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号井B61201运输顺槽开口处探放水措施

ji****7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KB
约16页
文档ID:26881268
八号井B61201运输顺槽开口处探放水措施_第1页
1/16

八号井 B61201 运输顺槽开口处探放水措施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编制人:日期:2014 年 3 月 30 日八号井 B61201 运输顺槽探放水设计第一章 基本概况本设计根据八号井水文地质情况、《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突水、透水事故的发生,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八号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四邻关系进行水患调查,并对二采区 1201 运输顺槽开口处进行探放水工作,特制定本探放水设计一、八号井水文地质概况如下(一)地表水井田内地形为西南高,东北地表切割剧烈地表河流主要为四棵树河和喇嘛庙河四棵树河为流经井田边的唯一常年河流发源于井田南部高山区,河水标高为 1000——1200m 年平均流量 9.14m3/S 年平均径流量2.89 亿 m3四棵树河其位置低,对井田地下水的形成不起主导作用井田主体构造为四棵树向斜,该向斜控制着本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补充勘探(精查)报告,三工河组隔断了西山窑组(Ⅲ)与八道弯组(Ⅰ)两个含水段的水力联系,西山窑组(Ⅲ)和头屯河组(Ⅳ)含水段成了向斜南翼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牧业队至小南布拉克一带的孔隙潜含水层(Ⅳ)覆盖于煤系地层以上,既是Ⅲ、Ⅳ含水段的主要补给来源,也是矿井的直接充水源。

二)含水层和隔水层 井田内共有Ⅲ 、 Ⅳ、 Ⅴ 、Ⅵ、 Ⅶ五个含水层,中组侏罗统分Ⅲ 、Ⅳ含水层之间为泥质岩石构成的隔水层,也是 B6 煤层的顶板,厚度 3.86—52.31m煤层开采后,顶板陷落起不到隔水作用三)矿井的充水因素 矿井直接充水因素为第Ⅳ含水层空隙潜水和地表水,以及烧变岩裂隙水1978 年以前施工的钻孔,均未按规程需要封孔,这些钻孔已将Ⅲ 、Ⅳ、 Ⅴ、 Ⅵ各含水层沟道,巷道穿过这些钻孔时第Ⅴ、 Ⅵ合含水层的潜水将会突然漏涌入矿井八号井 12 采区 B61201 运输顺槽主要水患为烧变岩及基岩风化带裂隙潜水,地表水可通过裂隙对地下水产生较大影响八号井 12 采区 B61201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开口标高为 1342.5(⊥ ),设计掘进方位角为 128°03′ 56″ ,设计走向长度为 815.36m巷道断面为矩形巷道,断面宽 4.0m、高 2.8m,断面为 11.2m2巷道支护方式为锚网(索)支护12 采区 1201 运输顺槽四周无采动区域,在掘进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掘进工作面有害气体、巷道顶板、上下山帮岩层的含水情况掘进中确保巷道的施工质量,如发现煤壁松软、裂隙发育及淋水加大时,必须制定排放水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工作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另外在掘进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顶板淋水增大,或出现透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及时进行探放水工作第二章 探放水钻场钻眼布置及施工技术要求一、“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是防止矿井水灾的重要原则二、探放水钻孔布置超前钻孔的探水起点,探水深度,超前距离,钻孔直径,钻孔个数,方向、角度,深度等参数计算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积水区的水头压力、积水量、煤层厚度、硬度以及抗拉强度等因素确定,其原则如下:(一)探水起点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少于 30m,岩层不得少于 20m二)对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纸,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时,探水起点至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少于 50m三)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起点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20m四)开口揭开含水层前,探水起点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少于 20m五)探水钻孔的直径大小根据钻机的规格确定,采用直径 75mm孔数 4 个设计钻孔探 B61201 运输顺槽开口处顶板及前方待掘巷道现将 B61201 运输顺槽探放水钻眼布置如下 :探放水钻场布置在 B61201 运输顺槽开口处,各钻孔的设计参数如下:1#钻孔:起钻高度距底板 1.5m,终孔距起钻位置高差为 31m; 施钻方位与 B61201 运输顺槽中心线成 0°夹角,起钻坡度为+15°0′0″,孔深 120 m。

