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 JGJ106-2014规定钻芯法检测的基桩混凝土强度的范围是(D )A. 不低于C25 B.不低于C20 C.没有规定 D.不低于C151.采用液压操纵的钻机对某钻孔灌注桩进行钻芯取样,应选用以下哪种参数的 钻机设备BA. 额定最高转速为750r/min,转速调节范围为4档,额定配用压力为1.8MPaB. 额定最高转速为850r/min,转速调节范围为4档,额定配用压力为1.8MPaC. 额定最高转速为900r/min,转速调节范围为5档,额定配用压力为1.4MPaD. 额定最高转速为800r/min,转速调节范围为3档,额定配用压力为1.8MPa3. 锯切后的芯样试件不能满足抗压强度试验平整度或垂直度要求时,可采用各 种材料在专用补平装置上补平,当采用水泥砂浆补平时补平厚度(C )A. 不宜小于5mm B.不宜大于1.5mmC.不宜大于5mm D.不宜小于1.5mm4. 在截取混凝土芯样做抗压芯样试件时,桩长为38m时,每孔应截取(A )芯 样A. 44 组 B.N3 组 C.N5 组 D.43 组5. 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后,当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D )试件内混凝土粗 骨料最大粒径,且强度异常时,该试件的强度值不得参与统计平均。
A. 小于3倍 B.大于2倍 C.大于3倍 D.小于2倍6. 钻芯法检测受检桩中不同深度位置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中的C)为该桩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A. 最大值 B.统计值 C.最小值 平均值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嵌岩灌注桩要求按端承桩设 计,桩端以下(B )倍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 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因此,钻芯法检测应钻入桩端持力层足 够深度A. 2 B.3 C.4 D.2.58. 钻芯法采用钻头直径为101mm的金刚石钻进时,冲洗液流量应为(CA. 50〜100L/min B. 50~120L/min C. 60~120L/min D. 60~100L/min9. 钻芯法钻至桩底时,为检测桩底沉渣或虚土厚度,应采用(A )A.减压、慢速钻进 B.加压、慢速钻进C.减压、快速钻进 D.加压、快速钻进10. 当采用钻芯法评价的单桩质量评价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C )MPa压 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水泥浆对钻芯孔进行回灌封闭A. 1.0〜1.5MPa B. 0.5〜0.8MPa C. 0.5〜1.0MPa D. 0.8〜1.2MPa11. 钻芯法截取混凝土抗压试样,上部芯样的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B )。
A.不宜大于1.5倍桩径或1m B.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mC.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5m D.不宜大于2倍桩径或1m12. 钻芯法采取的混凝土芯样在做抗压强度试验前,对芯样试件的垂直度用游标 量角器测量两个端面与母线的夹角,精确至(C )A. 0.2 度 B. 0.5 度 C. 0.1 度 D. 1 度13. 钻芯法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时,芯样在受压前应(C )A. 在标准条件下于清水中浸泡24〜30hB. 在室内自然干燥1dC. 维持与被检桩混凝土干湿度基本一致的条件D. 可立即进行抗压强度试验14. 钻芯法用钻机应配备(A )钻具以及相应的孔口管、扩孔器、卡簧、扶 正稳定器等A.单动双管 B-双动双管 C.单动单管 双动单管15. 钻芯法钻进过程中,发现孔内有掉块、混凝土芯脱落或残留混凝土芯超过200mm时,应使用(A )套扫A.旧金刚石钻头 B.新金刚石钻头 C.钢粒钻头 D. 一般合金钻头16. 钻芯法截取混凝土芯样做抗压强度试验,当同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1个, 发现其中1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应在(D )截取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 验A.最近桩其他孔同深度处 B.该桩该孔缺陷以下1m处C.该桩该孔缺陷以上1m处 D.该桩其他孔同深度处17. 某桩钻芯法共进行3孔,其中1孔检测发现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但局部混 凝土破碎(破碎长度约8cm)、无法取样或虽能取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其余2 孔同深度部位芯样抗压强度较高,宜评定为(C )桩。
A. III B.II 或III类 C.II 类 D.III 类或W类18. 金刚石钻头钻进时的钻头压力,一般情况下为(B )A、初压力为1MPa,正常压力为0.2MPa B、初压力为0.2MPa,正常压力为 1MPa C、初压力为0.5MPa,正常压力为1MPa D、初压力为1MPa,正常压力为0.5MPa19. 某个芯样的平均直径为99.6mm,高度102. 5mm,在压力机上的破坏荷载 为242.1kN,则该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为(B )A. 31.9MPaB. 29.35MPaC. 31.09MPaD. 31.1Mpa20、 钻孔灌注桩D=1.2时,按《JGJ106-2014》规范,每根受检桩的钻芯孔数为(A) A、2孔 B、1孔 C、3孔21、 《JGJ106-2003》规范规定钻芯法对桩端持力层钻探深度应满足(B)要 求A、持力层钻进深度>1.0m B设计的 C、持力层钻进深度>0.5m22、 某工程桩直径D=2.0m,桩长30m,按《JGJ106-2003》规范进行钻芯 法检测时,共需截取的芯样组数(CA、4组 B、3组 C、9组23、 芯样补平时,补平器底盘的表面平整度,要求每长100mm不超过(C)A、 0.05mm B、 0.1mm C、 0.5mm D、 1mm24、 桩端持力层碎石土的重型动力触探锺击数N63.5为15,则该碎石土密实 度按n63.5属于(C)A、松散B、稍密C、中密D、密实25、 按GB50007-2002,进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芯样尺寸一般为(BA、Q50mmx80mm B、O50mmx100mm C、O100mmx100mm D、 O100mmx150mm26、 钻芯法检测,现场钻进度速度应根据(B )确定。
