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霾”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2页
文档ID:40219341
“霾”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_第1页
1/2

霾霾””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原题为:《“《“霾霾””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定义最早见于晋代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定义最早见于晋代》》中国最早的雾霾到底出现于何时?有多严重?下面让我们从上古时代谈起,系统梳理下古代的中国最早的雾霾到底出现于何时?有多严重?下面让我们从上古时代谈起,系统梳理下古代的雾霾记录但必须注意到,古代雾霾记录但必须注意到,古代““雾霾雾霾””与现代雾霾在成份构成上是完全不同的,往往是比雾霾更与现代雾霾在成份构成上是完全不同的,往往是比雾霾更糟糕的沙尘暴类灾害性天气糟糕的沙尘暴类灾害性天气霾霾””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在上古时就是坏天气““雾霾雾霾””一词,最晚在公元一词,最晚在公元 5 5 世纪前后的史书上已出现,北魏崔鸿世纪前后的史书上已出现,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上已有上已有““雾雾霾霾””书中的《《前凉录前凉录》》记载,当时在今甘肃武威这个地方发生一起以女为妻的乱伦事件当时出记载,当时在今甘肃武威这个地方发生一起以女为妻的乱伦事件当时出现怪异的天气:现怪异的天气:““是月沉阴昏,雾霾四塞。

是月沉阴昏,雾霾四塞就就““霾霾””这个字来说,相当古老,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这个字来说,相当古老,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便发现了““霾霾””字,著名历字,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是最早释读出此字的专家之一在史学家郭沫若是最早释读出此字的专家之一在《《合集合集》13467》13467 版上有一个,在一期版上有一个,在一期 71137113 版上有一版上有一个,郭沫若在个,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考释卜辞通纂考释》》中认为,雨字头下有一兽形如猫,是中认为,雨字头下有一兽形如猫,是““霾霾””字是毫无疑问的字是毫无疑问的在已出土甲骨卜辞中,少说已发现了十几个在已出土甲骨卜辞中,少说已发现了十几个““霾霾””字,可见霾这种天气现象在上古时代时已出字,可见霾这种天气现象在上古时代时已出现,且不鲜见甲骨卜辞多以天气现象来占卜吉凶,霾天一度出现较多占卜者往往视作祸端来断现,且不鲜见甲骨卜辞多以天气现象来占卜吉凶,霾天一度出现较多占卜者往往视作祸端来断析,可见霾天在上古人眼里是析,可见霾天在上古人眼里是““坏天气坏天气””,是凶兆霾霾””的定义最早见于晋代的定义最早见于晋代上古时代的上古时代的““霾霾””是否就是现在所说的雾霾?迄今气象学界和史学界仍存在争议。

以往较为流是否就是现在所说的雾霾?迄今气象学界和史学界仍存在争议以往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甲骨卜辞中的行的观点认为,甲骨卜辞中的““霾霾””是一种沙尘暴天气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沙尘暴冬春季节的是一种沙尘暴天气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沙尘暴冬春季节的大风天多见,甲骨卜辞中的大风天多见,甲骨卜辞中的““霾霾””多与多与““雨雨””同时出现,显然,简单统释为同时出现,显然,简单统释为““沙尘暴沙尘暴””是不妥的是不妥的依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沙尘天气按能见度的远近可分为沙尘暴、浮尘、霾三种甲骨卜辞中水依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沙尘天气按能见度的远近可分为沙尘暴、浮尘、霾三种甲骨卜辞中水份份( (有有““雨雨”)”)多的湿霾,应该更接近空气混浊的雾霾天气;与多的湿霾,应该更接近空气混浊的雾霾天气;与““风风””一起出现的旱霾,或更接近沙一起出现的旱霾,或更接近沙尘暴文史古籍中对文史古籍中对““霾霾””的记载并不鲜见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记载并不鲜见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即提到了中,即提到了““霾霾””,其中,其中《《邶风邶风··终风终风》》有一句:有一句:““终风且霾终风且霾””,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大风刮起,浮尘遮天。

