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蒙古族盅碗舞风格特征探究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99KB
约7页
文档ID:313048606
蒙古族盅碗舞风格特征探究_第1页
1/7

    蒙古族“盅碗舞”风格特征探究    于 冰( 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Summary:传统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并且各具特色在众多的蒙古族民族舞蹈中,以“盅碗舞”和筷子舞最具代表性,这些蒙古族的民间舞蹈在国内外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都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在国内外都享誉盛名,它在展现蒙古族热情,淳朴,奔放的特质同时也给观赏者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本文通过对蒙古族的“盅碗舞”风格特征的研究,深刻地感受这一民间艺术带给人们的震撼,对于民间舞蹈的研究、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价值Keys:“盅碗舞”;蒙古族;特征分析蒙古族自来能歌善舞,他们生性热情豪放,丰富多彩,喜欢在大型宴会上歌舞娱乐,开怀畅饮每逢传统节日到来,他们总会遍邀亲友,举杯换盏,载歌载舞地欢娱盅碗舞”在蒙古族宴会中常跳的一种舞,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舞蹈一、“盅碗舞”的起源与发展“盅碗舞”可拆分为“顶碗舞”或是“酒盅舞”,因为跳舞时多[来自www.LW]会使用碗或酒盅等道具而得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与蒙古人的祖先匈奴人祭祀长生天有关,长生天是匈奴人传说中的神祗,匈奴人出征要向长生天敬酒祈福来保佑自己,这个传统后来传到蒙古人手中,经过千百年发展最终演变成我们所见的“盅碗舞”。

最初的“盅碗舞”并非是我们现在所见的这样由女子表演,由于封建礼教的制约,传统的“盅碗舞”秉承着“女子不上席”的规定,只需男子表演随着时代的发展,“盅碗舞”从民间走出,传统的下里巴人的艺术发展为舞台上依旧保持民间风味的阳春白雪,这个规矩渐渐被打破,出现了女子表演的“盅碗舞”而后,女子表演“盅碗舞”的人越来越多,技术高超,人才辈出,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为这一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下去盅碗舞”一度被女性表演者垄断盅碗舞”使用传统中华乐器伴奏,用蒙古长调或是民歌演唱,节奏多变,韵律由缓至急,随舞蹈节奏而变换二、“盅碗舞”的风格特征(一)“盅碗舞”的舞蹈风格1.男性“盅碗舞”的风格特征其一,蒙古族的男子以彪悍豪放著称,其表演的舞蹈中也体现这种特质:彪悍、粗犷和豪迈,男子的舞蹈的动作幅度,肢体摆动剧烈,手足之间都展现着这个民族的豪迈与奔放男性舞蹈中多有张开双臂的动作,从中可以看到蒙古男性展现出来的宽广心胸和英雄气概其二,蒙古族是极擅长骑射的民族,长年的马背生活练就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气质,更让他们将舞蹈与骑马结合起来所以,在男性表演的“盅碗舞”中经常会看到马的元素存在,舞蹈动作设计中有许多骑马的姿势。

其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崇尚喜好,对于豪迈的蒙古民族来说,象征着圆满如意的圆形是他们的挚爱他们不但将这种崇敬喜爱表现在居住圆形的蒙古包中,而且还将圆的审美融入到盅碗舞中例如,他们在表演“盅碗舞”的时候,会在马背上旋转跳舞,这其实是在舞蹈中利用了圆的动律的体现上身的摆动多是以腰为轴心,身体做出绕圆运动的动作,下肢自由配合以小幅度的马步动作为主2.女性“盅碗舞”的风格特征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男性表演的舞蹈多是呈现粗犷豪迈彪悍的风格特征,而女子多展现柔美盅碗舞”也不例外女性在“盅碗舞”的表演中,身段轻柔,步伐沉稳,上下肢体配合,多使用手,腕,肩部等动作和下半身的一些舞步动作,姿态翩然优美,整体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特点蒙古族天生能歌善舞,在舞蹈中的造诣十分高超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蒙古族女性在“盅碗舞”表演中除了表现出柔美,高贵的一面外,她们会不自觉地在舞蹈中揉入蒙古族特有的大度宽和的特质女性的身体总的呈现出一种柔美的特点,蒙古族的“盅碗舞”的女子表演中,充分利用女性的身体特点和美感,结合旋律的律动,以横韵动律为主导,充分淋漓地表现自身肩部与手臂的动作,用来展现舞蹈的个性之美,体现出蒙古族女性能歌善舞。