A、桩身砼设计强度等级 B、回水含砂量及颜色 C、钻机型号大小27、 某砼芯样试件平均直径为d,当芯样试件高度(A)时,不得用作抗压 强度试验A、小于0・95d 日、大于0.95d C、小于1.05d28、 桩径D为1000mm人工挖孔桩,钻芯法检测时宜在距桩中心(A)位置 开孔A、10-15cmB、0.15D-0.25DC、1/3D29、 从经济合理的角度考虑,当受检桩采用商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小于30mm时,可选用外径为 mm的钻头,如果不检测混凝土强度,可选用外径 为 mm钻芯BA、76, 91 B、91,76 C、101,9130、 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虽能取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一般判定为 C)类桩A、I B、II C、□31、 当岩石芯样抗压强度试验仅仅是配合判断桩端持力层岩性时,检测报告 中可不给出岩石饱和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只给出(AA>¥均值 B、极限值 C、最小值32、 B类桩身特征错误的描述,大部分混凝土芯样胶结较好,无松散,夹泥 或分层现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BA、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 B、钻进很困难 C、芯样侧面蜂窝麻面33、 某受检桩上段一组三块混凝土芯样试件强度分别26.0MPa、28.0MPa、 20.0MPa,该部位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值为(BA、 20.0MPa B、 24.7MPa C、 27.0MPa34、 芯样试件截面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B )A、不宜小于0.5m B、不宜大于1倍桩径或1.0m C不宜大于2.0m35、 为了解嵌岩桩桩端持力层性状采用(B )A、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 B、岩石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C、剪切 波速测试36、对嵌岩灌柱桩钻芯孔的深度要求(C )A、 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B、 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C、桩端以下3d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 临空面。
37、 B类桩桩身完整性判定标准之一(BA、 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10cmB、 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不大于10cmC、 芯样局部破碎且破碎长度大于5cm38、 钻机就配备(CA、单管钻具 8、双动双管钻具C、单动双管钻具39、 对桩身缺陷位置截取芯样试件要求(CA应截取一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B、应对芯样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判定缺陷性质,可不取样 C、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一组芯样40、 、桩身完整性类别判定原则上,应根据(CA、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 B、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C、钻孔孔数、 混凝土芯样特征和芯样单轴抗压强度41、 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fcu=§・4p/nd2,其中号一混 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强度折算系数应考虑(BA、 芯样尺寸效应,当芯样试件高度和直径之比为1时,宜取为1.0B、 芯样尺寸效应,钻芯机械对芯样扰动和混凝土成型条件C、 芯样尺寸效应和混凝土成型条件42、 成桩质量评价,宜判定受检桩类别分类(CA、优良、合格、不合格B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设计要求C、口类、口类、口类、口类桩43、某工程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桩总数65根,桩长约10m,桩端持力 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已完成的3根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为10000kN,则按JGJ106-2003采用钻芯法检测的抽检数量不少于(CA、3 根 B、6 根 C、7 根 D、10 根44、 桩径为800mm的钻孔桩属于(C人、小直径桩B、中等直径。
大直径桩45、 钻芯孔数为3个,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均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 虽能取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宜判定为(C )桩a、b或w类 b、ii或m类 C、m类 d.w类46、 钻芯孔数为3个,其中1孔的芯样局部混凝土破碎、无法取样或虽能取 样但无法加工成试件,长度小于10cm,另2孔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较高,宜判定 为(C )桩a、i或II类 b、ii或m类C、II 类 D、W 类47、 钻芯法测定桩长明显小于施工记录桩长,但是桩端按设计要求进入了持 力层,基本不影响桩的承载力,应判为(D )桩A、I类桩 B、II类桩 C、m类桩 D、w类桩48、 下列关于桩身混凝土抗压芯样取样位置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D)A、 桩顶位置轴力最大,只需在桩顶附近取样B、 桩底位置受力最小,且可能有沉渣,只应在桩底附近取样C、 桩身中、上部容易取样,只需在中、上部取样D、 桩顶、桩底及中部都需要取样30、 钻取芯样宜采用(C )的钻机A、机械操纵 8、人工操纵 C、液压操纵 D、电脑操纵31、 钻芯法的钻进方法是(C )人、冲击钻进 B、螺旋钻进 C、回转钻进 D、振动钻进32、 芯样标记32表示:(C )。
4A、第2回次的芯样,第2回次共有4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3块;B、 第4回次的芯样,第4回次共有3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2块;C、 第3回次的芯样,第3回次共有4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2块;D、 第3回次的芯样,第3回次共有(2+4)块芯样,本块芯样为第2块;33、 当采用钻芯法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时,钻探深度应(C )mm人、进入桩端持力层 日、进入桩端持力层1倍桩径C、满足设计要求 D、以取上芯样为准34、 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C )天,或受检桩同 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