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工业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59.04KB
约4页
文档ID:47178935
清华工业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1页
1/4

工业工程系(2003) 一、适用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 本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此方案适用于工业工程研究方向,授工学学位 二、培养方式 1、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鼓励组成指导小组集体指导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博士生应在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下进行培养,在导师指导下选学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确定具体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并应取得创造性成果 3、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及学位必修学分的基本要求 1 1、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 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工业工程是用质量分析方法解决系统(包括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工)的优化设计、运行和管理的一门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管理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因此本学科的博士生要求具有宽广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数学基础 除微积分、 线性代数、 概率与数理设计、 数值分析外, 根据确定研究方向的不同,特别应掌握运筹学(包括确定性和非确定性) 、随机过程、图论、数学建模和最优化方案等。

――工程基础 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应深入了解与掌握相关的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 ――计算机技术 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系统开发知识,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模拟与仿真技术、信息系统设计等 ――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工业工程是工程科学、管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的综合学科,必须了解与学习有关经济学、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 专业知识 工业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工程学科本专业包括了现代制造、产业自动化与信息化、人因工程、运筹学(规划与资讯)和工程管理等研究方向博士生不仅要拓宽专业基础所需的基础理论,而且要围绕研究方向,了解与学习学科前沿的文献与理论专著,特别注意跨学科的发展前沿  交叉学科知识 本学科的博士生要求具有较宽和综合的知识,特别是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为学位论文工作的创造性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2 2、学位必修学、学位必修学分要求分要求 (1)普博生 学习年限一般为 3~4 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修完不少于 13 个学位必修学分相应学分要求见附录 (2)直博生 学习年限一般为 4~5 年,攻读博士学位起见必须修完不少于 33 个学位必修学分其中考试课程不少于 28 学分。

相应学分要求见附录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 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和培养计划、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和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系、所)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 2 2、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一般不应少于 30 篇,其中精读不应少于 15 篇) ,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并尽早进行选题报告 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不少于 8000 字)交系教学办公室备案 3 3、博士生资格考试、博士生资格考试 博士生课程学习完成后,应进行资格考试考试按工业工程方向统一组织,考试委员会由 3~5 名本学科教授组成,主席由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担任。

考试内容涵盖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科研前沿掌握情况和创新研究能力考试由笔试和口试两部分组成考试委员会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生考试结果将决定是否对该生进行进一步培养 4 4、社会实践(适用于所有普、直博生)、社会实践(适用于所有普、直博生) 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第二学年开始前的暑假小学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参见《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条例》 5 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博士生应积极参加校、系和研究室的学术活动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学期至少在本学科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整个论文期间至少有一次在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博士生在学期间一般应听取 30 次以上的学术报告,其中 2 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报告每次应有不少于 500 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教学办公室记载成绩 6 6、论文中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系内组织考查小组(3-5 人组成)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博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学术报告统筹安排 7 7、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在学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 3 篇文章,其中有 1 篇文章发表在 EI 或 SCI 收录的期刊上,有关说明参见《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基本要求》 8 8、最终学术报告、最终学术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以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做一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具体要求见《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补充规定》 五、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立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学位论文工作时间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即从开题之日起不得少于两年 附录: 一、普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 需取得的学位必修学分不少于 13, 必修环节学分不少于 5,选修课不少于 3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21自学课程学分另记课程设置如下: 1 1、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4 4 学分)学分)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90610042) 2 学分 (考试)  博士生英语 (90640012) 2 学分 (考试) 2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学科专业要求课程 (1)专业理论课程(9-10 学分,考试)  应用数学方法 (60420074) 4 学分 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3 学分  其它数学课程(导师指定) 3~4 学分  学科专业课(考试学分≥6) ( 见直博生“学科专业课程” ) 3 3、必修环节(、必修环节(5 5 学分)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 学分 (考查)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 2 学分 (考查)  资格考试 (99990061) 1 学分 (考试)  社会实践 (69990041) 1 学分 (考查) 4 4、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不少于 3 考试学分) 可在本系或全校的研究生课程中,根据课题的需要选修。

5 5、补修课、补修课 凡在本门学科上欠缺硕士或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博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课程,补修课可记非学位要求课程学分 二、直博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直博生学位必修学分要求不少于 33,要求如下: 1 1、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6 6 学分)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4 学分)  自然辩证法 (60610012) 2 学分 (考试)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90610042) 2 学分 (考试) (2)外语(2 学分)  博士生英语 (90640012) 2 学分 (考试) 2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考试学分≥、学科专业要求课程(考试学分≥2222 学分,考查学分学分,考查学分 4 4)) (1)学位必修课程(≥16 学分) A A、基础理论课(考试学分≥、基础理论课(考试学分≥3 3))  应用数理设计 (60510033) 3 学分 (考试)  应用数学方法 (60420074) 4 学分 (考试)  高等数值分析 (60420024) 4 学分 (考试) B B、学科专业课程(考试学分≥、学科专业课程(考试学分≥1111))  高级运筹学 I 3 学分  高级运筹学 II 3 学分  高等物流学 3 学分  现代制造方法学 3 学分  高等质量工程学 3 学分  高等人因工程学 3 学分  高等工程经济学 3 学分  现代产品设计方法 2 学分 (2)相关学科专业课程(考试学分≥8) 在本系和校内的研究生课程中选修,由导师和系研究生工作负责教师审定。

3 3、必修环节(、必修环节(5 5 学分)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1 学分 (考查) 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 2 学分 (考查)  资格考试 (99990061) 1 学分 (考试)  社会实践 (69990041) 1 学分 (考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