总而言之,蒙古族的“盅碗舞”在女性的表演中,体现出端庄精湛,高贵典雅的风格特征3.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我们对“盅碗舞”进行文献研究,发现“盅碗舞”在蒙古族男女动作上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在我们对这一差异进行深入解析之所以会产生男女舞蹈风格迥异的原因,是因为蒙古族男女日常生活造成的,在蒙古族的日常传统中,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化的“男耕女织”生活生产方式,男的打猎放牧,女的挤奶喂羊男性的生活粗犷豪迈,长年的打猎生活造就了他们粗野的秉性和不拘小节的独特气质,所以他们的舞蹈无法像女性一样细腻温柔;而对女性而言,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安逸的家具生活培养了她们如羊羔一般温顺的性格,与小兽相处,事无巨细侍候家人,使得她们心思愈发细腻,品性越发柔美所以,表现在舞蹈上,就呈现出典雅恬静的模样然而,无论是男性的奔放还是女性的轻柔,都是蒙古族“盅碗舞”的一部分,二者相互区别而又相辅相成,男性在舞蹈中展现力量,女性在舞蹈中展现温柔,男性展现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女性则表现高贵的气质和浓郁的感情男与女,力与柔,就如同汉族文化中的阴阳的概念万物抱阴而负阳”用来形容汉族的阴阳文化可以,拿来这里形容蒙古族的“盅碗舞”亦是可以。

二)“盅碗舞”韵律特征蒙古舞蹈中,舞者肢体舒展幅度大,因此表演时必须调整好呼吸,注意每一次身体呼吸节奏,采用快吸慢呼方法,以呼吸带动舞步,控制平衡,协调气力,同时也要靠呼吸节奏来衔接前后表演,传达舞蹈中的感情因为长年在马背上生活的原因,“盅碗舞”中多有后靠的姿势,因此舞者的呼吸多是慢吐气因为蒙古人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为了在舞蹈中表现草原的辽阔,他们采用这样的呼吸方式和舞蹈动作来传达信息给观众,从而可以表现出草原辽阔的环境和人物健壮的形象三)“盅碗舞”的表演特点“盅碗舞”分为盅子舞和顶碗舞,主要的动率以绕圆和横韵为主,他们都是以腰为中心向各方向舒展身体,或俯或仰,时左时右,前后环绕还有许多细腻的动作如耸肩,揉臂,饶肩,抖手,硬肩,绕腕和硬腕等,若是论到技术性的舞姿,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如旋转,板腰等也会杂糅其中1.“盅子舞”的表演特点以肩部动作为主的“盅子舞”只是蒙古人日常生产生活习惯造成的,作为游牧民族,作为草原上民族,他们以牧马放羊为生,许多套马挤奶的活动都是肩部运动所以形成了舞蹈中肩部动作较多的表演特点表演者双手持着酒盅是“盅子舞”的另一个表演特点,伴随着快、慢、碎、抖的声音而舞蹈,动作和敲击声结合。

例如双手摆动的同时,上身也一起摆动,脚下则随意搭配碎步;如果双手抖盅,那么身体和头部也要前倾,酒盅伸向哪一侧,耳朵就探到哪一侧,仿佛在倾听敲打声2.“顶碗舞”的表演特点演出者顶五个瓷碗在头上,是蒙古族“顶碗舞”的表演特点,有时也会顶3个或7个,数量没有定数,但必须是以单数出现因为,这时讲究单数的原因表演中,舞蹈动作没有恒定不变的模式,即兴发挥,灵活多变,舞者自由表演多数“顶碗舞”中总会有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为顶碗舞从蒙古族豪放的民族舞视角演变至今,需要在舞者表演时带有浓[来自Www.L]厚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蒙古族那种雄厚,彪悍而宽广的气魄,所以在舞蹈技巧上就运用了例如:抛碗,转身接碗,用胸顶碗,头顶罗碗甚至是碗内加水的表现,都淋漓尽致体现出蒙古族热爱自由,热情好客,胸怀坦荡的少数民族特色但是又区别于杂技的高深难度,顶碗舞不是以动作难度体现视觉传达效果,而是以身段,身姿,简单却带有技巧性的动作体现出舞蹈的精髓顶碗舞”还有一个出众之处:它擅长分割舞台上的空间来完成表演舞蹈是多人共同合作完成的艺术,舞者之间的配合和排列都是影响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盅碗舞”的表演善于通过不同的队列排列来进行表演。

简约空间,整齐队伍,给观众带来清晰明了的视觉效果三、结语“盅碗舞”是我国艺术的奇葩,其高超的技艺,鲜明的民族特色,给观者带来难忘的精神飨宴,是我们一线教育者应该专心进行研究,把这一项民族传统艺术传承下去[Reference][1] 刘雪梅.“盅碗舞”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内蒙古艺术学报,2012,1.[2] 赵晓莹.浅析蒙古族“盅碗舞”的表演特点.大众文艺,2012,6.[3] 张焕婷.蒙古族舞蹈中“盅碗舞”和“筷子舞”的发生与特点.科教导刊,2011,1.[4] 郑阳.论蒙古舞蹈从民间到舞台的升华——以舞蹈《盅.碗.筷》为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5] 索丹娜.蒙古族顶碗舞的文化根源与风格特征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1.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