不过,,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大风刮起,浮尘遮天不过,《《诗经诗经》》毕竟不是史书,最早对毕竟不是史书,最早对““霾霾””作出较科学界定的,是二十四史中的作出较科学界定的,是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晋书》》书中第十二书中第十二卷卷《《天文志中天文志中》》称:称:““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不过,不过,《《晋书晋书》》中并没有灾害性霾天的记载史书上最早的正式霾天记载见于中并没有灾害性霾天的记载史书上最早的正式霾天记载见于《《新唐书新唐书》》,书,书中第三十九卷中第三十九卷《《五行志二五行志二》》中中““常风常风””条:条:“(“(长庆长庆) )三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三年正月丁巳朔,大风,昏霾终日””;;““黄眚黄眚黄祥黄祥””条:条:““天复三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天复三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前者是公元前者是公元 823823 年年 2 2 月月 1919 日,这天是新年正月初日,这天是新年正月初一,自然是不好的现象,要记载下来一,自然是不好的现象,要记载下来疑似雾霾天自唐代后始增疑似雾霾天自唐代后始增那么,在公元那么,在公元 823823 年之前,就没有关于年之前,就没有关于““霾霾””的气象记载吗?如果没有,的气象记载吗?如果没有,《《晋书晋书》》上又怎会有上又怎会有对对““霾霾””的具体解释呢?这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的具体解释呢?这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实际上,史书上对霾的记载,并一定用实际上,史书上对霾的记载,并一定用““霾霾””字如““土雾土雾””、、““阴雾阴雾””、、““黄雾黄雾””、、““昏雾昏雾””、、““黑风黑风””等,都是疑似雾霾天这类记载在唐代中前期即已出现,如李显等,都是疑似雾霾天这类记载在唐代中前期即已出现,如李显( (中宗中宗) )当皇帝不久的景当皇帝不久的景龙元年龙元年( (公元公元 707707 年年) ),灾害性天气频发,仅史载的疑似雾霾就有三次,分别是阴历六月庚午,陕西,灾害性天气频发,仅史载的疑似雾霾就有三次,分别是阴历六月庚午,陕西境内境内““雨土于陕州雨土于陕州””;阴历九月四日,山西境内;阴历九月四日,山西境内““黄雾昏浊黄雾昏浊””;十二月丁丑,;十二月丁丑,““京师雨土京师雨土””而再往前,这类疑似雾霾在魏晋时代已较多发生,往前,这类疑似雾霾在魏晋时代已较多发生,《《晋书晋书》》上多次出现上多次出现““黄雾黄雾””、、““黑气黑气””等气象描述等气象描述可见,唐宋以前中国就出现过雾霾天气,唐以后则雾霾天开始增多,越往后越多越严重如可见,唐宋以前中国就出现过雾霾天气,唐以后则雾霾天开始增多,越往后越多越严重。

如《《宋史宋史··五行志五五行志五》“》“土土””条所记灾害性天气中,带条所记灾害性天气中,带““霾霾””字的有字的有 1313 起《《元史元史··五行志五行志》》也记载也记载了不少霾天到了明代,关于霾天的记载激增了不少霾天到了明代,关于霾天的记载激增《《明史明史··五行志三五行志三》》中,约记载了中,约记载了 3232 起与浮尘有关起与浮尘有关的不洁空气事件,其中带的不洁空气事件,其中带““霾霾””字的达字的达 2020 起如嘉靖二十八年三月丙申起如嘉靖二十八年三月丙申( (公元公元 15491549 年年 5 5 月月 3 3 日日) )那那天,京城天,京城( (北京北京)“)“风霾四塞,日色惨白,凡五日风霾四塞,日色惨白,凡五日””清代,康熙前后在位清代,康熙前后在位 6161 年,有年,有 3636 年都发生了浮尘引发的不洁空气事件,共约年都发生了浮尘引发的不洁空气事件,共约 5050 起,分布全国起,分布全国多地其中带多地其中带““霾霾””字的字的 2020 起,与起,与《《明史明史》》中所记整个朝代的总数一样多中所记整个朝代的总数一样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