋史:婚恋挫折性欲受阻4)交往史:几乎没有要好朋友4.个人成长中重大转变及现在对它评价(1)童年时未洗手吃东西被母亲训斥,对生活影响很大,从此养成了讲卫生习惯2)大学时同寝室同学患有肝炎而担心被传染,但认为对自己生活没有多大影响。
三、目前状态资料三、目前状态资料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好)四、疾病诊治资料四、疾病诊治资料(1)身体疾病诊疗史,躯体检查结果,哪家医疗机构诊断,服药情况2)心理疾病诊疗史,心理测量结果,哪家咨询机构诊断,治疗情况答题技巧:1.先列大纲再填内容,已有但不详也要补充完整2.逐条补充,然后视时间情况填写,越详细越好3.家族史、婚恋史—青年必填、疾病史、成长史4.躯体检查资料、心理测量资料及相关诊断资料案例题型:为了确诊还需要收集整理哪些资料找症状找症状☆☆根据变态心理学提供的症状顺序框架填写有无相应表现☆☆按照心理功能状态、生理功能状态、社会功能状态展开☆☆列出大类,小类可不列,否则交错症状难以分开而重复一、心理功能状态一、心理功能状态1.认知方面(三原则之一)(1)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等感觉障碍方面症状。
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2)错觉、幻觉知觉障碍症状是诊断精神病性障碍重要依据3)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窥镜症感知综合障碍方面症状4)妄想、强迫观念、强迫意向、超价观念等思维内容症状5)注意减弱影响记忆力、注意狭窄见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6)记忆增强、记忆减退、遗忘、错构虚构等记忆障碍症状7)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丧失,如否认精神病、拒绝治疗答题技巧:千万别忘无幻觉、无妄想、无逻辑思维混乱、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等2.情感方面(三原则之二)(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程度变化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性质改变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脑器质性答题技巧:1.一般有焦虑、抑郁情绪症状来不及细阅可全填上,填错也不扣分2.以上不得已办法,最好是先细阅案例,如有时间则按正式套路来做焦虑举例:1.既怕学习不好耽误前程,又怕琴练不好达不到降低分数线级别; 2.求助者常常为此十分矛盾,而冥思苦想,难以决断,辗转不眠3.意志行为方面(1)意志增强、意志缺乏、意志减退、意向下降等意志行为障碍症状2)强迫行为、精神运动性不安、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
答题技巧:1.症状应逐条填写,如有强迫行为,则具体写上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2.如没有,也酌情填上无——当然要找与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关症状填写填写格式:行为方面:强迫行为(反复洗涤、反复检查试卷姓名、反复检查窗门关闭)4.人格方面(三原则之三)关注求助者人格倾向,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等人格特点因不伴有妄想、幻觉且自知力完整而不归入精神障碍的人格障碍(1)以偏执报复、敏感多疑、敌视警惕、常把别人好意当成敌意等为特征的偏执性人格障碍与偏执性精神障碍区别)(2)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征的分裂样人格障碍3)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征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4)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有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的冲动性人格障碍——又称攻击人格障碍5)以过分感情用事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征的表演性人格障碍——癔症性人格障碍6)以循规蹈矩、过分严格、追求完美、思虑过多、悔恨焦虑、满意情绪少等为特征的强迫性人格障碍7)以一贯感到紧张不安,习惯性夸大日常处境潜在危险而回避某些活动倾向为特征的焦虑性人格障碍8)以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无能与缺乏精力,怕被人遗弃,常感到无助为特征的依赖性人格障碍。
5.心理生理方面(具体可归入生理功能状态)(1)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心理生理障碍2)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嗜睡和发作性睡眠异常如睡行症、夜惊、梦魇3)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等二、生理功能状态二、生理功能状态1.躯体疾病(1)躯体障碍、异常感觉,如疼痛不适、疲劳乏力、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等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入睡困难、胃部不适、头昏晕眩、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呼吸急促2.生理缺陷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三、社会功能状态三、社会功能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工作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无法上班上学经常缺勤答题技巧:求助者活动效率一般都有下降,所以一定要写上几句2.社会交往状态(1)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失调、外界接触不良2)固执、退缩、回避、攻击等社会功能受损下诊断下诊断☆☆下诊断、列依据——给出可能的诊断☆☆下诊断时列依据可视情况不引述原话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1.现实因素激发——因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
(常形冲突)2.持续时间较短——时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是心理冲突持续)3.社会功能常态——度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人格没有明显异常,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生活、学习、社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 (情绪—认知—人格—行为—社会功能各项均正常)4.反应没有泛化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二、严重心理问题二、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1.强烈刺激——因引发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 (没有引发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痛苦情绪)2.时间持久——时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3.反应强烈——度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1)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2)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4.反应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情绪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还没有把握诊断是还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予可疑诊断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泛化、功能受损1.变形冲突——因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即引发原因只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且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 (变形冲突)2.持续时间——时痛苦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两个月,未超过三个月 (超过三个月即神经症)3.功能受损——度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神经症诊断标准 (神经症:影响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4.内容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泛化四、神经症(注意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叙述上的区别)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功能受损、症状泛化、病变基础1.变形冲突——因心理冲突指两种观念欲望、行为倾向、价值观等互相对立,患者无法协调并感到精神痛苦 (变形)2.时间持久——时时间上持久,常以年计,病程最少 3 个月焦虑性神经症也不少于 3 个月,惊恐发作则是首次焦虑发作后持续 1 个月。