2#钻孔:起钻高度距底板 1.5m,终孔距起钻位置高差为 41m; 施钻方位与巷道中心线成+0° 夹角,起钻坡度为+20°0′0″,孔深 120m3#钻孔:起钻高度距底板 1.5m,终孔距起钻位置高差为 31m;施钻方位与巷道中心线成+45°夹角,坡度为+15°0′0″,孔深 120m4#钻孔:起钻高度距底板 1.5m,终孔距起钻位置高差为 31m;施钻方位与巷道中心线成-45°夹角,坡度为+15°0′0″,孔深 120m12 采区 1201 运输顺槽探眼布置图(附后)三、探放水设备使用探水钻型号为 ZDY—1000,其钻探深度可达 200-300m,钻孔开口、终孔直径不小于 75mm,钻杆直径 Ф50㎜钻杆长 800㎜4、施工技术要求(一)在探放水作业前由矿井生产科放置作业地点的中、腰线,架设钻机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测量,保证施工钻孔的方位、坡度达到设计要求二)在探放水工作时,必须对所探放水范围,水量,水压调查清楚,根据要求设计好探眼方位,坡度和距离,钻眼工必须根据探孔设计要求钻眼,现场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做好记录第三章 探放水钻机技术操作规程一、开机前的准备(一)油箱必须加满液压油,(二)检查各紧固件连接是否可靠,主机安装是否牢固。

三)在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四)检查各油管连接是否正确五)将油泵排量调节到额定值的四分之一六)将操作台上各把手放在中间位置,增压、背压调节手轮顺时针旋转到极限位,给进压力调节手轮逆时针条到中间位置,变速箱上的手把到需要的档位上七)打开油箱上的截止阀(手把与连接管路平行)八)接通电源二、启动(一)试转电机,注意转向是否和油泵的要求一致二)转动电动机,观察油泵是否运转正常,检查个部件有无渗漏油一般情况下,应使系统空转 3---5 分钟,方可开始试运转三、试运转(一)油马达正转、反转,回运转器的回转应平稳、自如,工作机构的动作应与指示牌标记的方向一致,不一致应及时调换有关油管二)回转器前进、后退,排除油缸中的空气,直接运行平稳为止三)实验卡盘、夹持器、开合灵活、夹持可靠、动作正确四、开孔(一)起下钻转换手把置于下钻位,给进起拔手把向前推,夹持器打开,关上截止阀,夹持器处于松动状态二)给进起拔手拔向后拉,再打开卡盘三)从回转器后端插入钻杆,穿过卡盘、夹持器五、钻进(一)接上控水阀门,打开阀门送入冲洗液二)待孔口见到返水后,马达手把前推,回转器正向旋转,给进起拔手把回到中位,起下钻转换手把置于钻位。

六、加杆(接长钻杆)(一)减小孔底压力,停止给进、回转,打开截止阀二)停供冲洗液,卸下水龙头三)接上加尺钻杆,在接上水龙头,退回回转器,打开夹持器,关闭截止阀,即可开始转进七、 倒杆(一)减小孔底压力,停止给进,然后停止回转,打开截止阀,夹持器夹住钻具二)退回回转器三)借助给进打开夹持器,关闭截止阀,重新开始转进八、停钻(一)减小孔底压力,停止给进、回转,打开截止阀二)将钻具离孔底一定距离(参考起钻说明)九、 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不允许电动机反转孔内有钻杆时,除按规定程序卸钻杆外,绝不允许马达反转停止转进时,打开夹持器的截止阀,夹住钻杆用马达反转卸钻杆接头时,须留出足够的卸扣长度在钻进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各压力表的读数变化第四章 探放水施工与掘进工作的安全措施一、工作面在掘进中,如工作面淋水突然增大,煤层、岩层裂隙渗水量增大,突然有“压力”水喷出,淋水水质变浑、挂红、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底板来压、底板鼓起、有臭味、瓦斯等气体超过安全规程规定等异常情况出现,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切断工作面电源、撤出所有危险地点的人员,并迅速把情况上报矿井调度室,井口领导及时向公司安监部、生产技术部汇报。

