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经济学综述摘要: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更加关注现实、解释现实,本文对交易成本 经济学自产生到新近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交易成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 方法有其独特性,是经济学的新发展,其基本假定与交易的维度更是其关 键之处,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硬核”,交易成本经济学是更加关注现实 的经济学,其应用范围很是广泛,经济史的研究和企业理论研究更是依托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对理 论的把握,从而更好地运用与发展理论关键词:交易成本经济学 基本假定 理论应用 文献综述交易成本的提出可谓是经济学发展史上浓重的一笔,新制度主义以 “交易成本”作为核心范畴,对企业这一制度安排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从而有力地扩展了新古典厂商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因而有着强烈的使命 感,即要使经济学达到人们向往的理想状态,使经济学更加接近现实,从 而更好的服务于现实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交易成本经济学主要研究契约关系的治理,交易成本经济学转移了人 们的注意力,使之更多地转向了对交易后契约的研究交易成本经济学采用微观分析方法、比较制度分析方法,将交易作为 基本分析单位,最重要的是交易成本,然后由交易成本而研究各类合同, 从各类合同中发现相应的治理结构,由此考察各种经济制度,再从效率上 对这些制度进行比较。
威廉姆森:“这里使用的一般微观分析方法有普遍 应用的价值因为这样才能把交易当作基本分析单位,才能切实突出交易 的各种属性,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去设计各种制度”它结合了经济学、 组织理论和契约法,强调交易成本的节约和事后治理的重要性,是一种跨 学科、交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科斯同样强调微观、比较分析方法,科斯 在其著作《企业的性质》中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企业和市场,从而探究企 业的规模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交易维度和治理框架科斯:“现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应该还人类以本来面目,即人们只能 在现实体制所规定的条件下行事只有这样,现代制度经济学才能称之为 '现代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借助有限理性和投机这两个概念, 把握住了人类的本质特征威廉姆森”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契约人,他 们无处不在交易中,并用各种或明或暗的契约来规制他们的交易显然, 威廉姆森在这里重新构造了交易成本经济学范式的硬核,这个硬核就是他 的'契约人'”交易成本经济学在“契约人”的基础上分析交易,交易的属性自然进 入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一一“区分各种交易的主要标志是资产专用 性、不确定性及其发生的频率,其中,资产专用性是最重要的标志”,威 廉姆森又提出治理结构与交易类型相匹配原则一- “交易的属性不同,相 应的治理结构即组织成本与权能也就不同,因此就形成了交易与治理结构 的不同配比(主要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表1有效的治理投资特点非专用混合独特交易频率偶然 市场治理(古典式合同)三方治理(新古典式合同)经常 双方治理 统一治理(关系合同)由表1可以看出,在不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治理结构与交易的匹配 情况,对于非专用的交易,包括偶然的合同与经常性合同,主要应用于市 场治理结构;混合式的偶然交易和高度专用式的偶然交易都需要实行三方 治理;混合式的经常交易需要双方治理;交易的性质越特殊,买卖的动机 就越弱,专用的经常交易就需要统一治理了即使加入不确定因素,也改 变不了这种局面,在进行具体分析时,要却不确定问题不断地去适应,具 体进行分析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交易成本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已经被运用到许多领 域,经济史研究和企业理论研究的新发展都有赖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 展1.经济史研究道格拉斯•诺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和解释在零交易成本的严格检验 条件下某个时点上的资源配置……虽然近年来它的发展更强调正信息成 本、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但它无法融入一个使我们能分析经济结构历史 变迁的一般框架,而这正是经济史的全部内容”诺斯利用交易成本,分 析合同的界定和实施,而制度就是委托人与代理人间为最大化他们的财富 而订立的合同安排,从而分析政治和经济制度,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一个基 本的分析框架。
我国经济学家在诺斯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制度变迁等进行 了研究,林毅夫提出了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制度分析框架;杨瑞龙 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 迁方式以及制度变迁三阶段转换假说金玉国基于1991-2002年的数据实 证分析了体制转型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效应,并利用2001年各省(市、区) 的截面数据对经济增长、体制转型与交易费用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从交易 费用角度来讲我国体制转型绩效显著等结论2.现代企业理论科斯从节约交易费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产生原因及企业的边界,企业 是以一个市场契约代替了一系列市场契约,是一系列契约的连结企业的 性质就是一种被选择的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的组织,把在市场上交易成本很 周的交易内化于企业之中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将企业视为治理结构,威 廉姆森用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来刻画交易的 性质,其基本结论是:在不确定性足够大的前提下,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 率决定规制结构的选择而杨小凯和黄有光则建立了企业分析的一般契约 模型,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中将企业定义为贸易伙伴之间的一种剩余 权结构,它使一方有支配另一方劳动的权利,并拥有双方合约的剩余权, 企业以间接定价的方式来降低交易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不足 和低效。
Alchian和Woodward在团队生产背景下探讨了资产专用性与企业所有 权配置间的关系一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企业所有权状况可以保护某些 团队成员的企业专用性投资”,他们还认为对企业的定义太狭窄,而“更 重要的是考察各种形式的团体活动以理解组织形式的原因和结果,无论它 是社会俱乐部、运动团体、婚姻,还是用于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四、总结交易成本经济学做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对经济现象尤其是转 型国家的经济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交易成本经济学继产生与发展以 来,在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对 交易成本经济学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对交易成本经济学,众多经济学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发展,为了 更好地理解交易成本经济学,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与学习,从而有一个深 刻地理解与把握,并将其运用与现实,来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不断地 发展该理论参考文献:[1] 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商务印刷馆.2002[2] R.科斯.企业的性质(陈郁译).[3] 胡进.威廉姆森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发展.长江大学学报「J」. 2006[4] 林毅夫.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4[5] 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克.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