3.功能受损——度心理冲突、精神痛苦影响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如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紧张4.充分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充分泛化5.病变基础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不是说神经症患者不能得器质性疾病,只是说神经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答题技巧:1.严格按规范从大到小给出本案例明确诊断,三级心理异常内容仅限于神经症,疑病症考得较多2.难断强迫症或焦虑症,别直接下结论,要逐层来,先诊断为非精神障碍疾病,再确诊为神经症3.在上述诊断过程中,诊断依据尽量略写,可一笔带过小类诊断如没把握也要给出,不能略去4.如题目未问及如何与精神病和其他心理问题相鉴别,做题时也要进行鉴别,并视时间情况详略5.如问诊断依据,也从大类到小类,视情况详略填写,重复不要太多鉴别诊断答题也按此进行诊断流程诊断流程:即使是一般心理问题,先从三原则入手,以改卷人的偏好,往往也会酌情给分Ⅰ.根据有无自知力、是否主动求治、有无逻辑思维混乱、有无幻觉妄想、三原则确定正常心理或异常心理(排除精神疾病)Ⅱ.判断心理健康还是心理不健康Ⅲ.根据四条标准明确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填写格式: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依据:①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幻觉妄想、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②变形冲突;③精神痛苦;④病程持续时间持久;⑤社会功能受损;⑥内容充分泛化; ——神经症⑦恐怖或恐惧症状; ——恐怖症⑧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 ——社交恐怖症⑨心理测量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诊断CCMD 式:a.严重标准:精神痛苦;社会功能已经受损;内容充分泛化 (即四条标准中的 3、4、5)b.病程标准:病程持续时间持久(两年多来,从不与人多讲话)c.症状标准:恐怖或恐惧症状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与人讲话不敢直视,眼睛躲闪)d.排除标准:害怕对象不是特定场所,排除场所恐怖;害怕对象为非特定事物,排除特定恐怖没有焦虑、强迫主导症状,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根据 ab 项诊断为神经症,根据 c 项诊断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根据 d 项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究原因究原因☆☆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三方面: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社会原因☆☆框架定要列出,如没有相应原因也要注明无明显的这方面原因一、生理原因一、生理原因1.生长情况(1)遗传因素所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2)发育不良、肢体创伤、躯体疾病。
3)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导致自卑2.年龄因素(1)青春期自卑、焦虑、抑郁2)处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3)更年期考虑更年期缩合征二、心理原因二、心理原因1.认知偏差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导致的认知偏差和不合理信念2.负性情绪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3.情感表现(1)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抑郁、恐怖2)情感迟钝、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障碍3)情感脆弱、易激惹、强制性哭笑、欣快等4.意志行为(1)强迫意向会导致焦虑、回避、退缩2)意向要求与常情相悖别人难以理解(3)自控能力差、言行缺乏前后一致性4)行为模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策略技巧5.人格特征(1)追求完美、要求过高、争强好胜等偏执性人格表现2)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交往面狭窄,导致性格内向三、社会原因三、社会原因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求助自己的认知2)与父母关系、升职下岗、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1)家庭变故、婚姻破裂、丧失亲人、挚友绝交都会造成心理障碍2)错误评价、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观念冲突都会引发心理冲突3)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司法诉讼等负性生活事件导致心理问题。
案例题型:根据以上资料,试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案例题型:根据以上资料,试分析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简答格式:1.人际关系中社会支持:从小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因为只有名牌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2.社会交往中重大事件:结果大学毕业找工作不顺就归因为没有考上名牌大学而后悔,并产生心理障碍详述格式:1.家庭教育背景:出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教育严格2.负性生活事件:大学学习效率下降,成绩排在班里后几名3.人际关系紧张:很少与人交流,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4.缺乏社会支持:未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理解、关注和帮助选测验选测验☆☆心理测验应从智力、人格、原因三个方面考虑☆☆具体案例心理测验的选用思路与诊断流程相似一、智力测验一、智力测验初中生、小学生如有学习困难,要做智力测验大学生不需做智力测验,因为智力肯定没问题二、人格测验二、人格测验人格测验首先考虑 EPQ,以确定神经症人格特点如有一些精神病理症状,则还要做 MMPI,以探查病理人格特征或鉴别排除精神病性障碍三、病理原因三、病理原因引发心理问题原因方面的测验则是一些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答题技巧:如无法确定该用什么测验则相关测验全写上。
案例题型:为了确诊,你认为需要给求助者做哪些测验案例题型:为了确诊,你认为需要给求助者做哪些测验答题格式:疑病性神经症测验选用1、对该求助者可进用 MMPI 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2、该求助者可选用 EPQ 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3、对该求助者可进用 SCL 一 90 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AS 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 SDS 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定目标定目标一、有效咨询目标基本要素一、有效咨询目标基本要素1.具体(1)目标越具体越容易见到效果2)具体目标受到终极目标指引2.积极咨询目标要符合人们发展需要,要具有有效性3.可行目标可行受咨询师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4.可以评估(1)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信心,发现不足及时调整2)咨询目标达成可表现为行动实现、观念转变、情感调节5.双方可以接受咨询目标应由双方共同商定,并以求助者目标为主确定6.属于心理学性质咨询涉及心理障碍问题、心理适应问题、心理发展问题7.多层次统一目标多层次是指既有近期具体目标,又有远期终极目标。