二、B 61201 运输顺槽在探水前要将水管布设到位,保证排水畅通三、掘进中,工作面出现淋水增大或出现透水征兆的,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根据预定的探放水方案进行探放水,探清掘进前方有无水害危协经探测,无水患危协,并经矿井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掘进四、探放水前必须加强探放水附近巷道的支护,除做好锚索、锚网梁支护外,破 碎 地 段 钻 机 前 后 6m 内 加 强 支 护 ,加 强 支 护 以 架 设 抬 棚 为 主 , 架 设 抬 棚 使 用 单 体 液 压 支 柱 配 合π 型 梁 支 设 五、探放水前必须对积水位置、水量、水压摸索清楚,设计好探眼方位、坡度和距离,钻眼工必须根据探孔设计要求钻眼六、探放水前必须制定避灾路线,向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并将避灾路线图挂在打钻地段显眼位置七、探放水时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根据水泵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测定水量、水压、做好记录,出现水量突然变化时,必须及时处理并向公司安监部、生产技术部及救护队报告八、排水管选用 D100×4mmPVC 管,排水路线为:B 61201运输顺槽工作面开口处----1201 运输顺槽回风联络巷----12 采区回风上山----12 采区运输皮带机头沉淀池---1154煤仓行人巷---1154 运输巷沉淀池---内外水仓----地面;九、钻眼时每班必须有技术员、副队长、瓦检员、救护队员在现场跟班,检查空气成分,如瓦斯或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安全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打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矿井调度室、公司安监部制定方案进行处理。

十、钻孔机在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有顶钻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能拨出钻杆,及时撤出所有突水威胁地段的工作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十一、探水地点与其相邻地区的工作地点以及受水灾影响的工作地点必须保持信号联系,并有专用一旦出水量增大,及时通知受水害威胁地区工作人员撤离危险地点并且向地面指挥人员随时汇报探放水情况探放水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水量变化,出水的清浊和杂质情况,有无有害气体涌出和有无特殊声响等,如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十二、探放水现场指挥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水性、突水量,随时用对受水害影响范围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指挥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现场实际情况十三、探放水工作必须由当班值班队长现场负责指挥、调度十四、如发生重大突水,透水事故后由公司安全监察部、救护队、及有关部门立即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投入矿井自救工作,将灾害降低至最小程度第五章  各项技术措施一、探水后掘进措施(一)在掘进过程中,应随时丈量巷道实际距离,探水地点做好标记,及时核实允许掘进安全距离,防止实际掘进距离超过允许的掘进距离,以保安全二)由于探水孔呈扇形分布,控制面积较大,但是随着巷道的前进,探水孔的间距离会越增大,巷道有可能进入两钻孔之间的空白区(即探水盲区),积水位置可能被漏掉,在这种情况下,掘进巷道可用长钻杆对正前方或斜方打眼补钻。

三)在掘进过程中,如果打锚杆、锚索时,沿钻杆方向外流水,应及时停止作业,水压大时,钻杆不能拔出,并加以加固,另做探放措施掘进前钻孔钻眼必须用黄土填实不少于 5m,然后依此类推将此巷掘完二、放水措施(一)探明水源后,进行放水,在涌水水压小时,可直接利用探水孔放水;如果水压较大,使用套管对钻孔涌水进行控制,合理排水二)放水时,根据排水能力的大小用阀门控制放水量,以免造成水灾三)放水时,要时刻注意水量变化情况,当放水孔停止出水时,要分析情况,如果三组钻孔都不出水,应在底部打深眼放水;深眼无水,方可继续掘进四)放水时,瓦检员必须认真检查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溢出三、透水事故的处理措施(一)掘进工作面如有巷壁发潮发暗,“挂汗”,空气变冷,顶板淋水增大,底板鼓起并有水叫,并伴有H2S、CO 2等气体溢出,这都是透水前兆,说明工作面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