二、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整合二、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整合1.确立咨询目标确立近期具体目标和远期终极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有机统一2.处理咨询目标(1)实现这两种目标的统一,是心理咨询卓有成效的基本特点之一2)终极目标着眼,具体目标着手;具体目标着手,实现终极目标3.达成咨询目标最终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激发求助者潜能,完善求助者人格答题技巧:1.和求助者协商后再予确定其中还要提及咨询方案和咨询目标是可以更改的2.如咨询师和求助者认识不一致,经讨论还是难以统一,应以求助者目标为主一般不出如何制定咨询目标这个问题,因为这要和求助者协商确定目标要从两方面考虑: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一般来说咨询目标依次是行为-情绪-认知-人格前三者为具体目标,具体咨询目标都应该是可操作的,从简单到困难;第四个为终极目标,不一定所有案例都有第四个层次远期/终极/大目标很好答,即: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激发求助者潜能,完善求助者人格而近期目标则比较具体如有行为不良,则以改变不良行为为近期目标如以焦虑、抑郁、恐怖等情绪为主导症状,则以缓解负性情绪为近期目标如因认知偏差导致心理障碍,则以改变认知偏差为近其目标案例题型:有效咨询目标应具备哪些因素如何整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案例题型:有效咨询目标应具备哪些因素如何整合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三、咨询方案制定三、咨询方案制定咨询方案中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求助者概况(人口学资料、主诉、亲属介绍、临床观察等);(2)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关结论;(3)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4)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5)同时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6)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7)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相应的评估方法;(8)确定预后;(9)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对策及相应措施;(10)确定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
评效果评效果一、咨询效果评估时间点一、咨询效果评估时间点1.整个咨询过程不断总结咨询效果2.在咨询结束时全面总结咨询效果(1)开始一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完成前)(2)在咨询结束前进行全面综合评估 (完成时)(3)咨询结束后追踪复查时进行评估 (完成后)二、咨询效果评估方法二、咨询效果评估方法1.评价内容应以咨询目标为主2.咨询效果评估遵循以下维度(1)根据求助者咨询后取得进步自我报告进行评估2)根据求助者社会适应状况改变客观现实来评估3)根据求助者周围人士对求助者状况改善的评定4)对照对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进行评估5)根据咨询师对求助者各方面观察分析进行评估提转介提转介☆☆咨询匹配:咨询不相适宜情况分为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共三类☆☆如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或无法实现匹配,则转介,并定要给出理由答题技巧:如发现自己与求助者不匹配,应以高度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1.转介时要向新咨询师详细介绍情况,对新咨询师提供自己的分析2.神经症案例要转介到专科医院,但实际上神经症也接受心理咨询3.所以对于神经症也可回答在专科医生指导或协助下进行心理咨询简答答题模板简答答题模板题目:根据以上案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 1、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下册、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下册 P17P17))1)精神状态: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B. 情绪、情感表现C.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 身体状态: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3) 社会功能状态: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2 2、、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1) 情绪(内心体验)方面:如焦虑等。
2) 行为方面:如回避、退缩等3)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等3 3、、 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1) 既往病史、家族史等: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2) 案例中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3) 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案例提供线索,确定需要智力测验、人格测评或是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测量结果4) 对照诊断依据,找出案例中所缺乏的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资料4 4、、 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下册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下册 P23P23))1) 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A. 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B. 使用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真实性和确定是否是精神病症状2) 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5 5、、 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使用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使用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选择的原则: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 等。
2) 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 EPQ 等3)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4) 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范畴,鉴定其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多项人格测验、智力量表、神经心理测验等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6 6、、 本案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本案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根据以下依据做出诊断,如(只选其中 1个举例):1) 重性精神病(下册 P120)2) 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下册 P118-120)3) 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中的心理障碍(说明是何种障碍,如社会交往等,下册 P112)7 7、、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可根据的依据有:1) 按照三原则,判断主导症状是正常或异常心理活动下册 P109)2) 通过有无自知力、有无求治动机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下册 P101)3) 通过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许又新);心理冲突性质(许又新)判断是否为神经症参考文献)4) 根据紊乱持续时间、问题内容泛化程度及自身是否能够克服或改善,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
下册 P112)8 8、、 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1) 与重性精神病鉴别2) 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3) 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9 9、、 请你对该案例进行病因分析请你对该案例进行病因分析1) 生理原因:(下册 P121-127)a) 生理功能改变b) 躯体疾病c) 生物年龄d) 性别因素2) 认知原因:(下册 P129-134,参考文献)a) 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 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 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 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 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 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 价值观有无问题h) 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3) 社会原因:(下册 P127-128)a) 生活事件b) 社会支持系统c) 人际关系d) 社会文化1010、、 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1) 对咨询目标进行基本描述,向求助者说明制定该目标的原因及使用的基本理论2) 征求求助者同意,协商确定总体咨询目标。
3) 在求助者接受整体咨询目标的基础上,依据疗法原理与求助者商定具体咨询目标,并对具体目标进行描述和说明1111、、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制定咨询方案和评估目标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制定咨询方案和评估目标1) 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2) 说明咨询总体目标:3) 方法选择与理由:a) 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b) 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4) 矫治的操作原则:a) 各阶段功能及目标:b) 咨询的中断和转介:5) 具体操作步骤:(一)心理帮助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a)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b)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二)巩固提高阶段:c)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d)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6) 咨询效果的评估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案例构成:1、一般背景资料2、主诉近期行为表现3、咨询师通过与求助者交流得到的有关求助者问题的信息根据以上案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B. 情绪、情感表现C.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2) 身体状态: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3) 社会功能状态: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2、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1) 情绪(内心体验)方面:如焦虑等。
2) 行为方面:如回避、退缩等3) 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等3、 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注意:是现有的资料不能够形成最终的判断,故需要补充之)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1) 既往病史、家族史等: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2) 案例中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3) 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案例提供线索,确定需要智力测验、人格测评或是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测量结果4) 对照诊断依据,找出案例中所缺乏的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资料4、 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1) 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A. 临床表现是否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病症状)B. 使用浮现综合法、迹象分析法和归类对照法对可疑点进行深入分析,确定真实性和确定是否是精神病症状2) 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5、 依据本案例,你认为需要使用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注意:根据情况选择量表,原则上不许超过3个)量表选择的原则: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 等2) 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
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 EPQ 等3)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4) 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范畴,鉴定其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多项人格测验、智力量表、神经心理测验等测验的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6、 本案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根据以下依据做出诊断,如:1) 重性精神病2) 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3)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说明是何种障碍,如社会交往等)7、 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可根据的依据有:1) 按照三原则,判断主导症状是正常或异常心理活动2) 通过有无自知力、有无求治动机区分神经症和重性精神病3) 通过病程、痛苦程度、社会功能(许又新);心理冲突性质(许又新)判断是否为神经症(参考文献)4) 根据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问题内容、泛化程度及自身是否能够克服或改善,做出分类诊断8、 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1) 与重性精神病鉴别2) 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3) 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进行鉴别9、 请你对该案例进行病因分析1) 生理原因:a) 生理功能改变b) 躯体疾病c) 生物年龄d) 性别因素2) 认知原因:a) 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b) 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c) 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d) 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e) 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f) 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g) 价值观有无问题h) 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3) 社会原因:a) 生活事件b) 社会支持系统c) 人际关系d) 社会文化10、 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1) 对咨询目标进行基本描述,向求助者说明制定该目标的原因及使用的基本理论。
2) 征求求助者同意,协商确定总体咨询目标3) 在求助者接受整体咨询目标的基础上,依据疗法原理与求助者商定具体咨询目标,并对具体目标进行描述和说明11、 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制定咨询方案和评估目标1) 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2) 说明咨询总体目标:3) 方法选择与理由:a) 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b) 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4) 矫治的操作原则:a) 各阶段功能及目标:b) 咨询的中断和转介:5) 具体操作步骤:(一)心理帮助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a)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b)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二)巩固提高阶段:c)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d)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6) 咨询效果的评估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